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标解读][核心素养]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2.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综合思维: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不同要素综合分析农业的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2.地理实践力:分析学校所在地区农业的地域类型及区位因素,并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3.人地协调观:从“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中认识人地协调的重要性。自主学习巧梳理细辨析、自检自查课前自主预习一、地理条件1.东北地区概况(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1________、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2______。(2)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3______,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3)地位:我国重要的4________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5________生产基地。黑龙江东部完整商品粮畜牧业2.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地理因素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6__________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季不利:纬度高,7______不足,一年一熟;易受8_________影响自然条件地形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西部高原,周围山地环绕农业生产类型:多种经营平原——9________山地、丘陵——林牧业高原——10________雨热同季热量低温冷害种植业畜牧业地理因素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条件土壤11______和黑钙土广布,河湖众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良好的工业基础工业为农业提供12__________,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良好的工业基础发达的交通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13________农业提供机遇发达的交通社会经济条件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14________人少地多黑土生产资料外向型规模化[思维判断](判断正误)1.东北地区的范围为东北三省。()2.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是不利的。()3.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温馨提示]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适宜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危害最小的一类。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有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等。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二、农业布局特点1.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划分依据:15______、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16__________的不同。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区:平原地区,包括A17_________、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主要农作物:18_____、大豆、小麦、水稻等气候生产方式松嫩平原玉米(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19__________、E小兴安岭、F20________。(3)畜牧业区:21__________、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主要分布区。大兴安岭长白山西部高原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22________、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23__________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生产的突出特点24______________生产25____________生产最大的三江平原大规模机械化地区专业化[思维判断](判断正误)1.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降水量相差不大,但选择的农业类型却有所区别。()2.松嫩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3.小麦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温馨提示]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形成条件区域特色农业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疆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大形成条件区域特色农业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四、农业发展方向1.出现的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26__________退化。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27__________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28__________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黑土退化草场退化3.发展原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29______、30______与31______、32______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33__________的统一。4.发展方向(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34________、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生态效益商品粮(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35__________与增加36____________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37______________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38__________”,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生态建设农牧民收入森林资源保育立体开发[思维判断](判断正误)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着三大问题。()2.东北平原地区存在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现象。()3.东北林地面积缩小,森林质量下降;重抚育、轻采伐。()√√×[温馨提示]确定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一般步骤1.判断农业类型及特点:通过地图、景观图、地理位置或景观文字描述等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从而了解其生产方式、特点。2.确定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若已知该区域农业位置及类型,可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发展方向;若依据材料无法准确判断其类型,则根据已知条件,如该区域自然条件及农业发展的历史情况,来综合判断问题所在。3.根据问题确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了解该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是确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核心。例如,黄淮海地区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导致中低产田分布广泛,因此其发展方向则是注重中低产田改造。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冻土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冻土层的存在,减轻了气候的寒冷程度B.冻土层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不易引起沼泽化C.冻土层能抑制河流向下侵蚀D.冻土层使其上的建筑物更加稳固,有利于交通建设解析:冻土层的存在,增加了气候的寒冷程度,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易引起沼泽化;冻土中的季节性冻土在夏季时会融陷,对其上的建筑物危害较大,不利于交通建设。答案:C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B.降水稀少不利于农业生产C.黑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解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土地肥沃,土壤一般呈黑色,称黑土地,而且气候雨热同季,利于农作物生长,但东北地区处在中高纬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获得热量相对较少,热量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故D符合题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D3.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热量条件好②土壤肥沃③人均耕地多④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同时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有较多的余粮供应外地,商品率高,使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选C。答案:C阅读甲、乙两图,回答4~5题。4.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5.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可知该地区是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牧业基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第4题,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不同。第5题,甲图所示区域中地势平坦的地区适宜发展商品粮生产;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答案:4.B5.C探究学习明要点固知识、深化整合课堂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情景导入|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越条件?(2)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3)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为什么?提示:(1)土地资源辽阔,土壤肥沃;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工业部门比较齐全,机械工业发达。(2)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3)劣势主要表现为:①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一年一熟。②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影响农作物生产。③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优势主要表现为:①冬季时间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②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可缓解春旱,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③冬季气温低,可减少病虫害。|深化整合|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当地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不同的区域,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生产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如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下表所示:地形三面环山,中部平原面积广大,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业发展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热量不足水文河湖较多,水量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同时有利于渔业发展,但南部平原水源不足土壤沃野千里,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植被林地面积广,森林资源蕴藏量大,林业发展潜力大;草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兼备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等方面分析。如东北地区工业、交通和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的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下图所示:3.图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其发展成就|对点巩固|读“东北区域略图”及“五地相关气候资料表”,完成1~3题。年均温-3.6℃①年降水量355mm年均温4.9℃②年降水量881mm年均温6.8℃③年降水量361mm年均温-0.4℃④年降水量630mm年均温3.6℃⑤年降水量523mm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2.表中②③两地降水差异明显,与其成因无关的是()A.纬度B.地形C.海陆位置D.季风3.与江汉平原比较,Ⅳ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最主要因素是()A.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B.肥沃的土壤C.雨热同期的气候D.地广人稀解析:第1题,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小于400mm,故对应Ⅰ或Ⅴ,又因①地年均温较低,故对应纬度较高的Ⅴ,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