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5课杜甫诗三首——登高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作者简介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王朝再也无法挽回颓势,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孰料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且壮志难酬,登高有感,遂作此诗。三年之后,59岁的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杜甫以前的七律,一味追求秀丽典雅,此诗则创出沉雄悲壮、慷慨激昂的风格。写作背景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不尽长江流水滚滚奔来。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真恨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途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举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风急天高猿啸哀,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的。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渚清沙白鸟飞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是孤独无依的鸟。冷色调,使人冷清、凄凉诗的前两联写景: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诗人笔下的景渲染了秋江景物的凄清、萧条。诗人寓情于景,萧索惨淡的画面及哀猿的啼声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悲苦,奠定了诗歌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小结落木长江无边不尽萧萧滚滚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下来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落叶飘零,已是晚秋,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颔联写了怎样的景?使人想到什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漂泊它乡,流浪它乡。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颈联写诗人的羁旅之愁,孤独之感。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独登台,孑jié然“孤”独;重九登台,倍思乡亲八重愁苦: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无亲朋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国家艰难,是连年的战乱。更主要还有个人艰难,年老多病,壮志未酬。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杜甫“艰难苦恨”的原因是什么呢?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喜也喝酒,忧也喝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多病、潦倒),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有不能解的深沉苦闷啊——沉郁!“潦倒新停浊酒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形象:一个忧国伤时的具有伟大爱国情操的诗人。重重痛苦,郁积心头,无处排解“悲秋”之情来自:归纳情感杜甫悲天怜人、忧时伤乱的情怀注定了他是活得最痛苦、最不幸的一位诗人。有人评说:在杜甫所有的诗作中,《登高》可以说是艰难苦恨、离乱悲愁的集大成者,可以说是“挑千古悲愁于一肩”。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