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刷题首选卷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经典特训题组1.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B解析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但没有找出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C、D错误,B正确。2.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答案B解析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当圆轨道的半径等于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时,这两颗卫星具有相同的周期,A错误;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但距中心天体有相同距离时,具有相同的速率,B正确;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一定相同,C错误;过地心和北京的轨道平面有无限个,故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不一定会重合,D错误。3.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比为()A.N+1N23B.NN-123C.N+1N32D.NN-132答案B解析设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1,轨道半径为r1,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2,轨道半径为r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T21r31=T22r32,由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可得NT1=(N-1)T2,联立解得r2r1=NN-123,B正确。4.假定太阳系中一颗质量均匀、可看做球体的小行星,其自转可以忽略。若该星球自转加快,角速度为ω时,该星球表面的“赤道”上物体对星球的压力减为原来的23。已知引力常量G,则该星球密度ρ为()A.9ω28πGB.3ω22πGC.9ω24πGD.ω23πG答案C解析忽略行星的自转影响时,有:GMmR2=mg,自转角速度为ω时,GMmR2=23mg+mω2R,行星的密度ρ=M43πR3,解得ρ=9ω24πG,故选C。5.(多选)宇宙飞船以周期T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0。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的测量张角为α,则()A.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2πRTsinα2B.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T0C.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αT02πD.飞船周期为T=2πRsinα2RGMsinα2答案AD解析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2πrT。由几何关系知sinα2=Rr,r=Rsinα2,联立解得v=2πRTsinα2,A正确;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0T,B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飞船转过α角所需的时间,即αT2π,C错误;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2πT2r,解得周期T=2πrrGM=2πRsinα2·RGMsinα2,D正确。6.(多选)某人在春分那天(太阳光直射赤道)站在地球赤道上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他正上方的一颗同步卫星,他发现在日落后连续有一段时间t观察不到此卫星。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圆周率为π,仅根据g、t、T、π可推算出()A.地球的质量B.地球的半径C.卫星距地面的高度D.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t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答案BCD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日落后有t时间该观察者看不见此卫星,如图所示,同步卫星相对地心转过角度为θ=2α,sinα=Rr,结合θ=ωt=2πTt,可解得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t时间内转过的角度θ,故D正确;对同步卫星根据GMmr2=m4π2T2r和GM=R2g,可得4π2r3=R2gT2,联立sinα=Rr,可得出地球半径R和轨道半径r,则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r-R可求出,故B、C均正确;由M=R2gG=4π2r3GT2可知,由于引力常量G未知,故地球质量M无法求出,A错误。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A.1hB.4hC.8hD.16h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由GMmr2=mr4π2T2可得T=4π2r3GM,则卫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数学几何关系可作出示意图如图。由几何关系得,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Rsin30°=2R,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31T21=r32T22,代入题中数据,得6.6R3242=r3T22解得T2≈4h。故选B。8.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两者对接后一起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周期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对接体距地面的高度为k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接前,飞船通过自身减速使轨道半径变大靠近天宫二号实现对接B.对接后,飞船的线速度大小为2πkRTC.对接后,飞船的加速度大小为g1+k2D.地球的密度为3π1+k2GT2答案C解析对接前,如果飞船自身减速,飞船在原轨道上的万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所以飞船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变小,不能实现对接,故A错误;对接后,轨道半径r=R+kR=(1+k)R,飞船的线速度v=2πrT=2π1+kRT=2πR1+kT,故B错误;在地球表面附近,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MmR2,得GM=gR2,对接后,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2=ma,得a=GMr2=gR21+k2R2=g1+k2,故C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2=m4π2T2r,得地球质量M=4π2r3GT2=4π21+k3R3GT2,密度ρ=MV=4π21+k3R3GT24πR33=3π1+k3GT2,故D错误。9.(多选)一探测器探测某星球表面时做了两次测量。探测器先在近星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测出运行周期T;着陆后,探测器将一小球以不同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测出了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与抛出速度v的二次方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已知,引力常量为G,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得()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baB.该星球的半径为bT28aπ2C.该星球的密度为3πGT2D.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4aTπb答案BC解析小球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h=v22g,h­v2直线的斜率k=12g=ab,得g=b2a,故A错误;探测器在近星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星球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2=m4π2T2R,得T=4π2R3GM,对星球表面任意一个物体,有mg=GMmR2,联立可得T=2πRg,将g=b2a代入计算得出R=bT28aπ2,故B正确;探测器先在近星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2=m4π2T2R,计算得出M=4π2R3GT2,由密度公式有ρ=MV=4π2R3GT24πR33=3πGT2,故C正确;该星球的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由GMmR2=mg=mv2R,得v=gR=b2a×bT28aπ2=bT4πa,故D错误。10.(多选)某行星周围存在着环状物质,为了测定环状物质是行星的组成部分还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某天文学家对其做了精确的观测,发现环状物质绕行星中心的运行速度v与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行星除环状物质外的半径为R,环状物质的宽度为d,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状物质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B.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v20RC.该行星除去环状物质部分后的质量M=v20RGD.该行星的自转周期T=2πR+dv1答案AD解析若环状物质为卫星群,根据GMmr2=mv2r得v=GMr,若环状物质为行星的组成部分,则两者角速度相同,有v=ωr,结合图象可知环状物质为行星的组成部分,故A正确;行星表面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a=v20R,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意义不同,故B错误;由于环状物质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故其所受合力不等于万有引力,不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无法求解该行星除去环状物质后的质量,故C错误;环状物质为行星的组成部分,其转动周期等于行星的自转周期T=2πR+dv1,故D正确。真题调研题组1.(2018·全国卷Ⅲ)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A.2∶1B.4∶1C.8∶1D.16∶1答案C解析设地球半径为R,根据题述,地球卫星P的轨道半径为RP=16R,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为RQ=4R,根据开普勒定律,T2PT2Q=R3PR3Q=64,所以P与Q的周期之比为TP∶TQ=8∶1,C正确。2.(2019·全国卷Ⅱ)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象是()答案D解析由万有引力公式F=GMmR+h2可知,探测器与地球表面距离h越大,F越小,排除B、C;而F与h不是一次函数关系,排除A。故选D。3.(2019·全国卷Ⅲ)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R地R火,由此可以判定()A.a金a地a火B.a火a地a金C.v地v火v金D.v火v地v金答案A解析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GmMR2=ma,得向心加速度a=GMR2,GmMR2=mv2R,得速度v=GMR,由于R金<R地<R火,所以a金>a地>a火,v金>v地>v火,A正确。4.(2019·江苏高考)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A.v1v2,v1=GMrB.v1v2,v1GMrC.v1v2,v1=GMrD.v1v2,v1GMr答案B解析卫星绕地球运动,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即v1v2。若卫星以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r为半径做圆周运动,则有GMmr2=mv2近r,得运行速度v近=GMr,由于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则v1v近,即v1GMr,B正确。5.(2018·全国卷Ⅱ)2018年2月,我国500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5×109kg/m3B.5×1012kg/m3C.5×1015kg/m3D.5×1018kg/m3答案C解析设脉冲星质量为M,密度为ρ,星体表面一物块质量为m,根据天体运动规律知:GMmR2≥m2πT2R,ρ=MV=M43πR3,代入可得:ρ≥3πGT2≈5×1015kg/m3,故C正确。6.(2019·全国卷Ⅰ)(多选)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

1 / 7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