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47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7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秩序内容索引通必备知识·全扫描讲核心考点·研史料课时作业提升练通必备知识·全扫描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①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其民族复仇情绪。②现实原因:垄断资产阶级急需强权政府。③直接原因:纳粹党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2)建立:1933年初,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3)内外政策:①政治:一党独裁统治。1934年,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实行个人独裁,形成“德意志第三帝国”。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②经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与之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③军事:撕毁《凡尔赛和约》,重建了空军,扩充陆军,建造军舰。④对外关系:1933年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⑤文教领域:进行严密控制,用纳粹党的说教钳制人们的思想。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①历史原因:a.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b.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2)建立: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受军部控制)。推行对外扩张、对内独裁的政策,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3)内外政策: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紧扩军备战。制定《基本国策纲要》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4.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1936年德意签订《德意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形成轴心国集团,促成大战爆发。(二)走向世界大战1.英、法、美的绥靖政策:(1)目的:避免战争,保住既得利益;祸水东引。(2)表现:①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国联未真正制裁日本;②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只进行有限的制裁,美推行“中立”;③对德意入侵西班牙,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美推行“中立”政策;④对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听之任之;⑤制造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纵容德国侵略波兰。(3)影响: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签订条约: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两国于1939年8月签订。(2)内容:双方互不侵略对方,并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3)影响:对苏联来说,赢得备战的时间,但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对德国来说,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2.主要战场:(1)欧洲战场。①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5月底6月初,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②不列颠之战(1940年7—10月):希特勒取消“海狮计划”,侵略计划首次受挫。③苏德战争:1941年6月22日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1)形成:1942年初,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2)意义:其性质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转折性战役:①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②中途岛战役,1942年6月,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③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1)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3)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4)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二、冷战与和平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状况:(1)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倒;英法虽为战胜国,但是政治经济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下降;(2)美国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赢家,美国本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遭到严重破坏,并且大发战争横财,所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具体表现在:在军事上,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在当时还垄断了原子弹;在经济上,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处于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霸主地位。2.美苏冷战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的建立柏林危机原因希腊内战;苏联要求土耳其缔结新的边界条约战后欧洲各国普遍经济困难——西方单独进行货币改革目的遏制苏联在欧洲扩张势力稳定控制欧洲,抗衡苏联遏制苏联,保护资本主义制度适应霸权政策的需要内容向面临苏联或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提供援助美国向欧洲提供贷款和援助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苏联切断西柏林交通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的建立柏林危机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冷战的产物影响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为以经济手段控制欧洲铺平了道路——德国分裂,西部成立联邦德国,东部成立民主德国3.美苏争霸结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4.美苏争霸的影响:(1)对美国来说,美国在争霸中对外扩张,把世界很多地区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使美国势力大为增强;但另一方面,在争霸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也使美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2)对苏联来说,苏联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使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使其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但另一方面,也使苏联国内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遭到极大挫折。(3)对世界来说,一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能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