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解答力学计算题必备“4组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力学计算题的鲜明特色在于组合,通过深入挖掘力学计算题的内在规律,在解题时,考生必须具备“元素组合”“思想组合”“方法组合”“步骤组合”4种意识。只有具备了这4种组合意识,才能对力学组合大题化繁为简、化整为零,找准突破口快解题。一、“元素组合”意识力学计算题经常出现一体多段、两体多段,甚至多体多段等多元素的综合性题目。试题中常出现的“元素组合”如下:粒子小球滑块板+弹簧传送带轻绳杆+水平面竖直面倾斜面+光滑段粗糙段+恒力变力+匀速加速减速+直线碰撞、反冲曲线平抛、圆周运动力学计算题变化多样,但大多数是对上述“元素组合”框架图的各种情景进行排列组合。阅读题目时首先要理清它的元素组合,建立模型,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降低对新题、难题的心理障碍。[典题例析][例1](2019·黔东南州二模)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拉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滑向A点,到达A孔进入半径R=0.3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小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为L=2.5m,θ=60°,小球质量为m=1kg,小球可视为质点,D点与小孔A的水平距离s=2m,g取10m/s2,试求:(1)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2)要使小球能进入圆轨道并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范围。[元素组合]小球+轻绳+竖直平面+DA粗糙段+恒力+匀减速运动+竖直平面+圆周运动。[解析](1)小球由C到D运动过程做圆周运动,摆球的机械能守恒,则有:mgL(1-cosθ)=12mvD2小球运动到D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g=mvD2L联立两式解得:Fm=2mg=20N。(2)小球刚好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时,在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v2R小球从D到圆轨道的最高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μmgs-2mgR=12mv2-12mvD2解得:μ=0.25即要使小球能进入圆轨道并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μ≤0.25。[答案](1)20N(2)μ≤0.25二、“思想组合”意识一道经典的力学计算题宛如一个精彩的物理故事,处处蕴含着物理世界“平衡”与“守恒”这两种核心思想。复习力学计算题应牢牢抓住这两种思想,不妨构建下列“思想组合”框架图:平衡思想体现出对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的重视。运动分析与受力分析可以互为前提,也可以互为因果。如果考查运动分析,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其他运动则是不平衡状态,选用的运动规律截然不同。类似地,如果考查受力分析,也分为两种:F合=0或者F合=ma。F合=0属于受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则广泛应用于受力不平衡的各种情形。若更复杂些,则应追问是稳态平衡还是动态平衡,考查平衡位置还是平衡状态。高中物理守恒思想主要反映的是能量与动量恒定不变的规律。能量与动量虽不同于运动与受力,但不同的能量形式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不同的动量形式也对应于不同的受力形式,所以本质上能量与动量来源于物体运动与受力规律的推演,是运动与受力分析的延伸。分析能量与动量的关键是看选定的对象是单体还是系统。如果采用隔离法来分析单个物体,一般先从动能定理或动量定理的角度思考。如果采用整体法来分析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则能量守恒或动量守恒的思维更有优势。思想不同,思考方向就会不同。在宏观判断题目考查平衡还是守恒后,才能进一步选对解题方法。[典题例析][例2]质量为m木、长度为d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的右边有一个销钉把木块挡住,使木块不能向右滑动,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按如图所示的方向射入木块,刚好能将木块射穿,现将销钉拔去,使木块能在水平面上自由滑动,而子弹仍以初速度v0射入静止的木块,求:(1)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是多少;(2)从子弹开始进入木块到子弹相对木块静止的过程中,木块的位移是多少;(3)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多少内能。[思想组合][解析](1)设子弹所受阻力为f则木块不动时:v02=2fmd木块自由时,子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mv0=(m+m木)v对子弹:v02-v2=2fmx1,对木块:v2=2fm木·x2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l=x1-x2由以上五式可联立解得:l=m木m木+md。(2)由(1)问所列关系式可解得:x2=m木mm木+m2d。(3)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内能Q=12mv02-12(m木+m)v2=m木mv022m木+m。[答案](1)m木m木+md(2)m木mm木+m2d(3)m木mv022m木+m三、“方法组合”意识透彻理解平衡和守恒思想后,具体解题主要使用3种方法:受力与运动的方法、做功与能量的方法、冲量与动量的方法。这三条主线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光是公式就多达几十个,不单学习时难以记忆,解题时也容易混淆。为获得顺畅的思路,笔者删繁就简,整理成如下的“方法组合”框架图。动力法动力法的特征是涉及加速度,主要用于解决物体受力情况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已知受力求运动,先从力F代表的F合=0或F合=ma写起,进而得出运动参数x、v、t或θ、ω、t。已知运动求受力,则从x、v、t或θ、ω、t代表的各种运动规律写起,从右向左反向得出物体所受的力F功能法功能法主要用于解决不涉及时间的情形。若不涉及时间,使用动能定理较为普遍。若不涉及时间又需研究能量,则优先使用E代表的能量关系,特别是能量守恒定律冲动法若涉及时间,冲动法中的动量定理可以简化计算。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史上最早发现的一条守恒定律,其适用范围比牛顿运动定律更广。面对多体问题,学生选择合适的系统并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往往更加便捷当然,在应用上述三种方法时,学生一定要注意各个公式的适用范围,不能生搬硬套,例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前提需先考虑系统所受合外力是否为零。有些问题只需一个方法就能解决,也可能是多种方法联合求解,学生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灵活选用。[典题例析][例3]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A=1kg的物块A与质量mB=2kg的物块B,A与B均可视为质点,A靠在竖直墙壁上,A、B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49J。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0.5m,B恰能到达最高点C。g取10m/s2,求:(1)绳拉断后瞬间B的速度vB的大小;(2)绳拉断过程绳对B的冲量I的大小;(3)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方法组合](1)动力法物块B恰好通过最高点C→牛顿第二定律(2)冲动法绳被拉断瞬间对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定律绳被拉断瞬间绳对B的冲量→动量定理(3)功能法弹簧伸长到绳被拉断前的过程→系统能量守恒物块B在光滑轨道上升过程→机械能守恒绳被拉断瞬间绳对A做功→动能定理[解析](1)设B在绳被拉断后瞬间的速度为vB,到达C时的速度为v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Bg=mBvC2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BvB2=12mBvC2+2mBgR代入数据得vB=5m/s。(2)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B的速度为v1,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Ep=12mBv12由动量定理得I=mBvB-mBv1代入数据得I=-4N·s,其大小为4N·s。(3)设绳断后A的速度为vA,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Bv1=mBvB+mAvAW=12mAvA2,代入数据得W=8J。[答案](1)5m/s(2)4N·s(3)8J四、“步骤组合”意识构建以上三个组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整合知识网络,提升解题效率。但学生在做题时,即使面对平时比较熟悉的物理情景,有时仍会不知道如何表述。为了切入题目,可尝试使用“对象—过程—原理—列式”这4个步骤来书写,如下图所示。通过运用“四步法”框架图,学生的解题思路可以更加清晰:首先找出对象,明确过程,然后分析原理,选定公式。在文字的规范表达方面,“四步法”也是一种范式,表述会更加全面。[典题例析][例4](2019·东北育才中学三模)如图所示,一竖直光滑绝缘的管内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弹簧,其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与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A相连,整个空间存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A静止时弹簧恰为原长,另一质量也为m的不带电的绝缘小球B从距A为x0的P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与A发生碰撞后一起向下运动,全过程中小球A的电量不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1)若x0已知,试求B与A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若x0未知,且B与A在最高点恰未分离,试求A、B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的形变量;(3)在满足第(2)问的情况下,试求A、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步骤组合](1)对象小球A平衡时→隔离法小球B自由下落时→隔离法小球B与A碰撞时→整体法系统(2)过程小球B自由下落→小球B与A碰撞→小球B与A一起向下运动(3)两种思想小球A碰前静止→平衡→F合=0小球B与A碰撞→守恒→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A、B速度最大时→平衡→A、B整体F合=0小球B与A一起向下运动→守恒→能量守恒定律(4)列式小球A平衡:qE=mg小球B自由落体:mgx0=12mv02小球B与A碰撞动量守恒:mv0=2mv1能量守恒:ΔE=12mv02-12×2mv12小球A、B速度最大时:2mg=Eq+kx2小球B与A一起向下运动时:2mg-qEx1+x2=12×2mvm2[解析](1)设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在碰撞前A静止时有:qE=mg解得E=mgq在与A碰撞前B的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x0=12mv02解得v0=2gx0B与A碰撞后共同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1解得v1=12v0B与A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为:ΔE=12mv02-12×2mv12=12mgx0。(2)A、B在最高点恰不分离,此时A、B加速度相等,且它们间的弹力为零,设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则:对B:mg=ma对A:mg+kx1-qE=ma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为:x1=mgk。(3)A、B一起运动过程中合外力为零时,具有最大速度vm,设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2,则:2mg-(qE+kx2)=0解得x2=mgk由于x1=x2,说明A、B在最高点处与合外力为零处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对此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mg-qE)(x1+x2)=12×2mvm2解得vm=g2mk。[答案](1)12mgx0(2)mgk(3)g2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