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高考14~15题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掌握3大高考题型,力争34分高考14~15题古代诗歌阅读——“看→译→赏→思”,锁定9分一轮反思•私人定制二轮透视•精准扶弱古代诗歌阅读,首先要理解诗歌的一轮反思•私人定制二轮透视•精准扶弱【真题体验】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题许道宁①画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1.(理解赏析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解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理解有误,“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说,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答案C2.(思想内容题)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答案含意: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评价: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诗歌鉴赏起笔两句,就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画中山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化实为虚,意境全出,比正面、直接地说画山似真山要婉曲有味得多。三、四两句承接一、二两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作者凝固在尺幅画间,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言表。五、六两句写画中之树、云,物与心互相感发,景物中含有作者浓浓的主观情感。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的开拓。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二、(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①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①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3.(理解分析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解析“受恩必报”错误,诗歌尾联表达的诗人对待恩惠的态度是,接受恩惠需要有理由,不能随便地接受别人的恩惠。答案D4.(诗句作用题)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作答此题,需要结合颈联中两个具体场景,联系全诗分析其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颈联的两个场景,一是雨中垂钓引发乡思,一是秋夜中风吹木叶声阵阵传来,这两个场景将诗人孤高耿介的情怀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直观感受;结构上,诗人在直抒胸臆中穿插场景描写,可以使诗歌的节奏得以舒缓,使诗歌显得委婉从容。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诗歌鉴赏首联表明心志,虽然自己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不会改变,自己不会去拜谒朱门权贵之人,而是拜谒裴侍郎这样的儒家学者。颔联点题,把投书裴侍郎的目的直言不讳地讲了出来。颈联从直抒胸臆转而写景,更为形象地展现出自己孤高耿介的情怀。尾联再次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会随便地接受恩惠。全诗表达出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正常渠道进身的思想感情,语言铿锵有力。三、(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5.(理解赏析题)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解析“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根据第三句“田塍望如线”可知,田埂一眼望去如线般笔直,第四句中的“参差”一词在这里形容水光闪烁。答案B6.(语言风格题)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初中教材的内容,同时也是高考指定的背诵篇目,这首诗运用典故,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而本诗截然不同,诗歌采用民间俚曲的表现手法,语言通俗易懂,清新流畅,勾勒出了田野风光和农民的劳动场面。答案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诗歌鉴赏刘禹锡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有所了解。“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这使他有了更多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插田歌》即其中之一。本题节选了其中的前八句,语言质朴易懂,平白如话。诗的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视觉景象,冈头花草整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还有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的农妇和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的农夫,绿苗白水与白裙绿衣的鲜明色彩分外和谐,传达出一种朴素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描写来展现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背景的铺叙,而这两句则通过歌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考情聚焦】选文上①以唐宋、名家名作、律诗为主,古体诗在2019年高考全国卷中有涉及。②命题者对表达家国情怀和感慨个人身世的作品较为青睐,而格调不高、儿女情长的作品逐渐被排除在范围之外。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仍然是未来高考选文的最高准则。题目上诗歌考查客观选择题采用4选1的形式,命题角度新颖,既有全篇设题、各考查点兼顾的形式,也有就某一联或某一典故局部设题的形式。主观简答题从形象、语言、技巧、情感角度设题。因此,诗歌的复习,要在提升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全面准备,不可畸轻畸重。短板清单清单1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的理解上常常有偏差,如何才能读懂诗歌?清单2答主观题的时候,常常答非所问,或者要点不全,如何最大化避免这些失误?针对清单1读懂诗歌最关键——古代诗歌鉴赏6大切入点备考时一定要注意读懂诗歌,要把古诗词当作文言文来对待。读懂诗歌,是第一步。如果读不懂诗歌,鉴赏也就无从谈起,这是必须明确的一点。学生应首先强化读懂训练,读懂就能得到80%的分数;其次强化主观答题规范训练,向规范要满分。读懂一首诗歌是指: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反映了什么思想等。切入点1看标题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点出了诗歌所抒写的人物和事件,暗示着诗歌的类型与意境等。鉴赏时可以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如2019年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根据题目中的“投”字应知道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故而就会大致了解这首诗的写作意图了。切入点2看作者看作者就是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风格来解读诗歌。每个作者有每个作者的风格。如三曹的诗风苍凉雄健;李白的诗风飘逸洒脱;陆游的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词风气势雄壮;等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切入点3看意象写诗是为了抒情、言志,而情和志是虚的,需要借助于实物来传达,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典型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旨。切入点4看注释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景等重要信息,它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也是帮助我们打开诗歌艺术宝库的钥匙。切入点5看所属类别和诗歌风格我们有时可以借助内容和风格来把握诗作的思想倾向和诗人的情感变化。①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时所寄托的感情。③边塞诗:鉴赏边塞诗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④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从而表现作者历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切入点6看题干在诗歌鉴赏中,试题也为我们解读诗歌得出正确答案提供了不少信息。【读文示范】针对清单2规范答题最重要——情感判断“3技巧”,规范答题“7模板”古代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点,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因对学生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全面而备受命题人的青睐。但从历年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在古代诗歌鉴赏题中的得分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有的读不懂诗歌,有的找不到答题方向,有的答题不规范。为此,二轮复习重在诗歌理解、鉴赏和答题的细节上下功夫,力求把得分提升到新的层次。(一)情感判断“3技巧”1.整体把握是前提许多情感概括题只是选择一两句,或一联,或某片,是局部的。对局部的词、句、联、片的理解,必须把它放在整片、整首中去理解,绝不可孤立地看这个词、句、联、片。2.打破思维获真知不要见到“独”就想到“孤单寂寞”,见到“酒”就是借酒浇愁,这样的套板反应、思维定式要不得。必须从语言中来,必须深入到更细腻的语言肌理和层次之中,否则极易因被诱导而出错。3.紧抓“情语”是关键(1)抓显性情语。所谓“显性情语”,是指可以明显显示情感的语言,如“愁”“怨”“恨”“忧”“凄”“苦”“喜”“乐”“泪”“闲”“怜”“怅”等词语,这些大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表情达意功能相当明显。可以说抓住了这些“情语”,就抓住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些情语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并圈出,品味情感产生的缘由或情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语”出现的位置主要在尾句(联)、首句(联),有时还在标题中。(2)品隐性情语。所谓“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的词语。它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指摹景、物、人特征的词语;第二类是用了典故

1 / 1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