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提升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南八市测评)西周,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分封()A.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C.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D.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C解析:西周时期,天子没有形成专制权力,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姬姓与姜姓封国由河南(中原地区)移往远方,为周朝建立新的屏障,并开发边远地区,故C项正确;西周建立后,周武王最先进行分封,其后周公进一步进行分封,故D项错误。2.(2019·吉林统考)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来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先秦诸侯斗争激烈B.宗法制遭到破坏C.周王任命各国官吏D.礼制的不断发展B解析:先秦时期诸侯斗争激烈是对材料现象的表述,与问题本质不符,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维护的是分封制的等级秩序,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争权,打破了分封制的等级制度,本质是宗法分封制瓦解,故B项正确;材料不仅反映了周王任命官吏,还反映了诸侯争权斗争,故C项错误;西周的礼制是维护分封等级的,与材料中田恒篡权争夺诸侯之位不符,故D项错误。3.(2019·广西桂林、柳州模拟)西周、春秋时期狱讼中有“代坐”制度,即贵族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这说明西周、春秋时期贵族()A.享有特权,免于诉讼B.享受保护,等级森严C.集权专制,无视法律D.地位高级,免于处罚B解析:根据题意,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享有特权,本人可以免受惩罚,并未出现免受诉讼之说,故A项错误;“享受保护,等级森严”与题目中“贵族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相符,故B项正确;根据题目中的时间“西周、春秋时期”,此时并未出现专制和集权,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贵族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得出贵族地位高级,可由僚属或子弟代其受罚,故D项错误。4.(2019·福建龙岩模拟)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B解析:世卿世禄制体现了“亲、故”,材料中“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表明世卿世禄制日益瓦解,故B项正确。5.(2019·榆林市模拟)秦始皇宣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际所致,无不臣者。”汉高祖即位后为他父亲祝寿时说:“始大人尝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刘邦的二哥刘仲)力。今某产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这反映了()A.刘邦开创的伟大基业远超秦帝国B.秦汉为中国广袤疆域奠定了基础C.统治者把全国土地看作是其私产D.西汉继承并扩大了秦帝国的疆域C解析:刘邦开创的伟大基业远超秦帝国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秦汉为中国广袤疆域奠定了基础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及材料中刘邦所说的“产业”得出统治者把全国土地看作是其私产,故C项正确;西汉继承并扩大了秦帝国的疆域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6.(2019·广西柳州调研)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加强了君主专制B.拓展了中国疆域C.实现了国家统一D.推动了官僚政治D解析:“春秋后期”没有确立“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没有使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大,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裂的时期,故C项错误;“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可知,在郡县制下,官员由国家统一安排,并从春秋至秦汉,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体系,故D项正确。7.(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D解析:材料反映的“中书门下”设立的原因,中书省与门下省争论不断,没有体现皇权加强,故A项错误;中书、门下长官都是宰相,唐代实行多相制,但与材料中设立中书门下的原因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可知,唐朝还是实行中书决策、门下审议机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在政事堂设立中书门下,是为了避免中书门下的争论分歧过多影响决策,故D项正确。8.(2019·河北保定模拟)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A解析:宋代以文治国,宋人多关注“人事”,关注君臣关系,体现了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故A项正确;南宋后理学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唐宋皇帝及君臣关系等政治生活,与市民阶层世俗化的文化倾向不符,故C项错误;唐宋笔记是对唐宋政治生活的反映,体现了政治生活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故D项错误。9.(2019·菏泽市模拟)有学者认为:“全世界只有古代中国文明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该学者观点说明了古代中国()A.法律是愚化民众的工具B.人口流动不受身份限制C.人才选拔体现一定公平性D.官员选拔制度完全成熟C解析:材料主要说的是人才选拔,材料中没有涉及法律问题,故A项错误;人口流动材料中也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据材料“全世界只有古代中国文明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可以得出人才选拔体现一定公平性,故C项正确;官员选拔制度完全成熟太绝对化,故D项错误。10.(2019·江西六校联考)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A.提高了六科的地位B.确立了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C.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D.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选拔C解析:题干中的意思是加强了六科的职权,而不是提高了其地位,故A项排除;B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的说法与题意不符,因为题干中的史实是涉及对官员的监察,而不是官员的选拔,故排除D项;题干中所涉及的是加强中央政府对各部门的监察和稽查,故C项符合题意。11.(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抄)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C.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D解析:军机大臣参与决策,但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属于皇帝,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和军机处各司其职,内阁没有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故B项错误;材料中内阁和军机处各司其职,没有体现出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故C项错误;材料“其应发钞(抄)者,皆下于阁”,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故D项正确。12.(2019·衡水模拟)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政府逐渐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为“冲、繁、疲、难”四个等级,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其中,“冲”指地当孔道,“繁”为政务纷纭,“疲”是赋多逋欠,“难”指民风刁悍、命盗案多。对此划分的合理解释是()A.清代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B.清朝统治仍有贵族等级色彩C.清朝统治具有因地制宜特点D.政府以发展交通为首要任务C解析:政府将同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划分等级并且有针对性地选派官吏,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9·黄冈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规模的都城营建活动对关中地区的森林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而且随着关中地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加剧了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唐高宗在文告中说,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故建为东都。自唐高宗时到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间,皇帝均住在洛阳。五代时期,除后唐都洛阳外,其他朝代均都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建都不在洛阳、长安,而在河南开封。北宋大权集中于中央政府,鉴于中央政府消耗大,又鉴于长安离江淮太远,洛阳虽较佳,但开封更好,故建都于开封。——摘编自全汉羿《中国社会经济通史》等材料二: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中国统一后建都江南的第一个皇帝。居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山川险固,气象十分雄伟。但是,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等,都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南京远离要防,不便用兵,对北方的控制鞭长莫及。朱元璋曾有迁都的意向,但终未成行。明成祖朱棣,出身燕王,对政治中心脱离军事中心的危害很有体会,成功地迁都北京。北京虽然远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但有京杭大运河连接江南经济中心,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明朝对国都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非常激烈。——摘编自李传永《论中国历代都城之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北宋都城变迁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朱棣迁都北京。(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时间上——唐朝至北宋,空间上——从长安到洛阳到开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分析特征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从生态变化、粮食供应、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第(2)问,可以从背景、影响和认识上进行概括归纳。注意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国家的安全”“京杭大运河连接江南”等信息总结。答案:(1)特征:由西向东转移(由关中到中原地区转移);都城多在北方;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尽可能保持一致。原因:关中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粮食短缺;大运河的开通,洛阳、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战乱和民族关系的影响。(2)评述:背景:历史上统一政权的都城多在北方;元朝残余势力存在,南京远离要防;意在加强北方边疆的防御。影响:加强了北方地区的军事力量,有利于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河海运输多有不便,远离经济中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认识: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14.(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学家许倬云在论述明代时,突出了它的“专制皇权”特性,作者首先肯定了朱元璋的历史功绩;但随后,作者又对朱明王朝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批评:“明代虽然自居为汉、唐帝国的复兴,却没有汉、唐那样天下帝国的气度……明代固然恢复了中国人自己的统治,却丧失了天下国家的包容和气度,也没有消除征服王朝留下的专制统治。”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根据题干的要求“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先阅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旨“专制皇权”,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内容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答案:观点一:明代的“专制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