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12-2-3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第二节非连续性文本各题型解答方法三、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2题型微镜头·大讲堂微技巧·大能量微镜头·大讲堂探微知著,“着力点”与“考查点”结合微点1分析文体特征专题微评重要知识点:1.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5角度)(1)分析标题特点及其作用:就是先看新闻的标题是引题、主标题,还是副标题。标题不同作用也不同,所以,要弄清楚新闻标题的特点,然后据此分析其作用。(2)分析表达技巧及其作用: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侧重于修辞手法,因此在解答时,先明确判断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说明这一手法的作用。(3)分析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新闻标题往往是对新闻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对揭示新闻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可以根据标题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标题对新闻主题所起的作用。(4)分析对表达观点和感情的作用:新闻标题的拟定,倾注着记者的心血,凝聚着其鲜明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明确新闻标题的艺术性,就需把握记者的观点和情感。(5)分析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和对吸引读者的作用:新闻标题涵盖新闻的主要内容,这是群众获取信息的第一印象。同时,新颖别致的标题,能够造成悬念,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这就需要分析标题是如何做到吸引读者的。2.分析新闻导语的作用(3角度)(1)内容角度:导语属于哪类导语,写出了什么事实,为全文奠定了什么基调等。(2)结构角度:导语概括了新闻事实,是总写,引出下文对事实的展开。(3)社会、读者角度:如导语突出了新闻价值、吸引读者等。专题微评3.分析新闻背景的作用(5角度)(1)背景与内容角度:说明或解释新闻主要内容或对新闻发生的原因进行诠释说明,令新闻通俗易懂。(2)背景与主旨角度: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充分体现新闻价值,强化主题。(3)手法角度:用背景对主要内容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等。(4)作者角度: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丰富新闻内涵: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可读性更强。4.分析新闻表现手法(4角度)(1)真实性角度:新闻为了真实,除注意新闻的六要素之外,还要引用数字及新闻当事人的语言等。(2)典型性角度:新闻为了典型性、代表性,往往采用点面结合、举例分析的手法。(3)生动性角度:新闻也追求生动性,其中场面的描写、材料的选择、插入新闻当事人的具体做法等,都是为达到这一效果。(4)表达效果角度: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其效果一般要考虑:能否让读者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读者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能否让读者把握新闻的主题,能否凸显新闻的社会效应等。5.分析新闻语言特色(2重点)(1)准确性:数据运用及叙述描写的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增强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场景、事件或人物真实、具体、鲜明,使读者如亲历其境,亲见其人。(2)生动性:语言的形象生动,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适度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助于塑造形象、再现场景、服务主题。示例及标志:(2019·广东广州市综合考试)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1)题干中有“手法”“特点”“作用”等字样。(2)题干中有“概括”“分析”等字样。常见设问方式:(1)画线句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是什么?(2)文中加点词有何含义?有何作用?1.(2019·重庆七校摸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三只眼传媒2018-05-10《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好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选入本卷时略去了二、三等奖)《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一、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A.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引题)再见,玉米你好,蔬菜(主题)这个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键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泼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了解种植结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B.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装的不仅仅是一样样的具体实物,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象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标题也是高票当选一等奖。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言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劳动致富这条路,不怕苦,就怕堵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统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1月3日17版。文章将采访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忍不拔、希望拿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朴实无华、简洁平实,直戳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门防“堵”疏“堵”提供了启示。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常的话语,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让人拍案叫绝。82岁的张纪淮,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人工影响天气所的办公室(引题)一辈子都在琢磨云的脾气(主题)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引题交代了主人公的姓名和82岁的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碌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比喻成“琢磨云的脾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琢磨”一词尤其用得妙,耐人寻味。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在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力”首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金台新声、新闻与写作)编者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新闻中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的作用,结合新闻的内容和真实性特点来回答即可。文中的图片以及文末的信息来源都证明本文内容的真实性,体现编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答案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文中的图片以及文末的信息来源都证明本文内容的真实性,体现编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②给读者提供信息来源,便于读者深入阅读时查证资料。③新闻中的图片还可以丰富文本的呈现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微点2分析表现手法专题微评重要知识点:考查新闻文本写作技巧类的试题,一般有分析真实特色型、分析材料详略型、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型等类型。类型不同,解答的思路和方法当然也不同。1.分析真实特色型分析新闻真实性的题型,重在考查作者如何再现新闻情境。解答此类题目,须从作者创作的角度理解新闻的真实性:①再现采访过程;②再现现场情境;③选用叙述人称;④处理细节描写;⑤运用新闻数据。专题微评一般而言,可按照以下的答题模式分析新闻的真实性:作者运用第×人称,从……角度,通过……大量的……描写,让人有……之感,现场感很强,全文多处运用……信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与可信度。2.分析材料详略型分析新闻材料详略的题型,重在考查作者如何区分主次,突出新闻重点。解答此类题目,须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思考:①材料选用角度是否不同;②材料间的联系是否构成层进关系;③能否开阔读者视野;④能否凸显新闻主旨。解答此类问题时,可按照以下答题模式分析:本文选材合理,详略得当。所选的……细节材料分别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服务于……这一新闻主题的表达,既形散而神聚,又开阔了读者的视野。3.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新闻表达技巧类的题型,重在考查学生从构思和技巧两个维度入手分析新闻作品。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构思上重在分析内容上的关联:①抓对比点,分析人物之间的内在关联;②抓相似点,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似性;③抓相关点,分析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技巧上重在分析以下内容:①对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②对突出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对新闻受众接受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答题示例是:①明确指出使用了什么具体的表达技巧;②列举事例,证明这种表达技巧在文中的运用情况;③谈谈使用这种表达技巧所收到的效果。简言之:亮观点——列论据——说好处。4.分析语言特色型新闻的语言是用来叙述事件、表现形象、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新闻语言要求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合理、表意明确。运用恰当的语言,或生动形象地凸显形象特点,或描述形象的变化,或传递作者的感情和态度。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要注意:(1)从新闻对语言的要求思考:①准确性,指数据运用、遣词造句、叙述客观平实;②形象生动。(2)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思考,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此类试题的答题示例与“分析表达技巧型”试题相似。当然,举例与否,视题干要求而定。示例及标志:(2019·河北省重点中学联考)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题干中有“手法”“作用”“特点”之类的词语,一般要求“分析”。常见设问方式:(1)在这则新闻材料中,多处使用数字,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新闻要报道的是某个群体,为什么记者仅写了某一个人的事迹?(3)文中大量引用专家评论有什么作用?1.(2019·湖南省醴陵市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飞天归来“交答卷”昨天,“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公开亮相。“今天,我们向祖国和全国人民交答卷来了。飞赴太空前,我们曾庄严承诺,请祖国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如今,我们实现了承诺。”指令长景海鹏说。这是11月18日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首次讲述33天太空飞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两名航天员返回北京后进行了3周的隔离恢复。目前,他们身体重力再适应进展顺利,各项生理指标恢复符合预期目标。隔离恢复期间,航天员中心采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监医保措施。航天员恢复情况表明,这些措施科学有效。隔离恢复期结束后,两名航天员将进行为期1个月的疗养,促进身体全面恢复。景海鹏:陈冬太棒了,没出现一点儿失误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说,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这次飞行提供了更加舒适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与自己曾执行过的“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相比,这是“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景海鹏说,以前看不到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饭也只是为了保证营养。而这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