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5讲 地壳的运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5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考纲考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判断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结合实例分析、判断内力作用的影响板块运动与地貌解释宏观地貌成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研究宏观地貌成因,分析板块运动的影响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结合各类示意图示,分析外力作用影响不同外力作用的特点区分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探究地质现象,分析外力作用影响不同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掌握典型地貌的成因剖析典型地貌成因,考查外力作用的特点褶皱的含义及基本形态依据岩层弯曲判断背斜、向斜褶皱地貌与地形倒置理解地形倒置的成因断层的形成与影响会分析山区断崖地貌剖析地质剖面图,判断地质构造特点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分析水库坝址选址,泉水出露原因分析生产、生活实例,判断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基础梳理自主通关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水平运动形成绵长断裂带和地壳运动垂直运动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_________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会直接影响地表形态_________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巨大褶皱山脉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褶皱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叫作褶皱。波状弯曲②基本单位——褶曲褶曲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貌背斜向上拱起中心部分,两翼发育成山岭,但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向斜向下弯曲中心部分,两翼发育成谷地,但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较老较新谷地较新较老山地(2)断层①概念: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发生明显的位移。②断层的位移类型水平方向: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压力和张力断裂面谷地山岭(3)火山①成因: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或管道喷出。②组成:包括和火山锥两部分。中央喷出口火山口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2.主要表现形式形式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使岩石产生,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太阳辐射能生物崩解、破碎侵蚀作用流水、冰川、风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侵蚀沉积平缓[特别提醒]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流水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主要的岩石类型:A为岩浆岩,B为岩浆岩,C为岩,D为岩。2.主要的地质作用:①代表,②代表,③代表,④代表。侵入型喷出型沉积变质冷却凝固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一、区域认知——正误判断1.喜马拉雅山脉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导致的。()2.日本的富士山是典型的火山地貌。()3.长江三峡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导。()4.青藏高原的隆起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的结果。()√××√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外力作用相关示意图乙丙1.图甲中a表示、b表示、c表示。风化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2.图乙所示地貌是,其形成原因是,主要分布于。图丙所示地貌是,其形成原因是,多分布于。3.图乙所示地貌,以面积大小论,我国的地区面积最大;图丙表示的地貌,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的地区较为典型。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河流入海口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干旱地区东部沿海西北内陆干旱三、综合思维——趣味思考1.有人说,地中海面积会越来越小,你能说出其理论依据吗?[提示]从板块运动的角度看,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为消亡边界,因此其未来的面积会逐渐缩小。2.黄山上的“怪石”是其四绝之一,其山中形态各异的怪石是如何形成的?[提示]主要经历自然界的风化作用及侵蚀作用而形成的。高频考点互动探究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例1](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❶。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❷。据此完成(1)~(2)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思维流程]信息提取❶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❷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❸图中显示贝加尔湖大致呈南北狭长状,且位于巴尔古津山与前贝加尔洼地之间教材寻因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综合判断(1)由信息❶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结合信息❸可以推知其位于山前断裂带上,南北狭长且与山地走向一致,应是断裂下陷形成的(2)由信息❷、❸可知贝加尔湖湖底的巨厚沉积物来源于入湖径流带来的泥沙,不断的泥沙淤积会使湖水变浅,但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却还在加大,只能说明其湖盆还在加深[尝试解答](1)A(2)C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碰撞板块运动张裂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命题视角一结合实例分析、判断内力作用的影响1.(2019·泰安模拟)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地表水平运动D.地表垂直运动D[图中显示秦岭北坡出现多个断崖,是内力作用中的断裂下陷作用形成的。]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m,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完成2~3题。2.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3.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A.平顶的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林立的峰林、峰丛2.A3.D[第2题,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据此可判断A正确。第3题,若位置颠倒,则上部为石灰岩层。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东侧,地势较高的石灰岩层在流水溶蚀、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命题视角二分析宏观地貌,考查板块运动的影响(2019·河北衡水中学调研)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完成4~5题。4.甲处的板块运动方向是()A.向西南移动B.向东北移动C.垂直隆升D.垂直下降5.该板块边界()A.甲处形成裂谷B.乙处形成海岭C.丙处岩石年龄较丁处老D.丁处地壳厚度较甲处大4.B5.C[第4题,由该板块的形状与位置可知,该板块为印度洋板块。该板块的西南部为生长边界,板块北部和东部为消亡边界,由此推断,该板块的运动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第5题,甲处位于消亡边界,而裂谷多形成于陆地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乙处位于消亡边界,而海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多形成海岭,B错误;丁处是生长边界,岩石是新涌出来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形成年代最晚,C正确;甲处位于陆地,丁处位于海洋,甲处地壳厚度较丁处大,D错误。]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6.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阶段Ⅰ,海山是由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形成的,因此该山是由岩浆岩构成的火山,A、B项错误;阶段Ⅰ至阶段Ⅱ火山顶部露出海面部分经外力侵蚀而消失,C项错误;图中显示岩石圈移动过程中该山不断下沉,最后被海洋淹没,形成平顶海山,D项正确。]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例2](2019·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❶。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❷。据此完成(1)~(3)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思维流程]信息提取❶霍林河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和泥沙❷因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山前平原河流多年断流,期间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教材寻因河流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多流水的沉积地貌;而在半干旱区的平原地区风力作用比较明显综合判断(1)由信息❶可知,河流源于大兴安岭,流经山前平原,水流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山前平原(2)由信息❶可知,山前平原为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结合信息❷可知,河流多年断流后,山前平原没有了泥沙来源,而因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泥沙被风力侵蚀搬运而成风蚀洼地(3)结合信息❶、❷可推知,洼地是由风力侵蚀而成的,周边地区土壤中的有机质及细颗粒物质被带走,使土地呈现为沙化状态[尝试解答](1)B(2)C(3)C1.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其分布地区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生物作用下,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物)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侵蚀作用流水侵蚀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侵蚀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的许多湖泊)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洪)积扇(出

1 / 1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