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小题练透25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题练透25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时间:20分钟满分:29分(2020·福建省重点中学新高三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公众而言,民法通则相较于民法典算是“熟面孔”。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民法通则的不少内容已被其他法律替代,有些内容甚至不再发挥作用。诚然,在中国民主法治发展进程中,民法通则________,但也要与时俱进。编纂民法典是我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出的历史性抉择。()。在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这促使我国的民法典积极与新技术呼应。现在,我国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全球领先,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社会的建设领域全球领先,这些因素使我国的民法典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________,无人驾驶汽车革命________,社会治理即将面临一个新课题——当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之后,会带来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发生,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惩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________侵权责任法的发展,民法典分编侵权责任编辑将对这一时代课题做出回应。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功不可没方兴未艾势在必行推动B.功德无量欣欣向荣势在必行推动C.功不可没欣欣向荣一触即发推进D.功德无量方兴未艾一触即发推进解析功不可没:功劳不应被埋没,指立下很大的功劳。功德无量:后用来称颂对他人、对社会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功劳非常大。考虑到与“民法通则”搭配,选填“功不可没”恰当。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根据语境,并考虑到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搭配,选填“方兴未艾”恰当。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一触即发:形容形势非常紧张,马上会发生严重的事情。根据语境,选填“势在必行”恰当。“推动”和“推进”的区别,推动:当物体或事物,处于静止或进展缓慢的时候,就需要推动它。推进:当物体或事物,已经处于一定速度或水平时,想更加快他的运动程度,就需要推进。答案A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国的民法典要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就必须与新技术呼应B.我国的民法典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体现之一是能呼应新技术C.具有极强的时代性,能呼应新技术,这是我国民法典的特点D.能呼应新技术是我国民法典的特点之一,我国民法典时代性极强解析A项,由“促使我国的民法典积极与新技术呼应”“我国的民法典走在了世界前列”等信息可知,我国的民法典本身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故该选项不恰当。C项,没有理顺“时代性”与“呼应新技术”的关系,且没有突出第二段的主要话题“呼应新技术”。D项,两个分句之间逻辑性不强,且将“我国民法典时代性极强”放在后面说,影响与后文内容的衔接。答案B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会带来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处治。B.无人驾驶汽车在上路之后,会发生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这些案件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判决。C.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会导致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发生,这类案件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处置。D.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之后,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将发生,无法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规处理它们。解析原句中“会带来一系列侵权责任案件发生”结构混乱,第二、三两个分句缺主语,“惩处”与所缺主语“这些案件”搭配不当。A项,第三个分句缺主语,“处治”与所缺主语“这些案件”搭配不当。B项,第二个分句中途易辙。D项,“它们”表意不明。答案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只会上网而不去读书的人是没文化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的,而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什么叫文化集解析第①空根据后文“文化就是”和问号,可知应该填写“什么叫文化”;第②空根据后面的“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的”和问号,可知应该填写“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第③空根据前文“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可知应该填写“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5.3月31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在扑火行动中,突发林火爆燃,致使31人牺牲。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信息,解释什么是林火爆燃,字数不超过60字。(5分)中国森林消防学科带头人白夜介绍说,森林中的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突遇明火,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这种爆炸性燃烧,发生时间突然,难以预警,在陡坡、山脊、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的地形中更易出现。林火爆燃会产生高温热浪和有害气体,受困者极可能会受到灼伤,或因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中毒昏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种差)的×××(属概念)”。先筛选“林火爆燃”这一被定义事物的属概念,显然是“爆炸性燃烧”,进一步筛选种差特征,发现“森林中的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突遇明火”是爆燃原因;“在陡坡、山脊、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的地形中”是爆燃条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发生时间突然,难以预警”是爆燃的表现;“产生高温热浪和有害气体,受困者极可能会受到灼伤,或因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中毒昏迷”是爆燃的危害,但不是爆燃的必然结果,所以依据字数要求可删除;提炼核心信息按照一定语序来组织答案即可。答案林火爆燃是植被和林下可燃物腐烂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在陡坡等较封闭地形中突遇明火而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的一种爆炸性燃烧。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闹嘈杂,让诗人感到无比惊讶。B.“寒光”“积雪”写出边地条件之艰苦,高悬的旗帜又显示出肃穆庄重。C.颈联两句,前句写进攻的态势,后句说防守的形势:前句写人事,后句析地形。D.本诗从军事落笔,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解析A项,“喧闹嘈杂,让诗人感到无比惊讶”错误。“喧喧”形容吹笳击鼓声,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不是“喧闹嘈杂”的意思。“惊”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惊讶”,这里应该是“震撼”的意思。故选A。答案A7.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两句用典比较明显,而且“班超投笔从戎”,叙述班超的远大志向——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出使外国立功,以封侯晋爵;“终军请缨”,以此典表示立志报国,请命出征或出使。这两个典故在语文教材《滕王阁序》中均出现过,学生应该比较熟悉。分析作用要结合全诗,实际上就是分析全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①手法:用典,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请缨”这两个典故。②作用: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昂扬意气的赞颂与仰慕,抒发了诗人希望能够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