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8 近现代世界科技革命课件 岳麓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38近现代世界科技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镇江模拟)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A.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B.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C.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A解析:据材料中“望远镜”“17世纪初”结合所学可知,故A项正确;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是17世纪末,与材料中“17世纪初”不符,故B项错误;1900年,提出了量子概念,与材料中“17世纪初”不符,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20世纪初,与材料中“17世纪初”不符,故D项错误。2.(2019·安徽十校联盟摸底)伏尔泰曾指出,“如果真正的伟大乃是来自上天赋予的了不起的才能,并且能将此才能用于启发自己与他人,那么像牛顿这种千年难逢的人,就真的是伟人了”!在伏尔泰看来,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A.理论总结B.高尚人格C.思想启迪D.崇尚民主C解析:题目中伏尔泰指出牛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来自上天赋予的了不起的才能,并且能将此才能用于启发自己与他人”,即牛顿的科学理论发挥了思想启迪的作用,故C项正确。3.(2019·山东滨州调研)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这种看法()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B解析:题干的看法符合史实,并没有夸大经典力学的作用,故A项错误;据材料“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的作用,不是内涵,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而不是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故D项错误。4.(2019·青海西宁模拟)宗教和科学都想说明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但宗教和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宗教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上帝创造并且永远不变的,而科学则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生命是物质世界不断进化的结果;宗教依靠主观想象和《圣经》来臆断人类起源于上帝的创造,而科学则依靠证据和实验来论证人类起源于物质世界。宗教和科学的尖锐对立源于()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严重分歧B.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的分歧C.宗教意识和科学意识的不同D.拥有的权力和社会地位不同A解析:世界观上,宗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科学认为是不断进化的结果,方法论上,宗教依靠想象和《圣经》而科学依靠证据和实验,两者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尖锐对立,故A项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的分歧不是两者尖锐对立的根源,材料也未涉及,故B项错误;宗教意识和科学意识的不同不是两者尖锐对立的根源,故C项错误;拥有的权力和社会地位不同不是两者尖锐对立的根源,材料也未涉及,故D项错误。5.(2019·山东青岛调研)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这一主张()A.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理论渊源B.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的理论渊源C.认为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并不适于人类社会D.强调生物界的物竞天择,宣扬社会进化论C解析:根据材料“1894年,赫胥黎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可知,赫胥黎在这里已经初步认识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弊端并试图进行局部的理论修改,故C项正确。6.(2019·山西太原模拟)达尔文逝世后,英国的报纸呼吁把这位“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与牛顿等人埋在一起供后人凭吊。因为“与这位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比,日常政治的喧嚣大部分不过是尘土一般的贫乏”。这主要是基于达尔文的理论()A.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理论B.极大地激发社会竞争意识C.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A解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与材料中“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符,故A项正确;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而英国社会竞争早就存在,工业革命使自由竞争等自由主义思想迅速传播,而非在材料中“达尔文逝世后”,故B项错误;人口增长并非达尔文理论的作用,故C项错误;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故D项错误。7.(2019·浙江金华联考)1905年9月,德国《物理学年鉴》发表了爱因斯坦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创立。狭义相对论()A.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时空理论的诞生B.指出物质存在的空间是弯曲的C.全盘否定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体系D.第一次指出四维时空的物质性A解析:根据“1905年”“狭义相对论的创立”等信息可知,相对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A项正确。B、D两项属于广义相对论的内容,排除。C项说法错误,爱因斯坦没有全盘否定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体系,排除。8.(2019·山西孝义模拟)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A.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B.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C.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D.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C解析:A项不能涵盖纽可门蒸汽机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未体现英国政府的作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科学发现成为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科学发现推动了技术的创新,故D项错误。9.(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西方人生产与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人们可以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整个社会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了。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B.信息化C.城市化D.电气化D解析:根据材料“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突出的是电力对照明及人们劳作的影响,工业化体现的是机器化生产,故A项错误;信息化反映的是信息获取、传播、交流的重要作用,故B项错误;城市化反映的是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故C项错误;电气化反映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广泛使用为代表的科学成就,故D项正确。10.(2019·广东珠海模拟)《美国经济史》一书中写道,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三产业部门是一个悖论。它是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创造物,也是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救助者,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食品和商品的能力也增加了。第三产业是“救助者”的表现是()A.促进人口增长,为第一、二产业提供劳动力B.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了产品和原材料C.创造就业,刺激消费,发展科技和教育D.必将取代第一、二产业C解析:抓住“是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救助者,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食品和商品的能力也增加了”可知第三产业不仅可以吸纳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可以发展科技,提高国民素质,故C项正确。11.(2019·河南郑州模拟)格·普·阿波斯托尔在《当代资本主义》一书中说:“国家在和平时期对经济进行干预的第一次大尝试,是罗斯福在美国搞的所谓新政,结果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材料旨在说明()A.罗斯福新政是一次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失败尝试B.科技革命是推动干预经济机制建立的真正动力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D.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化B解析: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维持了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对经济干预的失败尝试,故A项错误;从材料“才在科技革命的环境下,产生了那些微观经济以及特别是宏观经济的变化,促使能够保证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某些机制得以建立起来”可知,科技革命产生的变化促使资本主义机制的调整,故B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不是材料的主旨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技革命带来了宏观经济的变化,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故D项错误。12.(2019·山西晋中模拟)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化”,是指手工生产被机器生产取代,不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故A项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故B项正确;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个性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C项错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分别采用了煤、石油作为新的能源,第三次工业革命以高科技为特征,没有使用新的能源,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9·长郡中学实验班选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皇家学会是由培根的实验哲学的追随者们成立的一个非正式社团发展而成的。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被视为英国科学体制化的标志。1666年,法国皇家科学院由法国政府批准成立,以皇家名义招聘全国优秀科学家到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并给以薪俸。这模式对后来其他国家的科学体制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皇家学会虽然冠以“皇家”之名,实为自主的民间组织。起初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会员仅分布在少数几个专业上。从17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30年代,医师会员的比重一直居于半数以上。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化学家、工程专家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地质学家可谓异军突起,到19世纪60年代已成为仅次于医师的第二大群体。材料二:中国在洋务时期有了科学体制化的最早萌芽。从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伴随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改良,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壮大,许多的科学社团成立,从而促进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科学家团体也同时产生,并成立了相关的科技学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社。1915年,从美国学成归来的许多有识青年提出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在体制上效仿英国,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1928年,中央研究院宣告正式成立。中央研究院从模式上属于法式。它是中央政府主办的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科研机构的建立,科研人才的增多,科学家的职业化和科学共同体的出现等,表明中央研究院时期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科学体制化。——摘编自帅娜《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专业构成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西科学体制化的异同,并简要说明近代中西科学体制化对中国当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启示。(1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医师会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