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怀化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讲:李莉主要内容:一、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二、中国靠什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稳定、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普通居民的消费水平。四、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战略的调整。背景资料: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定调2011: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定调2010: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定调2009: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定调2008: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定调2007: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发展定调2006: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定调2005: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定调2004:保持经济政策连续性定调2003:积极财政稳健货币定调2002:扩大内需对外开放定调200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定调2000:抓好国有企业改革2012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经济环境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总基调总体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一、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㈠、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㈡、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㈢、需注意的三个认识误区㈠、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世界银行的报告: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1%的财富。财富集中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美国居民收入里40%多是财产性收入来源,50%是劳动收入的比重。而我国老百姓的收入里面,财产性收入只有1.8%。中国基尼系数0.50.480.2800.10.20.30.40.5改革开放初期2007年近两年㈡、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内需:经济学名词,即扩大某经济体内部的需求。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市场,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就是投资市场,拉动经济增长的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对我国来说,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新提法: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上来。把富民作为扩大内需着力点,“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践行“十二五”时期向扩大内需转变的重要举措。经济学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表明中国正力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改变财富分配失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这也将成为中国未来30年从国富到民富转型的起点。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就已强调着重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使社会的许多矛盾都从分配领域反映出来。而中等收入者被认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椭圆形的社会结构统一实行较低的税率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形成橄榄形社会结构。1、把扩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2、在扩大内需中转变发展方式我国要善于把外部需求的减弱变成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结构调整的动力。一定要扩大内需,用内需的扩大补上外需的减弱和下降。出口企业要努力研究扩大内需市场,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研究如何扩大国内市场,加强国内市场营销。为扩大内需,明年我国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继续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3、在推进改革中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加快发展服务业。4、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明年国家将制定实施“十二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完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基本医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提高补助标准,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开办医疗结构,加快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明年发展改革委要尽快提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总体思路,着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影响一个经济体总量增长的基本变量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个变量。2005年-2010年净出口对GDP的拉动2.50%2.20%2.30%0.80%-3.90%0.80%-4.00%-3.00%-2.00%-1.00%0.00%1.00%2.00%3.00%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37.30%3.90%54.80%5.60%7.90%0.8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三维柱形图2拉动GDP增长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结构问题是要尽快提高“消费”这块“短板”。保消费,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2010年GDP10.3%。“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2009年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也在增加,但是,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的协调性增强,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推动更加平衡。”马建堂表示,消费、科技创新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也表示,20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初步实现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的改变。㈢、需注意的三个认识误区1、抓消费是否意味着不重视投资与出口?正面回答是:突出抓消费,并不意味不抓投资与出口。突出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同样不排斥抓投资结构的调整与外贸结构的调整。必须进一步突出长期以来反复强调而迟迟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问题。2、强调“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问题是否为美国政府提供“口实”?美国决策失误和美元制度是这场危机的真正元凶。美国“低储蓄、高消费”、中国“高储蓄、低消费”仅仅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而已,是上述错误政策制度运行的结果。3、中国居民消费是否增长并不慢?中国“消费不足”是否被低估了?2009年消费总额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8%,扣除价格因实际增长16.9%,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创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2010年,中国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6万亿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万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3倍和1.1倍,年均增速分别达18.4%和16.5%。近几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并不慢,每年实际增幅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零售额增长达17%,比GDP增幅7.7%高出9.3个百分点。这些确是事实,中国今年消费与去年消费比,历年消费自身相比,消费确实正出现逐步提高的态势。必须靠扩大消费。正在逐步提高的消费速度并不能满足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平衡需要。二、中国靠什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陷阱”从何而来2、如何定义“中等收入者”3、哪些因素决定工薪阶层的收入4、产业升级要讲“中国特色”中国靠什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1、“陷阱”从何而来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进入经济学家定义的“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会出现停滞甚至下滑。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都在这一阶段出现过经济停滞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腐败多发、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被学者们称为“中等收入陷阱”。刘易斯拐点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这一政策使得日本国民收入在此后10余年不断增加,在塑造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日本国内出现了强大的中间阶层。2、如何定义“中等收入者”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张宛丽就提供了一套判断中国“中间阶层”的尺度:按当时标准算,个人年均收入以及财富拥有量在人民币25000到35000元之间,购买私家车和有相应的社交文化消费。从职业特征看,这个群体多为经理、专业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工业企业员工,也包括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大致占就业人口15%左右。当时,他们乐观估计这个“中间阶层”有1亿人。2005年1月,国家统计局提出了另一个更精确的标准:家庭年收入6万元至50万元。按照这个标准推算,到2020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将由2005年的5.04%扩大到45%。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报告,2006年,麦肯锡公司把年收入在25000元至4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中国家庭,定义为“下层中产阶级”,把年收入在4万元至1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家庭,定为“上层中产阶级家庭”。该报告还称,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年收入10万元人民币的家庭和美国年收入4万美元的家庭生活水平差不多。按照统计局的定义(2009年)家庭年收入6万元到20万元是中等收入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研究”课题则确定:“家庭年收入5.37万~16万元、个人年收入3.4万~10万元”为中等收入者的标准。按照这一标准衡量,目前的中等收入者占全国总人口的7%左右。2010年,标准又有所改变。有媒体调查称,中国的中等收入者家庭最显著的标志是“拥有房子”,即便首付、按揭几乎成了中等收入者的“不能承受之重”。2010年,一份外资调查机构发布《2010年中国财富报告》称,在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户数占所有中国家庭户数的0.2%左右,这一“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增长率每年超过15%。在这种巨大诱惑面前,“中等收入者”还要承受很大的向上攀爬的压力。浙江省在国内算是“先发地区”,2009年该省人均GDP已经达到6490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当地研究者结合实际情况做过一个调查,认为浙江省中等收入家庭(以3人计)的年收入区间大约为6.6万元~17.1万元。抽样调查的结果是,该收入群体共计1569.6万人,占全省人口30.66%。3、哪些因素决定工薪阶层的收入iPhone(苹果手机)的产业价值链:合计:178.5单位:美元日本韩国德国美国中国闪存24美元屏幕35美元信息

1 / 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