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 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习目标高考导航1.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2.了解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绝。3.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高考对本节知识的考查频率较低,非选择题和选择题的比例相当。试题主要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新知导学梳理探究课前自主预习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___________的环境变化。化学生物生物生存(2)两次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时期全部灭绝部分灭绝古生代末期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__和古老的两栖类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中生代末期___________海洋中50%以上的_______________种类原始鱼类恐龙无脊椎动物【自主探究1】(1)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生物灭绝说明了什么?(2)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演化有何关系?(1)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说明了某自然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生物灭绝说明了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2)①生物活动促进了环境的演化;②环境演化扩大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2)人类是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①人类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改善环境。②人类又能给环境带来各种___________。③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产物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破坏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1)原因:人类对___________的大规模开发利用。(2)程度:造成___________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3)行为:大量燃烧___________、砍伐森林等。(4)结果:___________、臭氧层破坏等。自然资源自然地理化石燃料全球变暖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___________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2)不利影响:破坏自然环境,危及___________的生存。(3)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改善人类自身环境生态保护【自主探究2】(1)产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快速升高的原因是什么?(2)顺应自然就是保持自然环境原有面貌,对吗?(1)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致使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2)不对。顺应自然应该理解为对自然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使其趋利避害。讲练结合透析考点课堂互动研析知识点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可以用下面的结构图表示: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1)时间变化:从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巧学妙记】歌诀法记忆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进化环境变。氧气充盈天地间,削弱太阳紫外线。生存环境得改善,生态系统趋完善。环境振荡有巨变,两次生物遭劫难。古生末期鱼两栖,中生末期恐龙完。【方法技巧】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体上会留下自然的烙印。这样,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恢复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例1】读地质年代简图,回答(1)~(2)题。(1)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量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②B.③C.④D.⑤(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物,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解析】①~⑤分别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量出现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环境变迁既会导致生物灭绝,也会导致生物进化,也就是说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不只一次,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都出现过生物大灭绝。【答案】(1)D(2)B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1)~(2)题。(1)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A.古生代、三叶虫B.中生代、恐龙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动物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2)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湿热的草原环境B.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C.湿热的森林环境D.干旱的陆地环境解析:第(1)题,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的繁盛时期是中生代,恐龙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第(2)题,湿热的森林环境应是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答案:(1)B(2)C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而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相互作用的关系可用简图表示如下: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人地和谐;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人地矛盾尖锐;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具体分析图解如下:【方法技巧】图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从统一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密切。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从对立的角度看,环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会破坏环境,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例2】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③(2)此图可以说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B.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不涉及四大圈层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存在的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均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解析】(1)工业和交通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排放大量CO2;大气中的CO2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化合物,放出O2,而大面积森林植被的毁坏,会减弱这一转化功能。(2)光合作用能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有机化合物,放出O2;呼吸作用相反,吸入O2,消耗有机化合物,放出CO2。【答案】(1)B(2)A下图中四组箭头反映了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几个过程。据此完成(1)~(2)题。(1)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图中哪个过程的过失行为()A.①B.②C.③D.④(2)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行为过程。第(2)题,赤潮是由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向海水中排放大量含磷、氮和废水导致的。答案:(1)C(2)D即时训练当堂达标随堂达标检测知识点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有关生物进化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是一种自然进化B.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影响不大C.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与生物进化无关D.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解析:生物的演化引起环境演变,而环境的演变促使一部分生物不断地演化、进化。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这种转变,又为生物进化到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答案: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中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B.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C.在太古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D.在古生代末期,恐龙灭绝解析: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如三叶虫等在地球上消失;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在地球上绝迹、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销声匿迹。答案:B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从其诞生之始即成为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据此回答3~5题。3.下列人类活动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A.在内蒙古草原退牧还林B.在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C.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成耕地D.亚马孙平原的大量热带森林遭砍伐解析:在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内蒙古草原降水少不适宜发展林业;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成耕地和亚马孙平原的大量热带森林遭砍伐,容易引起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没有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答案:B4.科学家认为,与自然扰动相比,在10年和100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A.相似甚至更强B.相似C.较弱D.大大超越解析:科学家认为,在10年和100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与自然扰动相比强度和幅度相似甚至更强。答案:A5.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B.产业革命前,人类活动已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C.人类应停止或减缓发展,帮助自然地理环境恢复原始面貌D.人类应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解析:人类的发展不能停止,出现的问题应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答案:C6.读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3)A、B、C三地中可能找到喀斯特风景区的是________地。(4)若B地发现有三叶虫、珊瑚化石,可以推测当时的古地理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A、B两地何处有可能找到恐龙化石?________地。解析:首先根据等高线判定该地区为洼地或盆地,然后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定该地为向斜地质构造。喀斯特地貌只有石灰岩分布的地区才能形成,因此是A地。三叶虫、珊瑚是生活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中的低等生物,因此B地的三叶虫化石和珊瑚化石反映出当时该地是温暖的浅海环境。B地位于古生代地层,而恐龙生存在晚于它的中生代,因此最有可能在中生代地层中的A地找到恐龙化石。答案:(1)盆地(2)向斜(3)A(4)温暖的浅海环境(5)A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