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方向清晰路径二轮:2个月60天,70课时我们需要关注什么?关注3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考什么为什么考怎样考学教考国家意志顶层设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内涵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交流与语境思维发展与提升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审美鉴赏与创造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文化传承与理解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关注与参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关注关注6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量)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也是其他三项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王宁)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高考语文对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考查,主要通过创设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情景设置题目,以了解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的掌握程度,包括对语言文字积累、梳理、整合的情况,是否形成了良好语感,是否具备基本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以期达到考查学生正确有效地运用母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2018年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一改过去分别设题考查的做法,而是选用一个连贯完整的阅读材料,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考查语病辨析、句子补写和成语运用等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所选材料涉及“大洋一号”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创新、动物迁徙等内容。这类试题,有助于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学生言语活动经验间建立起有机联系,通过情景化的设题,引导学生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交流,使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考查成为学生文化获得的过程。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发现。高考语文近年来重视考查学生基本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的运用,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质疑的方法审视阅读材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符合逻辑地表达,考查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2018年全国Ⅱ卷作文题“幸存者偏差”、上海卷作文题“被需要”,材料提供了丰富的思维空间与逻辑关系,本身就极具思辨性和思维张力,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探究质疑、独立思考,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再如,2018年全国Ⅲ卷古代诗歌阅读《精卫词》,第15题要求就诗的最后2句是否“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设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只要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都可视为正确。这就突破了答案的唯一性,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进而进行美的发现、表达与创造,是高考语文所要达到的重要考查目标。如,2018年全国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老舍的《有声电影》,让学生分析“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和小说语言的“幽默效果”;全国Ⅱ卷古代诗歌阅读题让学生分析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诗中2次出现的“酒”的不同作用;全国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让学生分析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些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同时学生可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相关作品的阅读感受和审美体验,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从而逐步掌握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4.文化传承与理解新时代的文化,不仅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高考语文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考查应涵盖这3种文化,以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树立自觉意识,坚定文化自信。2018年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让学生分析“照着讲”与“接着讲”的联系与区别,以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小说《赵一曼女士》,让学生分析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追寻赵一曼精神的当代价值,从而深化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相关材料,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其最新科技成就。在总结以往教学大纲和教材所涉及知识内容,梳理历年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探讨近年来语文学科新增的知识内容,分析2017年版国家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所涵盖的知识内容,研究国家高素质公民和高校合格新生所需的语文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高考评价体系中语文的必备知识。•——于涵,赵静宇,李勇.新高考语文学科的定位、功能和考查内容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5):14-15.命题者言关注贰从3个维度设计能力目标体系,即从交流工具的层面考查阅读与表达能力,从思维工具的层面考查辨析、定义、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认知工具的层面考查理解、分析、概括、综合、应用等学习能力,从文化素养层面考查鉴赏审美、价值判断等能力。能力考查框架确定语文科基于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基础知识“三位一体”的内容结构。去除对字音、字形等死记硬背的内容要求,降低程式化的语法运用考查比重,突出语文读写核心素养,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求。更新和确定考试内容拓展试题选材范围;创新试题设计;在学科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点(两点,笔者注)设计试题,突出考查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核心素养,注重学科知识内在的联系和多学科的融合,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考查方法L确定改革后的试卷结构;语文试卷分为阅读与表达两部分。研发新题型。语文科开发了6种新题型。试题的创新性设计。打破过去封闭的试题呈现方式,拓展试题材料的领域和范围,在多个领域中选取阅读材料,增加多种信息,为能力考查和素质展现提供充分的情境和背景。优化和创新考试方法任子朝:“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课题成果公报关注关于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在试卷结构上,应解决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不相匹配的问题。在考查内容上,需进一步明确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标,应增加课外阅读与阅读方法的考查。在试题选材上,应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阅读文本形式的变化,扩大现代文阅读文本类型,如图片、表格、统计数据等,尝试引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关于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首先,在文言文阅读中,应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如何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注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其次,要注重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对于区分高分段考生、引导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强所选材料的经典性,避免试题设问过于宽泛,注意防止套作等问题。(顾之川《“高考语文阅读能力考查研究”课题成果公报》)近年来,高考语文一直按照“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原则进行改革,即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改革蹄疾步稳。局部改革几乎每年都有新探索与新进展,比如:在价值导向上,更加符合时代社会需要,突出立德树人、助推素质教育,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在考查目标上,更加强调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究创新能力;在考试内容上,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增加了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试卷结构上,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改为必考;在学科素养上,进一步强化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表达得体、逻辑推断等关键能力。(顾之川《高考语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中国考试》2018年第10期第48—52页)几个重要人物的文章要关注:姜钢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高升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李勇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张开考试中心语文学科命题秘书赵静宇考试中心语文学科命题秘书王兼闻考试中心语文学科命题秘书余闻语文高考命题组集体笔名明一命题一处化名1.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2.以情景任务为试题载体。3.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可围绕情景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4.选用的言语材料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民族性)和多样性,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避免偏题怪题5.测试形式要创新,多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体现学生个性;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展现学生智慧,鼓励学生发挥和创造命题的原则为什么高考语文题越来越像文综老师命的?——“立德树人”为什么在17年那么大变化的基础上继续调整?——“服务选才”为什么要命制类似“同文语境”这种陌生的题型?——“引导教学”为什么主观题的设问方式越来越刁钻古怪?——“服务选才,引导教学”•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20.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刁钻”的提问:高考语文深化关键能力考查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对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高考语文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的实践依据国家人才需求和高校新生选拔要求,也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在以往高考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等关键能力考查的力度。根据林崇德教授的研究,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反映了智力与能力的“迁移”水平;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新性;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根据不同模块试题的特点,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思维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量。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我国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转型期,预计2020年,整体上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且获取成本降低。信息处理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双管齐下,从文本选取剪裁、试题设问指向两个方面作出调整,考查学生面对不同的信息类型、灵活选取恰当信息处理策略、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除了对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之外,全国卷也非常注重对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具备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以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方式呈现美,以层层设问考查发现美、欣赏美、梳理美的能力。对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精研高考明方向课程标准定理念考纲要求定方向试题命制定趋势学生能力定目标四有教学2018年语文高考试卷结构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3)单选3分/题ⅹ3=9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4-6)单选3分/题ⅹ1=3分简答6分探究6分(三)实用类类文本(12分)(7-9)单选3分/题ⅹ1=3分多选(五选二)5分/题ⅹ1=5分简答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