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9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与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01自学——必备知识02研读——热考重点04精练——高效作业03研析——命题动向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对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线索一从先秦到秦汉时期的经济先秦时期,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手工业出现三种经营形态,商业打破官府垄断。到秦汉时期,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铁犁牛耕在汉代得到发展,丝织业发达,“重农抑商”政策强化。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线索二从隋唐到宋元时期的经济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继续发展;城市布局严整。到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发达,制瓷业大放异彩;城市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线索三明清时期的经济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推广,棉花等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区域性长途贩运和商帮出现,凸显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从__________向种植经济发展。(2)地域差别:南稻北粟。(3)产业结构:以__________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采集经济种植业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从耒耜到曲辕犁(1)原始农业:__________。(2)精耕细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借助__________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唐代出现了__________。(3)灌溉工具:有翻车、_____等。刀耕火种铁农具曲辕犁筒车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铁器的出现及其作用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核心论点:铁器的推广对兴修水利及灌溉工程方面的作用巨大。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上古时代的__________;春秋战国的芍陂、__________、郑国渠;西汉时期的漕渠、_____等,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西域地区的__________。大禹治水都江堰白渠坎儿井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__________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个体农耕(自耕农经济):以_____为单位经营农业,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__________”。简单协作家庭男耕女织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经济重心的南移1.土地所有制的演变(1)井田制①出现: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②性质:以国有为名的_____土地所有制。(2)土地私有制①确立:战国时期,__________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全面肯定了土地私有制。②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__________私有土地。③影响:导致土地兼并,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统治者采取“_____”“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贵族商鞅变法自耕农均田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自耕农的出现及历史地位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都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核心论点:自耕农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收入、古代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封建土地所有制组成: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原因: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2)概况:_____时期产生;汉代,租佃关系比较普遍;宋代__________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__________普及到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方式。战国租佃经营租佃制3.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得到了初步开发。(2)中唐以后: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南宋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三、古代中国的手工业1.主要成就冶金业(1)青铜铸造:商周时期是其繁盛时期(2)冶铁炼钢: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_____和钢的技术(3)燃料变化:从汉代开始使用煤做燃料,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使用_____冶铁,明朝流行开来生铁焦炭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纺织业丝纺织(1)上古时代:人们便学会了养蚕缫丝(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发展迅速(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_____”称号(4)唐代:出现缂丝技艺棉纺织(1)元朝时期:__________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2)元明时期:江苏的_____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3)明代后期:_____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丝国黄道婆松江棉布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陶瓷业烧陶陶器是__________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制瓷(1)东汉晚期烧出了青瓷(2)南北朝时期烧出了_____(3)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4)宋代,__________成为“瓷都”(5)元代开始进入_____生产时期(6)明清时期,瓷器与_____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白瓷景德镇彩瓷丝绸新石器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经营方式(1)家庭手工业①特点:农业与_______________相结合,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②影响:对于稳定__________起了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家庭手工业小农经济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官营手工业①概况: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到_____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②特点:产品主要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从征役制到__________。(3)私营手工业①概况: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唐宋以来,产品大量进入市场;__________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___________关系。②特点: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明代雇募制明代中叶雇佣劳动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明清手工业的管理制度明中叶以来实行手工工匠纳银代役制度,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清代正式废除匠籍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有所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纲要》核心论点:明清时期手工业工匠以纳银代役代替直接劳作;废除控制人身自由的匠籍制度。这扩大了手工业者的人身和生产自由;也改善了民营手工业的生产环境;推动了手工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名师指津】精耕细作(1)含义: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2)基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3)总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4)作用: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概念辨析】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小。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轻巧识记】古代农业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图解历史】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教材补遗】1.地主庄园经济(田庄经济)西汉后期以来,有权有势的大地主都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佃农,世代称霸一方,至东汉时,这一情况更有发展,出现大量地主庄园。拥有大量田地和奴婢的地主称为庄园地主,庄园就是田庄。对地主庄园而言,属于田庄范围的田地不仅为地主所有,而且其中的山林川泽也为地主霸占。在地主庄园内,绝大多数农民是地主的佃客,实际上是农奴。山林川泽的私有化和农民的农奴化,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标志。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东汉地主田庄的大量存在,使东汉社会的发展不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和统一的巩固,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地主田庄的私人武装虽然在平时起到了维护封建秩序、镇压人民反抗、保卫地主田庄的作用,但由于它是地主田庄经济的产物,在中央控制无力的情况下,它又可以表现为统一的对立物,成为封建割据的重要因素。2.士族庄园经济:魏晋时期“士族”势力盛行,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知识拓展】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产品深受海外欢迎和赞赏的三大原因(1)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和色泽美于一体,传到海外,深受欢迎。(2)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流向海外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条件。(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图解历史】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轻巧识记】古代手工业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概念阐释】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机户为满足市场需要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思维延伸】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条件(1)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2)经济条件:①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②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3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重点一综合的技术体系——精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