第17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基础知识一遍过3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工作重点的转移1.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42.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________的指导方针。(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________办事。(4)做出实行________的决策。实事求是经济规律改革开放53.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6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开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________。(2)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包产到户7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中心环节:增强________。(2)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3)内容: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______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活力责任制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9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________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______、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0秦皇岛10(3)设立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相继在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4)开发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________。长江三角洲浦东地区112.格局: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2[素养提升·融会贯通]13►探究一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14史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5[解读](1)史料一论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史料二阐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史料表明僵化的模式造成管理上政企不分,劳动者缺乏生产积极性,必须改革经济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16[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的变化、核心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试答:17(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僵化的模式”是什么。其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弊端开展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试答:18(3)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试答:19【提示】(1)变化:由实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内容:给农民生产、分配的自主权。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0(2)僵化的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政企不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1.原因(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实行具有群众基础。222.特点(1)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2)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23►探究二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史料一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岛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据《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24史料二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摘编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25[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对外开放的过程,史料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对外开放的地点和范围。(2)史料二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史料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26[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试答:(2)分析史料二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试答:27【提示】(1)史料一体现了我国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8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1.开放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快我国的发展。29(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302.具体形式(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313.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以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2)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3)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3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改革开放新篇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3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比深圳和浦东,雄安新区的定位有何不同。[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而雄安新区则是定位于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34[答案]深圳的定位主要是对外开放功能,浦东的定位是综合改革和金融功能。雄安是新兴产业创新的功能,绿色新城,发展的是绿色、高精尖的产业,这种产业对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没有影响,同时也是对原有传统产业的替代。35雄安新区的设立体现出的改革开放新格局1.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将加强对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2.探索用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路径。雄安新区的设立,将为破解“大城市病”、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提供新路径。363.打造新时期改革开放新地标。雄安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责任重大、使命清晰,要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37[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齐齐哈尔一模)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下列对这一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此提供了重要前提B.中国工业逐渐走在世界前列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推动工业经济迅速发展D.对外开放是工业发展的根本38A[从材料看,1978年以后,我国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转移工作重心的战略决策密切相关,故A项正确;“中国工业逐渐走在世界前列”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故排除C项;对外开放对我国工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工业发展的“根本”不是对外开放,故排除D项。]392.(2019·惠州二模)1980年9月一份中央文件强调: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这一文件()A.鼓励农民突破集体经济的框架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肯定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创新D.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40C[根据材料“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和可行的,都应加以支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形式中不排除集体经济,故A项错误;1980年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对农村新经营形式的鼓励与支持,故C项正确;1980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尚未调整,比较单一,故D项错误。]413.(2019·邢台二模)如果我们追溯中华人民共和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了第一扇“窗”。材料所说的“第一扇‘窗’”反映了()A.传统经济体制彻底被打破B.对外开放实施的渐进性C.多元所有制体制的确立D.对外出口贸易日益扩大42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目的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在短短几年里,特区引进资金、技术、经验,为中国融入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故B项正确。]434.(2019·银川二模)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武汉市市长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缘于()A.联邦德国先进的技术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国有企业自身的反省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4B[本题考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前提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推动了企业引进优秀外来人才的步伐,故选B项。]45“中国梦”的成真——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46(2)时间:________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3)内容: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发展问题。(4)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992472.中共十四大(1)召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2)内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