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导航第1页第二部分导学课堂与素养提升进入导航第2页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进入导航第3页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进入导航第4页学案35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进入导航第5页进入导航第6页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使皇权带有神权的色彩,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使儒学逐步官方化,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进入导航第7页创新微课以微知著考点解读活化思维课时作业随堂训练知能巩固进入导航第8页考点解读活化思维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让历史认知更深刻进入导航第9页命题点一历史概念——新儒学■史料研读史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读史:史料一中第一句强调了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第二句话说明董仲舒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第三句话和第四句话说明了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教化”和“正法度”的作用。进入导航第10页史料二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秦汉史》读史:史料二论述了董仲舒新儒学的历史影响,即所谓的“神学化”“宗教化”“教主化”。进入导航第11页■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一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参考答案: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进入导航第12页2.历史学者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从本质上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但从维护封建统治角度看,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巩固了国家统一。进入导航第13页■史论归纳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评价(1)呈现特点①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②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③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进入导航第14页④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⑤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⑥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进入导航第15页(2)评价①“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思想,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应该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③“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了“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要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④“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应该摒弃;“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进入导航第16页2.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思想内涵: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具有“杂家”色彩,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不是简单地重复先秦儒学的内容。②与当政者的关系: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进入导航第17页③地位: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2)联系①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②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进入导航第18页命题点二综合考点——儒学的官方化(儒学成为正统)■史料研读史料一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进入导航第19页读史:史料一体现了汉武帝的治国之策;“五经”属儒家经典,“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体现了儒学在当时的地位;“举遗兴礼”“崇乡党之化”“学者益广”等体现了儒学在当时对社会教化和风尚的影响。进入导航第20页史料二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读史:史料二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两方面阐述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进入导航第21页■史料运用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深远),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进入导航第22页■史论归纳1.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进入导航第23页2.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的深远影响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进入导航第24页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进入导航第25页3.董仲舒新儒学的现实借鉴意义(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方面,其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另一方面,它对形成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也有积极作用。(3)“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进入导航第26页创新微课以微知著强学科素养,拓历史视野,让素能提升更全面进入导航第27页一、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1.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B进入导航第28页解析:汉初推行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增强,但仍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如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这些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进入导航第29页[思维升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1)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影响——“外儒内法,剂之以道”①“王道”: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教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色彩。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后,以儒家思想治国,即所谓“王道”。②“霸道”: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严刑峻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霸道”。③“帝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君王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道家的“无为”政治即所谓“帝道”。进入导航第30页(2)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伦理道德性,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进入导航第31页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2.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的这一思想()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A进入导航第32页解析: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化了皇权,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神化皇权的同时又力图使之受制约,这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故C项错误;夏商周三代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故D项错误。进入导航第33页[思维升华]儒家思想在历史上长盛不衰的原因上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而成为正统思想。客观上反映了儒学的长盛不衰,其原因如下:(1)内因:①自身特点: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②体系开放:能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及外来思想。③适应时代: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调整。④个人贡献:历代儒学家的创新发展。(2)外因:历代统治者的推崇,符合统治需要。汉代儒学之所以成为正统,是其内外调整、发展的结果。进入导航第34页随堂训练知能巩固实战高考题,品味经典题,对话高考命题专家进入导航第35页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C进入导航第36页解析:“五经”中的《尚书》出现时间远早于《论语》,汉代尊为儒学经典的“五经”不包括记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言论的《论语》,说明汉代人认为儒学来源于远早于孔子的久远历史传统,故C项符合题意。“五经”中《尚书》的出现远早于《论语》,A项错误;汉代儒学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汉代儒学对儒学传统的追溯,说明秦始皇焚书并未断绝儒学传统,D项错误。进入导航第37页2.(2014·江苏单科)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B进入导航第38页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但董仲舒则认为人民应服从君主统治,君主应顺从天意。据此可知,董仲舒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A项中的“全部”表述不当;C、D两项与史实及材料信息均不符。进入导航第39页3.(2017·天津文综)(节选)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