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文化常识题——依据厚积比附推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高考总复习大二轮语文第二节文化常识题——依据厚积,比附推断对古文化常识进行考查,以往那种脱离文本、课本,纯考记忆的考法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开始与文本、课本结合考查,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古代文化常识设题逐年扩大考查范围,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除掌握一定的解题技法外,更要拓展知识面,注重课下积累以及加强联系文本、课本的答题意识。[提分攻略]——明角度找对应判断古文化常识题结合“3关注”、运用“4技巧”1.理解时要结合“3关注”关注文本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区域,尽量从语义相关处推断。关注教材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关注生活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2.答题时要灵活运用“4技巧”(1)调动积累,认定错项古代文化知识点多面广,涉及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罚、音乐典籍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答题时,要调动平时所学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2)利用语境,巧妙排除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中的“首相”,显然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应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结合语境,才能知道“首相”的具体内容。(3)剖析语素,分析结构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婉辞、比喻义、引申义等。如“建储”一词,联系“建都”一词,“建”应是设立、确立,动词;联系“王储”一词,“储”应是已经确定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名词。“建储”一词为动宾结构。(4)遇生判对,灵活运用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应选答案的设置,如果出现生疏的文化知识,可能是说法正确的选项。[典题赏析]——析典题学通法[典例](2019·新课标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选项技巧运用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此选项中的“缪公”比较熟悉,可采用“调动积累”法来判断。在教材《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秦伯”就是说的“秦穆公”。另外,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百里奚举于市”就是说“秦穆公用五张羊皮的价格把他买回,任为宰相”,由此可以判定此项正确。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表述错误。此选项可以采用“利用语境”法来判断。由原文“汤武不循古而王”可知,“汤武”二人均为国君,即商汤和周武王。孙武是有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此选项较容易判断。商鞅变法初中历史课本中就是重点,学生对“变法”的解释也不陌生。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黥”这种刑罚通过《水浒传》学生了解的应该比较清楚。宋江和林冲都受过黥刑。可采用“调动积累”法来判断。可以判定此选项正确。[我的答案]B[对点专练]——练类题提能力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岳时退居洛中,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叟足矣。”故名之温叟。汉祖南下,温叟自洛从至郑州,称疾..不行。及入汴,温叟久之方至,授驾部郎中。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温叟与张昭同修汉隐帝及周祖实录。恭帝即位,迁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A.后唐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都洛阳。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文中“汉祖(南下)”指“后汉高祖(南下时)”。B.称疾,是古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托词,当事人本身或许没有生病,却以生病为由,以回避某事某人,文中“称疾不行”暗示传主的微妙心态。C.祭酒,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刘温叟当时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国子监主管。D.丁内艰,是指遭遇父亲去世。古代朝廷官员,无论任什么官职,遭遇父母亲去世,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一段时间。是谓丁艰,亦称“丁忧”。解析:D[第一步,根据积累,初步判断。调动平时积累的文化常识,很容易判定A、B两项正确。第二步,联系推断,排疑解难。此题可联系选文内容,判定疑难项C和D的正误。刘温叟有过修编皇帝实录文献的经历,其后担任的“祭酒”一职也应当与“学问”有关,“祭酒”是学官应当没错。“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国子监主管”文中有对应信息“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文中无对应信息,但高考不可能在相对生僻的时间、沿革方面设题,故可确定C项正确。文中“丁内艰,退居西洛”显示了D项的全部信息,但细分析会发现D项说的“丁艰”包含父母双方,选文说的是“丁内艰”。据此推断“丁内艰”应是遭遇母亲去世,因为母亲的角色是在家内。故可判定D项错误。][参考译文]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刘岳退居洛中时,对家人说:“我的儿子风骨秀异,不能预知的只是寿命长短罢了,当今世道混乱,我儿能够与我都成为温、洛之间的老叟则足矣。”所以给他取名为温叟。后汉高祖南下时,温叟从洛阳跟从到郑州后,称病不前往。进入汴京后,温叟很迟才到来,授任他为驾部郎中。显德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被斥除的人相继考中。温叟与张昭共同修撰后汉隐帝及周太祖实录,恭帝即位,升任他为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元年,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节选自《明史·刘基传》)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为“征召”的意思。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此处刘基为辞受丞相一职而拜。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刘基属于大夫阶层。解析:B[第一步,根据积累,初步判断。调动平时积累的文化常识,很容易判定A、C两项正确。第二步,联系推断,排疑解难。此题可联系选文内容,判定疑难项B和D的正误。文中显示:刘伯温考中了进士,按照古代的选官制度,当然就会被任命,因此“除”应是“任命”的意思,而不是“征召”之意;做官有廉直声誉,当然会被主管部门“征召”。故可确定B项错误。][参考译文]刘基,字伯温,是青田人。刘基小的时候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刘基的父亲说:“您祖上德行深厚,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您家门庭。”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行省征召他,他推辞拒绝。西蜀人赵天泽评论江东人物,第一个就推崇刘基,认为他是诸葛孔明一类的人。起初,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有功勋的老臣,能够协调诸将的关系。”太祖说:“他多次要陷害你,你却替他说话?我要让你做丞相。”刘基叩首说:“这样做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捆束小木头做柱子,房子马上就会倾覆的。”等到李善长被罢免,太祖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向和刘基交好,刘基却极力说不行,他说:“杨宪有丞相的才能却没有丞相的器量。做宰相的人,处事须心平如水,把义理作为行使权力的标准,而自己的私见不参与其中,杨宪却不是这样。”皇帝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大概比杨宪还要器量狭小浅薄。”皇帝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回答说:“就譬如驾车,我担心他会把车辕给毁坏。”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出事被杀。洪武三年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封爵为诚意伯。第二年赐他告老还乡。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到此时回到山林隐居,只是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八年,刘基病重,过了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校,又称乡学,是古代政府开办的地方学校,通过乡试成了生员才有资格就读。B.摄令事,“摄”指官员代理某个官职的工作,也指官员兼任其他官职的工作。C.赠给事中,赠指赠官,古代朝廷给已死的官员或其父祖加封爵位或官职。D.经筵,中国古代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解析:A[乡校没有资格要求,它既是学习的地方,还是人们闲时聚会、交谈的场所,交谈内容包括议论国家政事得失。]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历法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是“孟、仲、季”,例如“孟春”指春季的正月,“仲冬”就是冬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腊月。B.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C.宗室,指同宗族的人,也指与皇帝同宗族的人,也就是皇族。D.太常博士,官名。太常寺属官有博士,掌教弟子,分经任职,如《诗》,分鲁、齐、韩三家,各置一人;国有疑事,则备咨询,秩四百石,汉宣帝增为比六百石。其职相当于后世的国子博士。宋太常博士职守同前代。解析:A[仲冬是农历十一月,“腊月”指农历十二月。]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D.旦日指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明天、第二天,也指初一。解析: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悌”,孝,指兄弟姊妹的友爱;悌,指对父母还报的爱。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B.“行中书省”,元朝(中统、至元年间)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简称“行省”或“省”。C.“宣抚使”,元朝于西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