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点展示考情索引素养链接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全国卷Ⅰ[37(1)题,6分]2019·天津卷[12(2)题,6分]2019·天津卷[13(3)题,6分]2017·全国卷Ⅲ[7~9题,12分]1.地理实践力:动手绘制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联系图,分小组讨论自然地理环境中每一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2.人地协调观:结合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演变的整体性,树立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地协调的发展观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①大气、水、岩石、②生物、土壤、地形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③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3.意义: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④渗透、相互⑤制约和相互⑥联系的整体。4.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⑦光合作用。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①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②光合作用,是自然环境的③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2.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④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⑤稳定的能力。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名师提醒]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地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川,没有人能到达”,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气候改变就在身边!据此,完成1~2题。1.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植被2.材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A.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差异性B.各要素间相互制约,体现复杂性C.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整体性D.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体现稳定性解析:第1题,由材料文字描述看,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引发峡谷和雪桥消失,长草带海拔越来越高。第2题,因气候变暖,导致生物、水文(冰川)、冰碛(地貌)等要素的连锁反应,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1.B2.C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①大气环流②海陆位置③地壳运动④地形变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③地理环境要素的联系性④地理环境要素的独立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因山脉的隆起,导致山脉东西两侧的水分发生了改变,继而引起植物、地貌景观的变化。第4题,由地形地势的变化,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答案:3.C4.B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题。5.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解析: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动植物枯死、腐烂)是最早发生的现象,生物的生长是在营养素的条件下发生的,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的形成,故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生物。答案:D核心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与整体性的表现(2019·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变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解题思路]第一步:获取信息。题干信息: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板块运动导致山脉隆起改变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图表信息:图中里海深居内陆,大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把里海与黑海、地中海在空间上隔离。第二步:思维流程。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北移大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隆起→区域的地貌、水文、气候地中海面积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里海被山脉包围→里海成内陆湖泊[试做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项目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物质循环简图能量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光合作用化学能――→分解呼吸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意义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2019·揭阳一模)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第1题。1.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A.降水稀少B.地下水丰富C.地形平坦D.土壤肥沃解析:结合漫画信息,植物根系发达,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取地下水分,说明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答案:A(2019·天津塘沽区调研)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据此,完成2~3题。2.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正确的排序是()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候暖湿,利于黄土侵蚀B.气候冷干,利于黄土堆积C.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内部出现寒旱化D.若青藏高原移走,东亚季风将增强解析:第2题,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会导致海进与海退的发生,剧烈的新构造运动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起,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和现代季风形成造成了区域(西北)干旱化。综上所述,B项正确。第3题,气候暖湿利于黄土(流水)侵蚀,气候冷干利于黄土堆积(风力搬运堆积);青藏高原的隆起,会加剧其内部的寒旱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加剧东亚季风(青藏高原夏季为热源、冬季为冷源——青藏高原地面气温与同海拔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形成冷高压,加强了东亚冬季风;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形成地面热低压,加大了海洋和陆地的气压差,总之,其热力作用加强了东亚的季风环流)。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答案:2.B3.D(2019·泉州一中检测)在高山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如图)。读图,完成4~5题。4.与滇西北的高山相比,新疆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天山北坡()A.降水较多B.气温较低C.坡度较缓D.光照较强5.流石滩上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的原因有()①海拔高,气温低②多大风③食草动物多④太阳辐射强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4题,流石滩的形成主要为风化作用。天山北坡的降水比滇西北少,A错;天山纬度高,气温低,冻融幅度小,B对;坡度越陡,流石滩分布海拔越低,C错;天山北坡属于阴坡,光照弱,D错。第5题,流石滩多分布于高山林线与雪线之间,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植被稀疏;多大风,不利于植株生长,①②对。太阳辐射强烈不是影响植株疏密的原因,且植株矮小与食草动物分布关系不大。综上所述,故选A项。答案:4.B5.A核心二土壤形成及野外观察(2019·百校名师联盟联考)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其中a表示蒸发量,b表示温度,c表示降水量。读图,回答问题。(1)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层、腐殖质层、层、淀积层和母质层。(2)风化壳发育最好的地区是,其次是。(用字母代号)(3)图中三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原因是。(4)据图可知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解题思路]第一步:获取信息。题干信息:风化壳厚度是形成土壤的岩石基础,与降水量、温度、生物量的关系密切,其中,生物对土壤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图表信息: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具有4层(母岩除外),在干旱、高纬度地区,因受降水少和气温低的影响,植被稀少,土壤发育程度差,土壤剖面不完整,多为未发育的母岩、角砾。三条曲线中,降水量曲线c与风化壳的厚度呈正相关,说明降水量的多少影响生物量,从而影响风化壳的厚度。第二步:思维流程。全球多雨带赤道全年高温多雨带→热带雨林→风化壳厚副极地温和多雨带→温带森林→风化壳较厚→土壤发育程度好→土壤剖面完整[试做答案](1)枯枝落叶层淋滤层(2)FB(3)降水量降水量丰富的地区,植物生长量多,对风化壳的影响深厚(4)降水量、温度、植物生长量。1.土壤功能。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在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如下图所示:2.土壤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其中有机质含量决定土壤肥力高低,水分与空气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矿物质的成分主要来自成土母岩。3.土壤形成。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其中生物是土壤肥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如下:4.野外观察。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进行。常见的土壤剖面如下:5.土壤改良与养护。有些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不能满足耕作的需要,人们就会设法对其进行改良或改造。我国人民在改良土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红壤改良、华北盐碱土改良。即使是优良的土壤,也要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肥力的能力。这方面常用的方法是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2019·抚州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解析:第1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