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练15文言语段+小说阅读一、文言语段(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摘自《新唐书·虞世南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B.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C.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D.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答案C解析作答本题,可找出各项所断不同之处,然后进行比较,确定正误。第一处不同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的主语是“虞世南”,意思是“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寡欲”放在这句意思不通顺。所以“寡欲”应该和前面的“沉静”放在一起,由此可以排除A、B两项;第二处不同为“十余年精思不懈”,“十余年”是个表时间的词语,不能断开,应该修饰后面的“精思不懈”作状语,这里也不能断开,可以排除D项,由此可以确定答案。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都会惆怅恼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是这样诚恳!解析商略:讨论;怅恨:惆怅恼恨;乃:竟是。【参考译文】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洗脸梳头。他的文章委婉繁复,他很崇拜仆射徐陵的文章,徐陵也说虞世南的文风颇像自己,虞世南因此出名。当时虞世南已年老体衰,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封爵为永兴县子。虞世南外貌儒雅谨慎,从外表来看,似乎连身上的衣服也不能承受,但内心意志坚强,议论政事坚持正确意见。太宗李世民曾说:“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都会惆怅恼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是这样诚恳!”皇上曾经作了首宫体诗,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虞世南说:“圣上作的诗确实好,但诗体不雅正。帝王有某一种爱好,臣下中一定会有爱好得更厉害的人,臣恐怕这诗一传开,天下就会风靡起来。所以不敢奉诏唱和。”皇上说:“我是在试探你啊!”赏赐给他布帛五十匹。皇上多次外出打猎,世南为此上疏劝谏,都受到赞扬和采纳。皇上曾叫他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作依据的本子,虞世南便默写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字写错。皇上常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虞世南最初跟随僧人智永学习书法,穷究其要领,他的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二、小说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狩错阿来①银巴是军分区的侦察参谋;秦克明是农牧局的小车司机;我呢,是专业给文工团歌手填写歌词的。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大家的身份脾气极不相同。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法》,几乎使我们渴望到手的飞禽走兽都受到了法律保护。②我们沿着小径向深山里进发。四周一片静谧,在树林变得稀疏的地方,出现了黑色圆润的新鲜獐子粪便。再后来,就看到了那个棚寮,那个以前许多猎手相继过夜、相继修缮过的棚寮。③我们坐下来歇息,突然,一只獐子从棚子里飞蹿而出,银巴连枪也来不及举,这只獐子就蹿下山坡了。它站在对面一座孤立的小山冈上向我们瞭望,距离太远了,超过了枪的射程。④天很快就黑了。还有只獐子在周围逡巡不去,一直弄出许多声响。银巴说:“要出来你就出来吧。”不久,那獐子果然就从一团灌木后探出了脑袋,双眼十分明亮。我端起小口径运动步枪,瞄准致命的额头的中央。扣动扳机,一声枪响,獐子纵身一跃,黑暗中传来一阵树枝摇动的声音。⑤“是只母獐。”秦克明很有把握地说。⑥“算了,睡吧。”我躺上了吊床,秦克明裹件大衣半倚在底下藏过獐子的松枝上,银巴钻进了睡袋。⑦睡着一阵,醒来。天上的星光消失了,下雨了,只听到树叶在雨声中沙沙作响。恍惚中,我还看到了雾气从谷底慢慢升向我们过夜的这个地方。⑧一声枪响,把我从似梦似醒的状态中彻底震醒了。“麝香!”银巴端起枪大叫,显出一副极不平静的样子:“我都看到它的獠牙了!”⑨“公獐子都有獠牙,它们的肚脐眼就是价比黄金的麝香。”我觉得他大惊小怪。⑩而经常为一点小事神经过敏的秦克明这时倒过分平静了。⑪他们两人重新生起火,默无声响地喝起酒来了。⑫我的吊床在轻轻地左右摇晃。他们好像有心事。而我能深入他们的内心吗?我们只是在狩猎时建立起的一种短暂的伙伴关系……⑬终于,那些松鸡嘎嘎地叫开了,天就要亮了。雨仍然下着,雨水渐渐被天色照亮,被雨水淋湿的树叶也被渐渐照亮了,那是一种柔和、纯粹、圣洁的光亮,令人产生置身于仙境的感觉。⑭我们附近的潮湿的泥地里,一夜之间长出了蘑菇!银巴说:“我打个赌,你吃不完这些蘑菇。”说完,他就提枪钻进了树林。果然,周围地上,那些被松针覆盖的土正被一点点拱起,开裂,最多半个小时,一群蘑菇又破土而出了。⑮我们背后突然传来小羊似的哀叫声。⑯一声,两声,焦灼、悲哀、凄凉。那小羊似的叫声渐渐近了。终于一只母獐子从雨水中走了出来,它被雨水完全淋湿了,丰满的乳房里奶水自己渗漏出来。看来,它很久没有给幼獐喂奶了。⑰棚寮深处的干枯松枝底下传出了一只幼獐的声音,它和我们悄然过了一夜而我们竟然毫无知觉。我们两人同时跃起扑向那堆松枝,底下传来一声惨叫。我们抱出那只哆嗦不已的幼獐,它的一只腿在我们的扑击下折断了。那只母獐仍然在前后左右奔蹿跳跃,用越来越凄凉的叫声搅得我们心烦意乱。秦克明端起了他的大口径双筒猎枪,子弹射到獐子的脚下,掀翻了一大片泥土,獐子也被翻了个肚子朝天,滚下了山坡。⑱我们两个一人削好一个桦木片,再把这木片当成夹板固定到幼獐的断腿上,用不久就会腐烂的棉布条扎好。棉布条用去了我内衣上的两个袖口。⑲也就是这个时候,雨水渐渐停了。一抹阳光终于钻破了云层,照亮了我们,照亮了周围的景物。⑳银巴回来了。他遇见一只狼,这只狼吃掉了昨晚那只公獐子,他又打死了这只狼。他把麝香掏出来,放在我们面前,他想我们会吃惊。后来倒是他吃惊地看到我们把饼干泡软,一点点喂那只小獐子。他呆立了一阵,然后从我手中接过茶缸细心地喂了起来。○21小獐子像小羊一样叫了一声,真像是小羊的声音。我禁不住也学叫了两声。“不要叫了,”秦克明说,“母獐子就要来了。”我和银巴大笑起来。说话间,母獐真就来了,我们听见它穿过树林时一路碰掉露水的声音,它很快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一伸手摸枪,它就跳开了。○22秦克明说:“叫它来吧,没听说过哪个真正的猎手要杀喂奶的东西。”我和银巴又笑,听从他的吩咐放下了枪。○23我们躲到低处的一个山洼里,并肩在温煦的阳光中坐了下来,等那只母獐领走它的孩子。突然,秦克明说:“看呐!”我们抬头仰望,先看到山包上棚寮的剪影,继而看到那只母獐正在给受伤的小獐子哺乳。此情此景确实有些令人胸口发紧发热。○24银巴对獐子挥挥手,说:“回你家里去吧。我们也要走了。”○25一路上,我们不断回头,望到的都只是满眼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绿树发出的不可思议的光芒。(选自《阿来作品集》,有删改)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注重伏笔、照应。如开头交代“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后文写发现公獐时三人分别“极不平静”“觉得他大惊小怪”“过分平静”,具有逻辑合理性。B.小说略写公獐,详写母獐。写母獐时,略述其天黑时在棚子周围逡巡不去的情形,详写其天亮后在雨中哀叫着接近幼獐的行动。这样处理,各得其宜、各尽其妙。C.银巴是军分区的侦察参谋,打死了吃掉公獐的狼;“我”是文艺工作者,秦克明是小车司机,枪法都不够好,不能命中母獐,使其两次逃生。这样写,切合人物的身份。D.小说语言自然而不绚丽,简约、朴素而充满艺术魅力。如写蘑菇雨后生长,“那些被松针覆盖的土正被一点点拱起,开裂”,描写细致、妥帖,富有画面感。答案C解析C项,“枪法都不够好,不能命中母獐”分析错误。原文是“扣动扳机,一声枪响,獐子纵身一跃,黑暗中传来一阵树枝摇动的声音”“秦克明端起了他的大口径双筒猎枪,子弹射到獐子的脚下,掀翻了一大片泥土,獐子也被翻了个肚子朝天,滚下了山坡”,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獐子动作的敏捷。4.小说多次写到狩猎的环境,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突出狩猎的环境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③使狩猎的不同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④有象征隐喻的意义,有利于表达主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题干中的“多次写到”要特别注意,“多次”说明不同地方的环境描写有不同的作用,所以要找到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第②段的环境描写,出现在小说的开端,主要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突出狩猎的环境特征;第⑦段的环境描写带有人物的主观感受,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的作用,同时对天气状况变化的描写也暗示时间的推移,使狩猎的不同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第⑲段的环境描写有象征隐喻的意义,表现人物人性的善良,有利于表达主题。5.小说围绕“狩猎”设置三人狩猎经过和獐子命运变化两条线索,使作品主题意蕴深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三人本是相处不深的短暂的伙伴关系,狩猎过程中三人的思想情怀、价值观逐渐趋同。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思考人与人该如何越过隔阂,进入对方的内心,从而建立和谐的关系。②公獐、母獐对幼獐充满爱意,母獐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照顾幼獐。獐子在危难中表现出的执着而深沉的情感,启发我们用心灵体察动物的情感世界,深入认识万物共生的世界。③人物关系随着獐子命运的变化而演进,动物灵魂深处的爱意推动了人的互相理解和认可。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是对小说主题的考查,可分别从三人狩猎经过和獐子命运变化两条线索分析。可从狩猎经过谈人的关系,从獐子命运的变化谈生命与爱,从两者的关系谈动物之爱对人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