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中图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章末知识整合专题一我国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及其防治生态问题是伴随着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出现的,目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及防治如下表所示: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主要成因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中温带、亚热带的山区:东北、西南、华南林区毁林开荒过度采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计划采伐、采育结合,改变林区经济结构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主要成因防治措施草原退化半干旱、干旱的草原区: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过度放牧退牧还草,封育草场,建人工草场,轮牧、舍饲养殖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主要成因防治措施湿地萎缩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边缘:三江平原、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停止围垦、退田还湖,治理湖泊上游的水土流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主要成因防治措施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资源丰富区:林区、草原、近海区域过度捕杀,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滥捕滥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和宣传,正确引导生产活动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主要成因防治措施水土流失半湿润、湿润的山地、丘陵、高原区:黄土高原、江南丘陵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和樵采,陡坡开垦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建水平梯田等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主要成因防治措施土地荒漠化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区域:西北、华北半干旱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灌溉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及科学灌溉,解决群众生活用能1.(2018·安徽省联盟联考)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文示意图,图中甲湖泊是该区域最大的咸水湖,湖泊水域较浅。据此完成(1)~(2)题。(1)近几十年,甲湖泊所在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和农业灌渠,湖泊面积不断萎缩,其带来的影响是()A.湖泊水的盐度不断降低B.湖泊蒸发总量不断增大C.湖水自净能力不断降低D.鱼类的密度不断增大(2)为防止图中甲湖泊继续萎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退耕还草,保护水源B.退耕还湖,水产养殖C.修建水库,调节径流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解析:(1)湖泊面积不断缩小,水量减小,湖泊水的盐度会不断上升直至饱和,A错误;湖泊蒸发总量不断减小,B错误;湖水自净能力不断降低,C正确;生存空间减小,鱼类数量减少,鱼类的密度不断下降,D错误。(2)湖泊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周边地区引河水灌溉造成的,应退耕还草,保护水源,A正确;该地区地广人稀,甲湖不存在围湖造田的问题,B错误;上游修建水库会减少入湖水量,加剧湖泊萎缩,C错误;湖泊面积的萎缩与种植芦苇、改善水质无关,D错误。答案:(1)C(2)A专题二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综合治理1.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及开发整治(1)要掌握一条河流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和整治措施,首先要认识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作用的产物,然后从地形、气候特征等方面,分析河流以下方面的特征:①流向:由地势决定。②河网密度:与地形、降水多少均有关。③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④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⑤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⑥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2)要进一步分析该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展开:①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及季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②航运:从河床坡度、流量大小等方面说明,一般情况下,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利于航运;同时需考虑流域内经济发展状况。③发电: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更有利于发电。④水产养殖: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⑤旅游:与河流同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的搭配状况有很大关系。[特别提示]对某流域治理原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①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对航运产生有利影响,是因为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②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③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2.长江流域的开发条件分析在分析某流域概况时,要根据材料、图表(气温变化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地形剖面图等)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既要考虑流域开发的有利因素,又要考虑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条件。例如对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可进行如下分析与总结:优势与开发问题与整治优势条件开发方向存在问题整治重点上游地势高低差悬殊,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水能资源的开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一方面,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另一方面,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与开发问题与整治优势条件开发方向存在问题整治重点平原广大,土地肥沃,水域广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基地中游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制造业基地洪水灾害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一方面,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另一方面,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此外,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并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优势与开发问题与整治优势条件开发方向存在问题整治重点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人口密集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下游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联系广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综合治理环境污染。一方面,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信息、房地产、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2.(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月份123456发送量(万人)0.00.00.00.015.642.5月份789101112发送量(万人)72.8110.8135.1156.3156.3156.3(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________个月。(2)说明上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答案:(1)6(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专题三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和方向的分析思路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类型。(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区域农业。2.区域内部农业发展差异的分析思路在一小的区域内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也是存在的,并对该区农业生产有着明显影响,因此掌握区域内部差异对深刻认识区域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分析区域内部差异一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纬度地带性差异及其影响由于区域内部南北方向上的位置差异,造成区域内部在热量条件上的南北方向的递变,进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及农业其他方面的变化,如东北地区内部,自南向北经过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树种也有相应的分布。(2)经度地带性差异及其影响区域内部由于距海远近的差别,形成区域内部水分条件的差别,进而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东北地区由于东西跨度较大,从干湿状况来说,西部有少部分半干旱区,中部半湿润区广阔,东部湿润地区分布广泛,造成其农业结构上西部以畜牧业为主,而中东部以种植业为主,东部沼泽湿地广布。土壤分布则表现为黑土、黑钙土再向栗钙土过渡的情况。(3)垂直地带性差异及其影响东北地区由于三面环山、中部平原广布的地形特征造成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差异,在山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平原地区则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3.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的思路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3.(2017·海南卷)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地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1)~(3)题。(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A.技术要求高B.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D.单位面积产量低(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粮基地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解析:(1)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由此可以推断,红米稻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种植红米稻单位面积产量低,D正确。(2)乙类村落为观光农业类,而红米稻是哈尼族人民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可以充分利用其独特性来发展特色旅游,因而种植规模较大,B正确。(3)甲类村落目前仍为自给自足的村落,且该类村落种有水果和蔬菜,应该位于接近山顶的地区且位置较为偏僻,A正确。答案:(1)D(2)B(3)A专题四对策措施类试题答题模板对策措施类试题有一个答题的一般思路,在复习过程中把握住一般思路对解答这类试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对策措施类试题,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同学们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解题时注意两点: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措施类问题的答题思路如下表所示:问题表现措施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传统产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问题表现措施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状况,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解决浙闽山区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建小水电站;营造薪炭林;推广使用沼气问题表现措施制约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沙盐碱地的治理:引淡淋盐;排灌;秸秆覆盖;营造防护林;间作套种等。防治风沙的措施:营造防护林;种草治沙环境问题水污染严重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污水达标排放问题表现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问题表现措施石油安全问题我国能源供应紧张,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拓展石油供应渠道;保障石油运输安全;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宣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