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展示2017-2019全国卷考查视角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017·全国卷Ⅲ(选择)近代婚俗观念(特点)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命题分析1.偶有考查,属于冷门考点。2.选择题为主。3.隐性考查核心素养,注重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备考建议1.全面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同时要注意一些隐性知识。2.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理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第27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一)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原因。(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2)内因:经济结构变动;政治运动影响;国民政府的推动。2.表现。(1)服饰①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在城市出现;②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装、粗布大衫、旗袍(中西合璧)、学生装等并行(2)饮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3)住宅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建筑出现(4)社会习俗①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③民国时期: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走向简约文明[识记导图]图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表现[巩固自查]从下面图片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答案:三幅图反映了近代礼仪由跪拜礼到鞠躬礼,再到握手礼,表现的是一种礼仪的变迁,其实质反映了中国社会由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体现了时代变迁。(二)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1)物质生活:总体生活水平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票证供应。(2)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主流。(3)服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流行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军装。2.改革开放后。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食1987年,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社会风尚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及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识记导图]中国近现代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二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进步。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自行建成唐胥铁路②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改善了西南、西北交通(1)铁路④“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公路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出现,但公路发展受限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的垄断(3)水运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京津航线开通(4)航空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2.通信工具的发展。(1)电报: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设在台湾;20世纪初上海开始设立无线电报局。(2)电话。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成为百姓的日用品。[识记导图]图解近代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三大众传媒的发展1.报刊业的发展。(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2)从戊戌变法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分别利用《时务报》《民报》《新青年》宣传新思想。(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等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了创办《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5)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①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纷纷被搬上银幕。③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2)电视。①电视业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②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日渐丰富。3.互联网的兴起。(1)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2)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第四媒介”。(3)影响: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娱乐方式。[巩固自查]你能从下图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答案:互联网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使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并且有不少网民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易错修正]报刊、影视、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相同的。答案: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都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主要影响了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了大众的文化娱乐需要,互联网全方位地、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指1934年至1949年在中华民国政府第二首都南昌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新生活运动提倡纪律、品德、秩序、整洁等,教导人们“礼义廉耻”重要思想为主,使人民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以达到生活军事化、生产化和艺术化的目标。新生活运动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德日法西斯思想的影响。新生活运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提倡改良生活某程度上仍具积极意义。核心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史料: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开始了新发展。旧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类型,如银行、海关、百货公司等。一些沿江沿海的旧城镇,被辟为商埠及划分租界,形成新的商业区。19世纪4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出现了近代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公共建筑①。当时的房屋,早期以殖民地式和折中式居多,逐步又传来了古典式、罗曼式、哥特式、欧洲村舍式②。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商纷纷投资住宅建筑,使住宅商品化③。新型里弄最先在上海出现,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高层公寓。开埠之初,这些建筑物多是砖木结构,外墙以青砖砌筑。到20世纪初期,外观已有应用面砖、石块等做法,内外装饰也相应增加,房屋的机械设备也比较现代化,高层建筑已应用了电梯④。——摘编自王绍周《中国近代建筑概说》[史料探究]依据史料,指出近代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史料研读]分层研读:第①层信息说明沿江沿海的城市开始出现新的建筑类型及建筑布局的变化;第②层信息反映出中西交融,建筑风格多种多样;第③层信息反映出住宅开始走向商品化;第④层信息反映出在建筑中开始应用新材料和现代技术。综合上述分层信息可知,近代建筑中西并存,沿海沿江和城市变化大等隐性特点。提升研读:从“鸦片战争”“开埠”“城市发展”“机械设备”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近代中国建筑变化的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地域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过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水平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动力每次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有关;有识之士的倡导与推动程度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2.影响: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政治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文化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核心二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史料1:英国、德国资本集团的资本家年轻气盛,他们的血管里激荡着一种攫取利润的冲动①。古老又落后的中国,仿佛被工业革命巨大的蒸汽力量所遗忘②,在这些资本家看来,这是不可忍受的,尤其是镇江,一千多年镇守在江河交界处,没有铁路,只能眼看巨大利润像长江水一样白白流走……这些年轻的实业家们头戴同声传译耳机,热烈地讨论着,语言不能成为他们交流的障碍,追逐暴利具有世界通用的语法法则。在会上,这些从青岛或是上海外滩出发,深入考察过镇江的实业家们提出了共同的倡议③——投资在中国修建一条铁路,起始点就在镇江,终点在天津,拟定的名称就叫津镇铁路。——摘编自刘建春《镇江站:站在长江和运河的十字路口》[史料探究]依据史料1,指出津镇铁路修建通车的推动因素。[史料研读]宏观研读:史料叙述了津镇铁路的修建历程。分层研读:第①层信息表明英德资本家在利润驱使下在华修筑铁路。第②层信息说明工业革命与蒸汽动力的波及影响。第③层信息表明实业家的倡导推动投资修建津镇铁路。史料2:沪宁、津浦铁路通车后,长江中下游南北各省的物资转移了路线,运河沿线的货物大都转向上海、南京集中,米市场移到安徽芜湖④。再加上大运河年久失修,海运兴起,代替了大运河南北运输的职能。镇江货运大减,丧失了集散作用⑤……这不是镇江的衰退,而是一种运输方式的接力与置换……当那雷霆万钧的蒸汽文明轰隆隆来到镇江之时,这个农耕文明时代江南市镇的翘楚,像个从来没有遇到对手的武士,在巨大的冲击力面前难免要趔趄几下……⑥——摘编自刘建春《镇江站:站在长江和运河的十字路口》[史料探究]依据史料2,概括津镇铁路建成带来的影响。[史料研读]分层研读:第④层信息表明沪宁、津浦铁路通车改变了贸易通道,并推动铁路沿线城市的崛起。第⑤层信息反映出铁路发展和运河失修导致传统的运河城市镇江走向衰退。第⑤层信息折射出传统农耕文明下的市镇经济遭受铁路发展的冲击。全面认识中国近代交通发展1.推动因素。(1)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西方国家侵华活动的客观影响。(3)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4)历届政府政策的支持。(5)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交通。(6)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加深对交通的认识。2.基本特点。(1)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3)分布不平衡,大多分布于东南沿海通商口岸。3.主要影响。(1)积极: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①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工业化的发展。②带来了传统职业的衰落和新兴的职业与阶层力量的壮大。③改变了传统的城市格局和结构。运河城市走向衰败,铁路沿线城市兴起。④促进了国内市场、新的贸易中心和现代贸易体系的形成。⑤带来了人们出行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婚姻观、时间观、安全观和等级观念受到冲击。⑥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2)消极:便利列强侵略;造成环境污染。核心三近代中国报刊的出现与发展史料: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次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在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①;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②。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③。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④。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⑤。——摘编自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史料探究]依据史料,指出近代中国报刊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史料研读]分层研读:第①层信息表明早期的报纸主要集中在汉口、香港、上海、广州等地。第②层信息反映出报刊是深受国外文明影响的人士创办,说明报刊创办有识之士的推动及具有传播西方文明的作用;内地的报刊发行及阅读极少,这说明存在地域的不均衡性。第③层信息说明甲午战争后,有识之士以办报的方式来救亡图存。第④层信息说明报纸成为人民立言议政的功能。第③⑤层信息说明戊戌变法推动了近代报刊的发展。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通达民情、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