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点一情节类题——三大题型三思维,梳理赏析明作用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核心素养】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事件的曲折跌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因此,需要具备赏析小说的核心素养:小说常见的结构形态。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一、情节结构形态情节结构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线索,小说的展开完全依据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事件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的因果链,承上启下,环环相扣,关系紧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将情节搓拧、颠倒,使读者产生陌生感、惊奇感,但小说仍建筑在一个相当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情节结构的展开一般有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尾,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依据情节展开的线索,又可分为单线结构、双线结构、三线结构。单线结构往往是一人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一事一线贯穿到底,情节单纯,其间间或有转折、曲折、升降等,但无论怎样地变化、反复,情节线索总是单一的。双线结构的特点是情节交叉或平行。一般说来,三条情节线索以上的结构,比较复杂,高考时一般不考。不论几条线索,通常都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具体有以下几种: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2.一波三折式: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发展、高潮处横生枝节,发生波折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波折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3.欧·亨利式: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4.“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了小说的结构张力。5.抑扬式:情节本欲“扬”,却先从“抑”着笔,最后笔锋突转,归在“扬”。或者相反。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二、散文结构形态散文式小说的结构摒弃了那种由开端、发展而推向高潮,然后下降到解决的情节模式,它没有常见的紧张集中的情节,也不讲悬念、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段,仿佛与日常生活差不多,并不明显地表现“起”“承”“转”“合”。它像一棵树,枝枝丫丫向各个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间,时空关系的设置很散。但仔细体会,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很有点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散文结构模式往往给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于它有意放弃了扣人心弦的戏剧性的情节,有意淡化了事件与事件之间直接的、明显的因果关系,因此,更需要写得深、写得美、写得可信,写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动听。它虽然写得开放、随意,但不失之混乱、松散,有一种整体的有机性。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三、心理结构形态心理结构形态又称“意识流结构形态”“情绪结构形态”“心态结构形态”“心理分析结构形态”,是现代小说一种新兴的结构方式。它不按事物的因果规律和时空关系来安排结构,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动的流程来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回忆、联想、闪念、内心独白、幻觉、梦境等内心活动连缀生活片段。在这种结构里,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了,内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时空代替了物理时空,生活场景、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片段、细节将主要通过人物心灵屏幕来展现。而这种展现,有回旋,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跃,有时间的颠倒与空间的重叠,有时空的分解与重新组合。心理结构是心理小说所采用的主要结构方式,但又不同于心理小说。心理小说以人物心理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心理结构,有的侧重于人物心理表现,有的侧重于现实生活的反映。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四、蒙太奇结构形态蒙太奇是从电影里学来的手法,它和情节结构有相似之处,往往有一定的情节线索,但表现情节的手法不同。它的情节,常常以画面感很强的“分镜头”似的片段,跳跃性地向前推进。片段与片段之间,干净利索地省掉了过程性的交代。同时,它往往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交错地叙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通过一组组“镜头”的组接,显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情节的连贯、推进。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突破时空局限,闪现主要情节,省略烦琐的交代过程,节奏明快,视觉形象感强,穿插自然,变而不乱。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五、板块结构形态结构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情节板块”构成。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作者描写一个人物或景物后,往往把它放置在一边,又去描写另一个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统,有相对独立的情节内容,形成了独立的“情节板块”。“板块”之间,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舍弃了过渡性的语句,好像把完全不相干的“板块”前言不搭后语地直接组合在一起了。但读完全篇,读者可以根据作品内在的无形的思想线索,把各个“单元”的内容连接起来。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结构形态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情节类题常考查三种题型:梳理情节、赏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第一部分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题型一梳理情节对小说情节梳理的考查主要是从分析小说结构形态来入手。这要求考生既要注意小说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又要注意各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怎样确定是情节梳理题题干示例(2018·高考全国卷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2015·高考湖南卷)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2013·高考重庆卷)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题干示例其他常见设问方式:(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明辨题型(1)题干中有“情节”“脉络”“过程”等字样(2)题干中有“概括”“梳理”等字样怎样解答情节梳理题快速阅读《祝福》全文,梳理全文情节情节结构答案要点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凄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沦为乞丐尾声祝福的欢乐景象与“我”的感受答题启示1.时间在变化,情节在发展,抓住时间,区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情节2.时间变化了,地点也在变化,抓住场面的变化来梳理情节3.概括情节时可以采用“某人某时某地做某事”的格式概括1.(2018·高考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那事已经发生过了。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我没兴趣。”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伟大的宏纪元,美丽的宏纪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前辈,微纪元欢迎您!”(有删改)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审题判断:“心理变化过程”——情节梳理题。借鉴思考:回归教材《祝福》祥林嫂的人生轨迹——时间在变化。我的答案:详解精析:答题角度(时间)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着陆之前着陆前先行者“心理”比较复杂,因为地球发生了灾难,他带着侥幸心理幻想寻找到“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答题角度(时间)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着陆之后当他“径直飞回地球”时,尤其是当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时,这种幻想几乎破灭。着陆后亲眼看到地球的面貌时,他已彻底绝望。但当他看到透明玻璃半球内那个城市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时,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参考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