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策略【内容摘要】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一些有效的指导策略,能提高幼儿倾听音乐的目的性和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文章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审美情感或审美认知欣赏角度所适用的能提高幼儿音乐倾听能力的有效指导策略,以用于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关键词】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倾听能力的策略一、背景音乐欣赏,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具体一点说,音乐欣赏是人们在听音乐的活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鉴赏、品评、理解的一种审美活动。过去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欣赏活动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甚至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而今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人们开始意识到欣赏音乐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活动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和以前相比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选择、途径手段、组织形式都已很不一样,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体化等特征。在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1.简单重复、浮于表面,缺乏“听”的兴趣。一些欣赏活动一进行就是请幼儿听,教师问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样,孩子就会干巴巴的说音乐很好听感觉很开心,活动陷入孩子越听越厌烦教师越上越没劲的旋涡。2.辅助手段喧宾夺主,影响“听”的效果。目前多媒体和大量教学辅助手段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广泛应用,也正是因为这些辅助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音乐欣赏。然而,在这样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往往只专注于画面所带来的视觉享受,音乐似乎倒成了一个背景,大有喧宾夺主之感。有的活动在欣赏音乐时配合多媒体动画,孩子们都很兴奋,但她们的兴奋、激动、手舞足蹈是由这些辅助手段所引起的。3.过于强调动作表现,偏离“听”的目的。还有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反复多次让幼儿在音乐中做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结果幼儿往往非常兴奋的舞动,声音盖过了播放着的音乐。显然,这些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过多的关注了孩子对音乐的表达、表现,而忽略了对音乐作品最基本的感受和欣赏。音乐欣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幼儿对音乐的创造表现,而表现的前提是幼儿对音乐的充分感受,在感受音乐特点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步建立起对音乐的表象,教师的作用在于采取适宜的方式与手段,帮助幼儿在头脑中构建起音乐的表象,在逐渐熟悉音乐作品的同时,增进幼儿对音乐特点的感受与理解。因此,在幼儿“听”音乐的环节中,让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教师通过一些手段,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有目的的欣赏,完成对音乐的审美和认知,也是十分必要的。二、音乐欣赏活动中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策略在研究中教师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制定计划,设计教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预设的倾听指导策略。对教学活动中的倾听环节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各种指导策略的适用性和运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一)选择合适的教材,精心设计教案。选择具有鲜明音乐特性,适合幼儿欣赏的音乐。如充满活力,节奏感明显的《运动员进行曲》;柔美、宁静的《摇篮曲》;音乐形象鲜明的《野蜂飞舞》等。教师深入分析教材,挖掘其中的音乐元素,进行活动过程的设计。教案设计范例一:大班音乐欣赏活动《运动员进行曲》环节活动内容采用的指导策略及目的一、导入环节“运动会开始了,运动员进场!”角色扮演: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与音乐相融合,调动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二、感受和理解乐曲性质幼儿在“运动员进行曲”声中迈着有力的步伐绕教室一圈坐下。1、提问:刚才你们听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2、“运动员进行曲”是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音乐,你喜欢什么比赛?”(幼儿大胆表述后,教师介绍贴有标志的比赛场地。)联系生活的倾听: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性质,联系生活经验展开联想,从而对进行曲有明确的认识。三、听辩乐曲的曲式变化听乐曲,引导幼儿听出乐曲三段的变化。1、教师提出问题:“在运动会上,运动员要先进场准备,然后参加比赛,最后还要进行颁奖仪式。在我们的进行曲里,你能不能分出这个过程呢?”2、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提问:“你们听出音乐的变化了吗?在哪里变了?”语言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说明和提示,直接将幼儿带入作品的主题中,并让幼儿带着疑问,有目的的进行倾听,辨析音乐的变化。四、分段欣赏表现1、“音乐一开始是怎么样的?”(很有精神的,有力的。运动员很自信地进场参加比赛)“我们来听听是不是这样的?”幼儿听A段,尝试表现运动员入场;幼儿走到自己的比赛场馆,作准备活动。2、“中间听上去怎么样?”(比较轻,运动员在集中精神比赛。)幼儿听B段,表现运动员在比赛;进行各自的比赛项目。把运动项目逐一表现出来。(足球、篮球、游泳、射击、体操等。)3、“最后呢?”(很高兴。运动员获得了胜利)听A’段表示运动员夺冠获奖了。到前台领奖,庆祝胜利。2、听音乐,选择运动项目,动作表现。“现在请大家来当运动员,每人在心里选好一个比赛项目,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去参加奥运比赛吧!”肢体动作参与:在运动会的特定情境中,幼儿通过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表现出雄壮有力的音乐特性。四、结束活动在“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幼儿迈着有力的步伐出室。(二)有效指导策略的运用条件及效果分析。我们知道,对一个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从审美情感和审美认知两个角度进行,我们将侧重审美情感的倾听称为“理解性倾听”,将侧重审美认知的倾听称为“辨析性倾听”。在不同的欣赏教学活动或教学活动的不同“听”的环节,教师的预设目标也会有所侧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运用的教学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在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探讨中总结了一些针对不同欣赏内容和目标,所采取的有助于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策略,并对其运用条件及效果进行了分析。1.理解性倾听的指导策略理解性倾听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要理解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感情。理解性倾听通常出现在音乐欣赏活动的前半部分,它是对音乐作品的一种整体性的感知、审美活动。音乐虽然是有一定主题的,但每个人的理解和联想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给予幼儿更多感受和想象的空间,运用一些指导策略帮助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使他们从心里对丰富的音乐世界产生更大的兴趣,形成对音乐欣赏的积极态度。(1)闭眼听这一策略是为排除视觉等其他感官对听觉的影响,引导孩子轻松自然的听。闭上眼睛,不受干扰,专心倾听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无拘无束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心去感受音乐。比如,在第一遍欣赏《摇篮曲》时,我们让孩子闭上双眼,放松身体倾听音乐,孩子们很自然的投入到了音乐中,随着音乐的旋律不自觉的慢慢晃动着身体,仿佛置身在温暖舒适的摇篮中一样。(2)语言引导语言引导是音乐欣赏活动中最常见的方法,教师在幼儿欣赏音乐之前用生动而富有趣味性的口吻和带有启发性的谈话,把幼儿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作品上来,为他们创造一个欣赏音乐的好环境。尤其在首次欣赏作品时,可根据作品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谈话,为幼儿欣赏的新作品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如音乐活动《大马大马告诉我》中,教师在首次欣赏前进行了启发式谈话:“你们见过马跑吗?会发出怎么样的声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马跑的更快?嘴里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在之后的倾听过程中,很快便发现音乐的变化,有了符合音乐内容的情绪反映。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用简短、形象的故事讲述来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情节之中。例如:欣赏《森林的故事》时,教师将这段音乐作品编成了一个小动物跟着大灰狼悄悄走进森林的故事,在故事的引导下,幼儿很自然的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寻找音乐中的变化。(3)角色扮演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尽可能让幼儿成为音乐欣赏中的一部分,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借助想象和动作的参与,更深入的感受和表现音乐。比如:欣赏《摇篮曲》时,我们让幼儿扮演妈妈哄宝宝睡觉。幼儿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中自然、合拍的做着哄娃娃睡觉的动作:抱在手里摇晃,轻轻拍娃娃,最后双手合拢放在脸旁表示娃娃睡着了。这些动作表达出了幼儿对《摇篮曲》轻柔、舒缓的情绪特点的感受。(4)联系生活幼儿对音乐的倾听是一个从听觉上进行的审美过程,通过听觉获得的音乐形象必然会在大脑中引起联想和想象,从而产生与作品情绪、意境相吻合的情感共鸣。而想象是在孩子大量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在欣赏音乐时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会很好的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情绪。例如:音乐欣赏《喜洋洋》时,老师介绍说:“这是一首过年时经常会放的音乐。”很自然的将幼儿有关过年的生活经验调动了出来,在音乐声中幼儿展开了联想,体验到音乐欢快、热烈的气氛。他们有的说:“很热闹的,像在放鞭炮。”有的说:“这个音乐听上去像有人在打鼓。”2.辨析性倾听的指导策略。辨析性倾听的目的是辨析不同音乐的特性,能感知音乐中情绪、节奏、速度、力度的转折起伏。相对于理解性倾听来说,辨析性倾听是对音乐细节的感受和理解。在音乐欣赏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也要引导幼儿去注意音乐中的细节,增强幼儿对音乐细微变化的敏感性,做到点面结合。(1)语言导入在幼儿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说明和提示等语言引导,直接将幼儿带入音乐作品的主题中,并带着疑问有目的的进行倾听。这种方式适用于音乐结构比较简单或音乐形象十分鲜明的音乐作品。例如:《小兔和狼》中,教师直接告诉幼儿这首曲子讲的是小兔和狼。然后提出问题:听听哪段音乐是表现小兔,哪段是老狼的音乐?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欣赏、辨析音乐。活动实录节选:中班音乐欣赏活动《龟兔赛跑》……二、欣赏音乐1、欣赏第一段音乐。师:我们来听段音乐,听完后请你说一说,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分析:在倾听的过程中,教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幼儿,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边听边思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倾听的注意力。)2、欣赏第二段音乐。师:这一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和上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应该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3、分段欣赏两段音乐…………(2)视听结合视听结合法是指在幼儿理解音乐作品时,采用视觉的辅助,加入一些视觉方面教具,如动画,图片,头饰,玩具,课件等,以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等特点。例如:在欣赏《啄木鸟》乐曲时,其中有一段是讲述啄木鸟在为苹果树啄虫。在啄虫时是很有节奏的,但在欣赏这段音乐时幼儿较难分辨,这时教师就利用苹果树教具,将音乐中节奏以树洞的形式画在每棵苹果树上,老师边让幼儿听音乐,边以啄木鸟的身份演示教具中的啄洞节奏,使幼儿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很快就理解了音乐中的节奏。在幼儿欣赏时,教师可以一边出示这些图片一边让幼儿欣赏音乐,使幼儿的视觉和听觉结合,便于幼儿理解音乐。这种直观教具是发展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图谱也是视听结合策略中经常运用的材料,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适宜的图谱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再现于幼儿面前,实现音画沟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幼儿对音乐特点的理解。我们在活动前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细致分析与研究,找准音乐的主要特点,有意识的设计不同形式的图谱。例:1.适合小班幼儿欣赏的具2.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结构的图谱:有趣味性的图谱(3)对比欣赏在幼儿音乐欣赏中,为了让幼儿对所要欣赏的曲目的音乐特性有明确的认识,有时我们也会选取一段与其截然不同的音乐来进行对比欣赏。引导幼儿通过对不同作品的辨别(辨别情感类型、风格不同形象),较好地揭示乐曲的基本特点与性质。在对比欣赏时,调动幼儿的听辨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听音乐的能力。这对幼儿养成安静、仔细地欣赏音乐的习惯是有帮助的。例如:让幼儿欣赏《天鹅》这首曲子时,为了引导幼儿感知安静,轻柔的特点,我们还让幼儿对比欣赏了《赛马》,引导幼儿从比较中鉴别两种体裁作品的不同表现。(4)肢体动作参与在幼儿对欣赏的乐曲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后,可以利用一些适合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且形成内在的音乐感觉。比如:在《猫和老鼠》的欣赏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们在初步感知了音乐AB两段的不同特性后,尝试在不同的乐段模仿猫和老鼠的动作。动作促进对音乐旋律、性质的理解,又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参与、积极表现。(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建议。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基本教学结构程序是:倾听入趣→感受体验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