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③每隔10米种植一棵杨树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某些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⑦C.②⑤⑥⑦D.②④⑤⑥⑦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内蒙古草原上有多种牛,可能包含不止一个种群,所以①不正确;每隔10米种植一棵杨树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所以③不正确。解析答案D答案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是同一物种B.卧龙保护区和北京动物园中的大熊猫属于同一种群C.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种群的集合D.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受食物种类的影响答案B答案解析一个种群中的所有个体属于同一物种,而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卧龙保护区和北京动物园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B错误;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中所有的生物的总和,C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D正确。解析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种群密度是一个准确值答案C答案解析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难于辨别个体数目,双子叶植物易于辨别个体数目,故一般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A错误;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B错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等调查种群密度都只是估算而不是准确值,D错误。解析4.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表示年龄组成,b表示性别比例,b可以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若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答案B答案解析图中a是性别比例,b是年龄组成,c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A正确,B错误;“S”型曲线,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数量是一直增加的,年龄组成呈增长型,C正确;种群由于分布不同,还具有空间特征,D正确。解析5.如图所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答案D答案解析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会有一定的波动,A错误;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经出现,B错误;c点时种群的增长最快,不利于防治蝗灾,C错误。解析6.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C.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答案C答案解析由图可知,b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即种群数量处于K/2时,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这有利于种群迅速恢复,A正确;种群的数量=(重捕前标志的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导致重捕标志个体数量减少,所以所得数值可能偏大,B正确;a点和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均是增长型,C错误;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D正确。解析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初始阶段都经历了类似“J”型曲线的增长B.试管Ⅲ比试管Ⅰ内的种群先到达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答案B答案解析一开始4个试管内的种群都处于生存资源非常充裕的条件,所以都经历了类似“J”型曲线的增长,A正确;试管Ⅲ和试管Ⅰ培养液体积相同,K值相同,但试管Ⅰ种群起始数量较多,先到达K值,B错误;试管Ⅲ培养液体积为10mL,试管Ⅱ培养液体积为5mL,故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较大,C正确;试管Ⅳ和试管Ⅱ培养液体积相同,K值相同,但试管Ⅳ种群起始数量较多,较快达到K值,由于生存资源有限,故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D正确。解析8.(2018·全国卷Ⅰ)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D答案解析种群的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B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种内斗争较大,增长量相对较小,密度小的,种内斗争相对较小,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产量最终可能相同,C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个体之间的斗争逐渐增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逐渐增强,D错误。解析9.如图纵坐标λ表示种群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数,某种群随着时间的变化,其λ变化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时种群的数量最多B.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时间段是b~c段C.O~a时间段种群的数量保持不变D.a~d时间段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答案D答案解析从a到d时,种群的数量增加,从d到e时,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减少,故d时种群的数量最多,A正确;增长率=λ-1,可见增长率最大的时候也就是λ最大的时候,即b~c段,B正确;O~a时间段λ=1,说明种群的数量不发生变化,C正确;a~d时间段λ大于1,说明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增加,D错误。解析10.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所示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各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图所示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所示类型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b所示类型答案A答案解析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年龄组成:a表示增长型,b表示稳定型,c表示衰退型。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不能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所示类型,还要考虑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大小关系,A错误;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幼鱼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该水域鱼各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B正确;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可降低出生率,使幼龄个体大量减少,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正确;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稳定型,D正确。解析1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始终保持零增长答案D答案解析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正确;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正确;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但绝不是始终保持零增长,D错误。解析1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答案D答案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B、C正确;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不包括无机环境,D错误。解析13.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群落包括森林中的所有生物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答案B答案解析群落指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A正确;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C正确;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D正确。解析14.下图中物种Ⅰ表示捕食者,物种Ⅱ表示被捕食者的是()答案A答案解析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呈现“此消彼长”的不同步性连续变化特点,因此只有A、D符合这一特点,捕食者以被捕食者为食,因此被捕食者个体数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个体数后增加后减少,则A中Ⅰ表示捕食者,Ⅱ表示被捕食者,D中Ⅱ表示捕食者,Ⅰ表示被捕食者,A正确、D错误;B中两种生物呈现“同生共死”的变化特点,应为互利共生关系;C中两种生物呈现“你死我活”的变化特点,应为竞争关系。解析15.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答案D答案解析由题意无法确定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A错误;只有群落才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之说,种群没有这些特征,B错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错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对甲种群不适宜,对乙种群适宜,所以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D正确。解析16.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答案A答案解析通过题干表述可以知道,对小蚂蚁出现率的研究方法为样方法,B正确;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定时灌溉会导致小蚂蚁出现率增加,说明灌溉后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小蚂蚁的出现,D正确;而驱走了大蚂蚁,在相同条件下小蚂蚁出现率增加,说明大蚂蚁的存在对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有一定的影响,即大蚂蚁的存在会抑制小蚂蚁的出现率,C正确;题中信息不能得出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的结论,A错误。解析17.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按蚊幼虫和藻类是捕食关系D.鱼类和按蚊幼虫是捕食关系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断定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A正确;疟原虫也可以感染按蚊,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按蚊之间是寄生关系,B错误;按蚊幼虫以藻类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C正确;鱼类以按蚊幼虫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D正确。解析18.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