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2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 岳麓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2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北衡水模拟)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B.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D.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B解析:据材料“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可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密切,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2.(2019·河南洛阳模拟)下表为1843—1850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情况一览表。这些历史现象的出现()A.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C.加速了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解析:由材料中表格内容可知鸦片战争时期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但这并不会加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鸦片战争后导致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英的战争赔款,故A项错误;因银贵钱贱,所以农民交纳赋税时必须出卖粮食将铜钱换成白银,这样就会加重农民的负担,因而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材料中银贵钱贱现象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银贵钱贱现象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3.(2019·福建厦门模拟)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这反映了()A.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B.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C.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D.二者对时局的政见不同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主张商办而张之洞主张官办,故A项正确;盛宣怀、张之洞都是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而不是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二者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而不是政见不同,故D项错误。4.(2019·河南许昌、平顶山模拟)19世纪70年代和19世纪80年代初创办的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和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等企业,都是由私人资本集股设立的,却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期望为企业提供政治保护B.缓和官府面临的资金困难C.希望企业由商办转为官办D.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A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和19世纪80年代初创办的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和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等企业,都是由私人资本集股设立的,却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可知,这些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所以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正是为了克服这一时期企业发展步履维艰的现状,故A项正确。5.(2019·河北唐山模拟)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这种现象说明()A.洋务运动在中国行不通B.商办是解困出路之一C.官办是洋务企业的病因D.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B解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且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大多资金出现困难,这种情况下引进商人资本才是解决资金难题的出路之一,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洋务企业中官办企业在资金方面的不足,不能体现整个洋务企业的弊端,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洋务企业中官办企业在资金方面的不足,没有体现影响洋务企业发展的环境,故D项错误。6.(2019·湖北黄石调研)李鸿章创设的轮船招商局与外国轮船公司形成激烈竞争,使“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少入洋商之手,奚止数千万”。这说明轮船招商局()A.属于李鸿章的私人企业B.其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C.同业竞争主要来自国内D.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资扩张D解析:材料“李鸿章创设的轮船招商局”,不能表明企业的公私属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只能表明商品价格比外国企业低,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轮船招商局与外国轮船公司形成激烈竞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水脚少入洋商之手,奚止数千万”,说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故D项正确。7.(2019·广西钦州模拟)1862年,同文馆开始招生,学生待遇极优,每月给三两银子,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这在客观上说明()A.同文馆招生困难B.政府重视同文馆C.同文馆门槛极低D.西学已成为主流A解析:根据题目中同文馆学生待遇高于当时翰林的待遇得出:当时因国内思想的保守,同文馆招生困难,故A项正确;根据题目中“在客观上说明”强调的是客观作用,B项表述属于主观臆想,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强调同文馆的门槛问题,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此时的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西学并未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8.(2019·山东日照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这一现象反映出()A.政府管理不善导致利权流失B.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C.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D.民族企业合法权益缺乏保障D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政府对民族企业的压制,不是管理不善,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中国企业悬挂外国国旗,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中外商人的勾结,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说明当时我国的民族工业的利益得不到合法保护,所以只能借助外国的名号,故D项正确。9.(2019·西安市模拟)下图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C.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D解析: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故A项错误;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始于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是在一战期间,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放松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故D项正确。10.(2019·河南安阳模拟)上海1890年有168129人,1910年时激增至1185859人。除自然增长外,大部分是江浙一带破产农民流入和破产手工业者增多所致。上述现象()A.表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深B.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C.导致小农经济走上了瓦解之路D.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B解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而后者并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故A项错误;无业人口的激增,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故B项正确;近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就走上了瓦解之路,故C项错误;仅仅上海一地的人口激增并不能推断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故D项错误。11.(2019·江西六校联考)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项目1890年1908年1920年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11.7422.9966.10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12.0921.6412.84AA.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B.洋货所占比重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市场商品总值是一直增长的,这种情况下,洋货却并不是持续增长。洋货比重下降是在1920年,这是因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一直持续进行,故A项符合题意。12.(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下图是1894年和1913年我国国内机制棉布占全国棉布产量的比重情况。此情况说明()A.机器棉织业成为主流B.传统棉织业仍占主导C.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D.政府压制近代纺织业B解析:从材料可知机制棉布在全国棉布所占的比重很小,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机制棉布没有占据全国棉布产量中的主导地位,可知当时中国棉布仍以传统手工棉布为主,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是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但材料反映出机制棉布比重很小,不能冲击自然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机制棉布在全国棉布产量的变化,体现不出政府压制近代纺织业,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9·青州模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当一部分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离家不计也”。面对这种情况,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缓缓荡开。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买办不仅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厕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摘编自金普森、易继苍在《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的表现,概括指出其“两重意义”。(10分)(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买办”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表现有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逐步产生;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对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冲击,二重意义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导致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促进社会变革。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得出买办具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此外买办还是近代工商业的投资者;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得出买办推动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促进中西的文化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由于买办依附于洋人,对中国革命有阻碍作用,他们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第(3)问,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可知,中国近代逐步走向近代化。答案:(1)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如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也可)意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旧制度的崩溃;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促进近代社会变革,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2)特点:具有洋行雇员和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