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货币、价格与消费考场传真·命题报告主干概览·考点解析核心突破·考向预测热点链接·多维探究栏目索引1.(2015·山东高考)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0.51万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6.55万亿元。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B.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考场传真·命题报告命题角度1货币的职能C.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D.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解析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不仅可以简化手续,而且由于不存在外币折算,又可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A符合题意。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而自身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故B错误。人民币结算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的投资和发展,但认为会加快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则夸大了人民币结算的影响;人民币结算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但人民币的国际市场购买力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不是人民币结算带来的影响,C、D不符合题意。答案A2.(2015·安徽高考)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A.5万亿元B.6万亿元C.7.5万亿元D.10万亿元命题角度2货币流通公式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30÷(20÷4)=6(万亿元),正确答案B。答案B3.(2015·全国Ⅰ)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命题角度3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解析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相对贬值,有利于我国出口,故①符合题意;人民币贬值不利于进口,会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是消极方面,不符合题意“积极方面”,故排除③;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美元持续升值,有利于提升我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故②符合题意;美元升值,不一定能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结构,而且不利于中国“走出去”,故排除④。故选A。答案A4.(2015·全国Ⅱ)在我国,煤炭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原料。煤炭价格从2011年约850元/吨大幅下降到2014年底的约500元/吨,有人据此建议下调电力价格。能支持其建议的恰当理由是()A.电力产能过剩,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B.电力是生产生活必需品,低价有利于社会稳定C.电力价格与其生产成本的变化方向应当一致D.电力与煤炭是互补品,二者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命题角度4影响价格的因素解析价值决定价格,电力价格应与生产成本变向一致,C符合题意;我国电力供应尚有缺口,不是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故A错误;B夸大了电价变动的影响,故排除B;电力与煤炭不是互补关系,故D错误。答案C5.(2015·四川高考)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右图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A.卷烟税率上调,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C.银行利率下调,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命题角度5价格变动的影响解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卷烟税率上调,商品的价格上升,商品需求量减少,符合题中图示,故入选;B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图示是价格的上涨,而不是价格的下跌,同时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下降,需求量会上升,与图示不符,故排除B项;C观点与题意不符,银行利率下调,不会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故排除C项;D观点与题意不符,汽油与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汽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天然气的需求量上升,但不会直接导致价格上升,故排除。答案A6.(2015·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命题角度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解析合理的求异消费,可以提倡,故排除A。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是求实和从众心理引发的,排除B。适度消费强调消费与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相符,材料未涉及收入与消费,D不当选。“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自身不需要,体现了一种盲目跟风,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故答案为C。答案C7.(2015·四川高考)“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于()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命题角度7生产与消费解析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每个人都可以生产电能,同时也可以消费电能,既是电力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极大的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故入选。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不一定能实现能源供给结构电能化,故排除。④选项观点错误,过于绝对化,“互联网+能源”能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但不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故排除。答案A8.(2015·安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根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命题角度8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消费的有关知识解析根据问题要划出关键词,如“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消费观逐渐转变”“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引领”等,再联想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不难找出有关知识点进行组织答案。答案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消费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本专题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从命题内容上看,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面较广,考查的重点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的发行量、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命题感悟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并且计算类、图表类题目考查的较多。主观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价格”和“消费”两部分。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1)结合货币流通规律考查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2)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纸币的购买力、商品价值量、汇率的变化。(3)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对价格波动的认识。(4)结合具体事例考查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结合具体的消费行为考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主干概览·考点解析1.偶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和信用工具消费类型、消费心理及消费观2.常考点:汇率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1.货币及其流通货币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纸币①纸币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有贬值风险)、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部分国家的纸币)的职能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核心突破·考向预测核心考点1货币信用工具主要包括信用卡和支票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联系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演变而来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信用卡、支票、外汇提醒要注意区分货币、纸币、信用卡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信用卡的本质是电子支付卡。2.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政策的关系3.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1)外币汇率与本币汇率的变动是反向的:人民币升值,换取外币增多,人民币(本币)汇率升高,外币贬值,外币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换取外币减少,人民币(本币)汇率降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2)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3)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①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③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1.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013·江苏高考,6B)提示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2.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2012·新课标全国卷,12①)提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而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如币值稳定)才可以代替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误点诊断3.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2015·福建高考,31A)提示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利于生活质量提升。4.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2015·福建高考,31C)提示×。通货膨胀意味着经济过热,生产者投资欲望增强。××5.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2014·天津高考,3C)提示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2016年高考可能会结合具体的情景考查对货币职能的辨别;结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考查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解;结合汇率变化图考查汇率变动的含义和影响。特别要注意货币流通量、汇率等方面的计算题。命题猜想1.2014年11月17日,马云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指出:双11这天的12点58分,天猫就完成了去年全天的成交额350亿,并表示感谢中国的妇女。中国妇女热衷于网购与网购流程的简捷有关:“注册淘宝账号→注册支付宝账号→开通网络银行→搜索想要的东东→确定购买→付款→收货。”在这一流程中()命题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预测题型:选择题]A.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B.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C.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D.货币执行了转账结算的职能解析本题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答案C考情解读提分技巧关键词法辨别货币职能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等词汇。2.下图为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情况。面对图中的经济变化趋势,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传导效应合理的有()命题点二货币流通与经济形势[预测题型:选择题]注: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是预期目标(源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①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刺激消费→经济发展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③下调企业所得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经济发展④减少公共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生产扩大→推动经济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针对经济下行趋势,国家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故①②正确。③应该是上调企业所得税起征点,④应该是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答案A3.下图是2015年1~3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般情况下,若不考虑其他汇率情况,以下做法合理的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