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考点展示素养链接1.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有关原理;树立崇高理想,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观,培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想一想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网络热词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网络热词,也离不开网友的聪明智慧,他们或戏谑,或嘲讽,或借题发挥,或添油加醋,在表达现实中完成了自己的好恶与爱憎。请思考:以上材料包含了什么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思考: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答案1:每个网络热词均是“背后有故事”表明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网络热词,也离不开网友的聪明智慧体现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答案2:漫画中,左边没有羊和右边有羊的围栏都出现了漏洞,而漫画中的人却一味坚持“亡羊补牢”的原则,先去补没有“羊”的围栏,这说明此人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且漫画中的人把“亡羊补牢”理解为“羊丢了才去补羊圈,羊不丢就不去补羊圈”,实属生搬硬套。串一串【串一串】①物质世界②人脑③客观存在④目的性⑤自觉选择性⑥主动创造性⑦认识世界⑧改造世界⑨主观能动性⑩尊重客观规律⑪科学态度⑫唯意志主义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3)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状元笔记](1)意识产生的顺序,注意其影响因素所属范围的变化,即由大趋小。先是最大的物质范畴,再到生物范畴,最后到人类范畴。(2)分清意识的起源、根源、来源和决定。①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的根源:根源于客观存在。③意识的来源:人类的社会实践。④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劳动。2.意识的生理基础(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状元笔记](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而不是大脑或电脑。(2)电脑思维不是人脑意识。“电脑思维”的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类意识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3)意识不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有了人脑不一定有意识;意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状元笔记](1)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2)图示意识的本质。(3)正确理解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内容的客观性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深刻的意识还是肤浅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形式的主观性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上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上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4.物质决定意识(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和方法论。原理内容(是什么)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为什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方法论(怎么做)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物质决定意识的表现。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从性质上看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命题点1意识的本质1.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②④符合题意;“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和“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①③错误。答案:C[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本题着重考查学生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的认识,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错误排查·消除盲点]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提示:颠倒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变化而不是主观形式变化。意识本质上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母题变迁·拓展思维]•如果把①改为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变化,则入选。•如果增加⑤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思维方式的变化,则不选。[针对训练]2.(2018·江苏卷)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由此可见()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解析:传统手工艺可以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运动的特点,A项排除。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传统手工艺的独特价值,而不是静止的特点,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D项排除。答案:B命题点2物质决定意识3.诺贝尔文学奖者莫言曾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的题眼信息是“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客观决定主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受反映主体差异的影响,④正确,①③错误;意识从形式上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内容,②正确。选C项。答案:C[针对训练]4.(2020·长沙模拟)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①错误,因为错觉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不具有物质性,故排除;②错误,因为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以错觉也是物质的反映,故排除;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项。答案:D易错点错误理解意识的本质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睛会不会欺骗我们?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③意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④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易错分析]典例分析材料中的意思是耳听为虚,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因为意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①③正确;②错误,认识对象的过程不是创造对象的过程;④错误,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意识,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故选B项澄清思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具体表现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特点①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②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③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能动地改造世界从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看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从意识与人自身的关系看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状元笔记](1)巧记: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自觉选择性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主动创造性则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来)。(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状元笔记]图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状元笔记](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制约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2)比较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项目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区别内涵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主动自觉的反映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表现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用“想”“做”“精神状态”范围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联系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