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4 对比鉴赏,分析异同——主观题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六诗歌鉴赏1个客观题3个主观题题型4对比鉴赏,分析异同——主观题2019年全国卷Ⅲ古诗文阅读第15题要求考生将刘禹锡原诗与教材背诵篇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进行语言风格对比,使学生置身于刘禹锡的作品群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审美感知、理性思考的迁移和整合。由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又一次引入了高考命题,二轮复习中应作为专题重点复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答案:①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②“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③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送陆明府之盱眙①崔峒陶令之官去,穷愁惨别魂。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澹浪摇山郭,平芜到县门。政成堪吏隐②,免负府公③恩。送顾非熊作尉盱眙刘得仁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④。路翻平楚⑤阔,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注】①明府:这里指县令。盱眙:盱眙县,在今江苏省淮安市境内。②吏隐: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③府公:指州、府的长官。④谏臣:这里指朝廷重臣。⑤翻:走过。平楚:平野,城市以外的广阔平地。这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①崔诗尾联写诗人对友人讲,要清正为官,做出政绩,不要辜负了上级的恩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②刘诗尾联写天下虽然很大,但能做知音的没几人,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得的感慨,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留题李益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②。【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李益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户钩:开门的工具。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试比较异同。答案:相同点:①都使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主人公的品格。李诗写出广宣所居的红楼院的清新雅静,烘托出广宣的高雅洒脱;贾诗写出隐者采药的山之高,以白云显其高洁,以青松赞其风骨,烘托出隐者的超然脱俗。②都从不遇入手,巧妙进入侧面描写。不同点:①李诗对环境的描写注重渲染,红叶、碧天、红楼、翠竹掩映生姿;贾诗对环境的描写纯用白描,用笔简省。②李诗在环境烘托之外,还通过对自己动作的描写,借自己貌似唐突实则亲密无间的“觅户钩”之举,间接写出广宣的洒脱不羁;贾诗则通过与童子问答的形式,暗寓自己对隐者的渴慕,也写出了隐者的飘逸绝尘。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湖州歌(其六)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诗人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解析:汪诗中的“不尽头”“烟云”“夕阳”“寒鸦”“目断”都在给人传递伤感的情绪,结合背景,即可断定,诗人是在表达一种家国之痛,与苏诗对英雄人物的呼唤自是不同。答案:“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词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古代诗歌比较鉴赏4角度1.意象比较(1)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传统内涵。如杜鹃代表着悲情,松柏象征着坚贞;(2)揣摩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与内在特点,归纳出其表层义和深层义。2.语言比较(1)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2)从表现作者情感上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3)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4)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3.表达技巧比较(1)要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与内涵;(2)审清题干要求比较的方向、角度,比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术语还是兼有效果的分析;(3)鉴于表达技巧的复杂性,要立足于对原诗准确的判断,尤其注意甄别那些易混淆的表达技巧。4.思想情感比较(1)同一诗人描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①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②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分析;③分析思想感情时,用语要准确恰当,不能胡乱套用;④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先整体再局部,准确把握思想感情。(2)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景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比较鉴赏答题3步骤[典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规范思路]第一步,读文本,知大意《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作者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抒发了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豪迈的思想感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第二步,审题干,明角度①“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明确对比的诗篇;②“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明确对比点和答题角度;③“简要分析”,答题时要先概括,再分析。第三步,列要点,找对应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题目看“将赴”,将去还没去;“留别”,与友人告别身在西域,送友人回京从形象看“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汉使亦应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军置酒饮归客”[满分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从侧面描写了塞外的恶劣环境,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了塞外的壮美。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