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高考导航1.通过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2.解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3.分析并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高考对本节知识考查的频率较高。试题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为辅,选择题的分值一般为4~8分,非选择题的分值一般为4~20分,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新知导学梳理探究课前自主预习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包括A___________、B岩石圈、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土壤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圏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___________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___________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___________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整体当地其他地区【自主探究1】(1)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多发生洪涝灾害,为什么与天然湖泊面积缩小、围湖造田有关?(2)你知道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与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有什么关系吗?(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规律,天然湖泊面积缩小、围湖造田等,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使长江流域多发洪涝灾害。(2)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黄河含沙量增大,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抬高了河床从而成为地上河。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_和植物___________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2)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和化学组成。物质基础矿物物理性状2.气候与土壤(1)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___________之间不断进行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___________过程、___________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___________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大气水分热量水热风化外力微生物3.生物与土壤(1)土壤___________的来源。(2)土壤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的因素。(3)___________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___________间接地作用于土壤。有机物质最活跃土壤肥力再分配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___________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成土因素【自主探究2】结合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1)讨论土壤与成土母质(岩石风化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3)热带雨林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风化壳厚度有什么差别,并分析原因。(1)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联系:①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②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③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2)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因此,成土过程实质上就是母质在一定条件下被生物不断改造的过程,没有生物的作用便没有土壤的形成。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3)差别:热带雨林环境下的土壤风化壳比亚寒带针叶林环境下的风化壳厚。原因:热带雨林气候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相比,水热充足,植被生产力较大,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有机残体多,风化壳较厚。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认识整体性的意义合理利用___________、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___________。自然资源环境质量2.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依据【自主探究3】鉴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们应当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某项自然资源属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种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讲练结合透析考点课堂互动研析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抓住其内涵和表现两方面的内容。所谓内涵即其本质,它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通过四大循环,彼此间进行不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表现在三方面:(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2)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大气、水、生物、岩石四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物质交换与能量循环图【方法技巧】概括法记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2)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例1】读某小区域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水文、大气、生物、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读图判断即可。第(2)题,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答案】(1)A(2)D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1)~(2)题。(1)松花江和珠江的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起的作用()A.①B.②C.③D.④(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原因的箭头是()A.⑤B.⑥C.⑦D.⑧解析:第(1)题,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最大的差别是有无结冰期,这与最冷月气温有关,气候对水文的影响对应图中的①。第(2)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水文对地貌的影响对应图中的⑥。答案:(1)A(2)B知识点二|自然地理环境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1.成土母质与土壤2.气候与土壤3.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图解如下: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方法技巧】歌诀法记忆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地理环境各圈层,能量交换和输送。海洋输热驱大气,大气动能洋流行。大气水圈势能传,气压作用海平面。物质运动圈层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最体现。吸(二氧化)碳、放氧造有机(物),矿质、水分也迁移。吸收、传递再分解,物质循环化春泥。【例2】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关联D.森林根系很深,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多(2)土壤有机质含量()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土【解析】第(1)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氮除外)的最初来源,人类活动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第(2)题,热带、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所以包括红壤在内的土壤肥力都比较低;寒漠土顾名思义植物稀少且生长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答案】(1)C(2)B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破岩”说明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气候B.地貌C.生物D.水文解析:“破岩”是指竹子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从侧面说明了成土母质(风化物)在生物的作用下积累有机质,才成为土壤,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答案:C即时训练当堂达标随堂达标检测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018·四川遂宁期末)下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相似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复杂性解析: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项正确;相似性表现在区域内部,A项错误;差异性表现在区域之间,C项错误;没有复杂性特征,D项错误。答案:B2.据观测,该地区近年来降水量减少约10%,但地表径流却增加了3%,最可能是人类活动影响了下列哪一要素()A.地形B.河流C.植被D.洋流解析:据观测,该地区近年来降水量减少约10%,但地表径流却增加了3%,最可能是人类活动影响了植被要素,导致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C项正确;人类改变地形的可能性较小,A项错误;如果是人类活动影响河流,降水减少时,不能使地表径流量增加,B项错误;降水减少,径流增加,与影响洋流无关,D项错误。答案:C知识点二自然地理环境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下面为我国某山地丘陵区土壤统计资料,该地全年降水量在600~700mm,集中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读图回答3~4题。3.关于影响该地土壤厚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B.与坡度呈正相关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D.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解析:图A显示,阴坡土壤厚度较大,土壤厚度与坡面光照呈负相关;图B显示,土壤厚度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图C显示,坡度越大,土壤厚度越小。答案:A4.造成该地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原因是()A.阴坡的水分蒸发量较小B.阳坡植被生长状况好C.阳坡土壤水分状况好D.阴坡坡度更大解析:阴坡光照弱,气温相对较低,水分蒸发量较小,植被覆盖好,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答案:A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序号处(每项限用一次)。A.土地肥力下降B.洪水灾害增多C.河道淤塞加快D.水土流失加剧(2)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______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3)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注意什么问题?解析:植被破坏引发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会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等其他要素的改变,进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成恶性循环。答案:(1)①D②B③C④A(2)整体水土地(3)人类资源的利用,必须预先就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估,综合衡量,防止和减小人类开发利用可能造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