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考纲要求】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提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真题感悟·知能提升考点解读·活化思维课时作业考点解读·活化思维考点一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史料]隋唐以前的各朝,宰相的权力是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但隋唐以后的历代,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走向成熟,相权开始逐步削弱,皇权逐渐强化。内朝是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这些接近君主的近侍、仆从一旦受到皇帝的信任,就有机会参与政务、掌管机要,形成新的辅政集团。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这又形成了宰相官员的分权。……为了弥补分权的弊端,实行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势在必行。——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是什么?教你读史(1)依据第一段史料中“相权开始逐步削弱,皇权逐渐强化”的信息可知:皇权加强,相权削弱。(2)依据第二段史料中“内朝”“新的辅政集团”的信息可知:变革中央权力机构。(3)依据第三段史料中“几个宰相”“分权”的信息可知:实行分权,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自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来,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逐步削弱,直至废除。尝试解答:(1)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既实行分权,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一、准确时空定位,谨防迷失方向1.下图为从西汉到隋唐中枢机构(主要组成部分)变迁图,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内廷近臣向朝堂执政大臣演化B.宰相权重促使皇帝改革中枢制C.宰相权力的分割越来越精细化D.中朝制与三省制存在历史渊源C解析:从西汉到隋唐中枢机构的变迁反映的是内廷近臣向朝堂执政大臣的演化,A项理解正确。中枢机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皇帝要加强皇权,而这是由于宰相权重而引发的,B项理解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都有四省,而隋唐只有三省,未能体现精细化,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从尚书、中书、侍中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现了中朝制与三省制存在一定的渊源,D项理解正确。二、强化历史解释,拨开层层迷雾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B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题中的“微臣”“私臣”逐渐获得实权,这与汉代“中朝”的特点相符,B项正确。3.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A解析:材料中刘祎之愤怒的原因是办案人员违背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但是,最终结局是皇帝大怒,置制度于不顾,将刘祎之处死,说明三省六部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不能违背皇权,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A项正确,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B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唐朝是三省六部制完备时期。4.宋初,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诰”(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诰”)负责起草。这一变化()A.精简了官僚机构B.理顺了职官权责C.削弱了宰辅权力D.提高了行政效率C解析:由材料可知,宋初皇帝剥夺了中书省草拟诏令的权力,而中书省的权力掌握在宰相手中,这一变化自然是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能体现材料所反映的权力变化特点,故均排除。三、把握唯物史观,用高度求深度5.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A.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D.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B解析:近官的存在,主要是为皇帝决策提供参谋,通过近官“外化”,能够削弱外朝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B项。近官“外化”不会导致统治阶级基础扩大,故A项错误;近官“外化”未必会使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故C项排除;近官“外化”与监察制度无关,故D项排除。6.(2019·沧州质检)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B解析:三省六部制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体现了三省的协调性不断强化,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政事堂和中书门下的设置,可以有效牵制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三省变迁,没有涉及六部,故D项错误。考点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史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史料二]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史料三]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国史新论》问题: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启示。教你读史(1)依据史料一中“世卿世禄制”和“出身”即可得出商周时期的选官标准。(2)史料二中“扩大了”“冲破了”指出了选官范围、选官标准的变化。“开放性”指的是选官原则的变化,反映了官吏的来源基础扩大了。(3)史料三中“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反映了科举制下,不论贫富贵贱,均可参加。尝试解答:(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能学识。(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1.科举制的特点(1)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2)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3)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4)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废除。2.正确认识科举制的影响一、准确时空定位,谨防迷失方向1.清代赵翼指出:“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这表明秦朝政体建构的本质含义是()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D解析:秦朝治理天下采用郡县制,但百姓还是君主的属民,故A项错误;B项材料无从体现,故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着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卿大夫亦世其官”“下虽无世禄之臣”可见秦朝废除了世官制,打破了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D项符合题意。2.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C解析:材料信息中的第三级演进是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的结果,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故选C项。A、B两项出现在第一级演进完成之时;D项出现在第二级演进时期。二、强化历史解释,拨开层层迷雾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原因是它们()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D解析:“世家子弟”只符合九品中正制,故A项错误。“考试成绩”是科举制的标准,故B项错误。“才德具体化”只符合察举制,故C项错误。察举制下选官权掌握在地方官手中,其推荐的大多数是其子弟、亲戚、门徒等,容易结党营私;九品中正制下,荐举者只从世家大族中推荐人选,不利于人才选拔。由此可见,两种选官制度走向其初衷的反面,共同的原因是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故D项正确。4.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D解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士族子弟所占比重过大,而寒素子弟及小姓子弟所占比重太小,一方面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各阶层,另一方面说明其还不完善,故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唐代科举制是为扩大官吏来源而设,并不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科举制比九品中正制有较大进步,故B项错误;科举制与前代选官制度相比,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C项错误。三、感受家国情怀,塑造人生价值5.(2019·乐山调研)史学家徐中约曾说:“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最有可能是()A.世官制B.察举制C.皇帝制D.科举制D解析:该制度具有弹性,有利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参与政权,“世官制”“皇帝制”是世袭,故A、C两项错误;察举制是推荐做官的制度,选官权在地方官员手中,科举制是通过考试做官,更有利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参与政权,故B项错误,D项正确。6.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B解析:因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它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能成为政府的官员,关键在于其学识,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故B项正确。真题感悟·知能提升时间考点2018全国Ⅱ·26三省六部制的变革;全国Ⅲ·25科举制的影响2017全国Ⅱ·25官修史书2016全国Ⅰ·26宋代重史传统;全国Ⅱ·25科举制的作用;全国Ⅲ·25汉承秦制2015全国Ⅰ·25汉代外戚干政1.(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