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小题天天练(四十一)一、语言基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古至今,人类无时无刻不浸泡在文化的汁液中。在我国,从商周时期出土的鼎、樽、爵等食器文物,到园林寺庙等建筑艺术、唐诗宋词明清小品等文学艺术,再到围棋、投壶、蹴鞠等游艺活动,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璀璨繁星。但是,一般来讲,古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创造者和________、高端文化产品的使用者,大都是王侯贵族、文人士子等上流社会人士,而坐贾行商者、市井细民等平头百姓,或是堆金积玉,或是________,虽然也在创造着、享用着文化成果,却大都处于文化________状态,()。这与古代中国落后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制度是息息相关的。而在当下中国,随着国力的强盛、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生活对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提倡大力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希望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挖掘精神力量,并明确发展方向;百姓想要为平凡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些美感与意义,让日子过得更有滋有味。这样上下________,一起将“文化创意”推到了时代前沿,也推到了巨大的产业链中。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释放和解放。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指导者一文不值懵懂戮力同心B.引领者一文不名蒙昧戮力同心C.指导者一文不值蒙昧和衷共济D.引领者一文不名懵懂和衷共济答案B解析指导者:指示教导、指点引导的人。引领者:起引导或带领作用的人。“指导者”强调指点、教导,“引领者”强调引导、带领。根据语境,上流社会人士引领古代中国主流文化,用“引领者”更合适。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穷困。一文不值:没有一文钱的价值,形容毫无价值。根据前文可知,此处强调有富有穷,故选“一文不名”更合适。蒙昧:①未开化;没有文化。②不懂事理;愚昧。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根据语境,用“蒙昧”与“文化”搭配更合适。戮力同心: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语境中并未强调困难,故用“戮力同心”更合适。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要等待“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圣贤来承担文化的使命B.承担文化使命的圣贤来使他们“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C.要等待承担文化使命的圣贤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D.“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圣贤来使他们承担文化的使命答案C解析结合上文,根据主语一致性原则可知,括号内补写语句的主语应是“坐贾行商者、市井细民等平头百姓”,由此排除B、D两项。根据语境,“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应是圣贤们经过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由此排除A项。本题选C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国力的强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生活对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B.随着国力的强盛、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生活对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C.随着国力的强盛、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D.随着国力的强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答案D解析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精神文明建设”与“提升”搭配不当,可将“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改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二是主客颠倒,应将“生活对人们”改为“人们对生活”。综合分析,本题选D项。二、名句名篇拉网训练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白居易利用景物描写和听众反映来侧面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告诫人们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习收获更大。(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真挚淳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影布石上”的游鱼似乎是与游者嬉戏的忽静忽动之态。(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6)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______________”;只有江风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可以自由享受的。答案(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5)长烟落日孤城闭(6)虽一毫而莫取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三、作文审题训练5.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审题漫画中两位家长牵着自家的孩子,正在教育孩子,而图中正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显然是两位家长教育孩子的素材。图1中右边的家长指着环卫工人一脸严肃地告诫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结果就会和他一样。”从家长的话语中能够看出,她是把环卫工人当成社会底层的代表,让孩子引以为戒,她的教育目的是希望孩子脱离社会底层,出人头地。而图2中左边的家长则对孩子说:“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将能够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同样是把环卫工人视为社会底层人物,同样是渴望孩子变得更好,但这位家长的教育目的却是希望孩子能给他人创造美好,引导孩子造福社会,改变世界。立意时,我们需要从两幅图中找到共性,即两位家长都在教育孩子,都期盼孩子变得更好,所以作文要围绕教育的话题展开;而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位家长的教育目的不同,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指出家长的格局影响孩子的高度,也可以探讨学习的意义,指出学习不仅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还要让别人、让社会因我而变得更美好。注意在行文时最好不要泛泛地谈学习的意义。立意正确立意:莫让孩子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学习,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教育不应太过功利;等等。偏题立意:职业无高低贵贱(偏离材料寓意);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缺少全局观,没有抓住材料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