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近代物理记忆清单一、波粒二象性1.光电效应规律(1)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截止频率νc)才能产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4)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2.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hν为入射光子的能量.W0为逸出功,是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脱离金属所需做功的最小值.3.饱和电流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增大,最后趋于一个饱和值.在入射光的频率不变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饱和电流越大.4.遏止电压Uc遏止电压是光电流减小到零时的反向电压.它与光强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Uce=Ek.5.康普顿效应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6.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2)光的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3)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表现为波动性.(4)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为粒子性.7.物质波(德布罗意波)运动着的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其波长λ=hp,p为物体的动量,h为普朗克常量.二、原子结构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发现电子.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C,发现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3.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4.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5.玻尔原子模型(1)原子能量量子化,氢原子能级公式En=1n2E1.(2)电子轨道不连续,氢原子轨道半径公式rn=n2r1.(3)能级跃迁:原子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辐射光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吸收光子,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公式hν=Em-En.6.氢原子吸收能量的情况(1)光照激发:能量等于能级差的光子可被吸收,能量大于电离能的光子也可被吸收,其他光子不能被吸收.(2)实物粒子激发:只要粒子能量大于或等于能级差即可被吸收.7.计算光谱线条数的方法(1)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2)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Cn2=n(n-1)2.8.电子轨道半径越大,能量值越小,动能越小,电势能越大.与行星运动规律相似.三、原子核1.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现象,这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3.三种放射线的穿透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α、β、γ,电离能力则相反.α射线用一张纸就能挡住,β射线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γ射线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4.某原子核的符号是ZAX,该原子核质量数是A,电荷数是Z,质子数是Z,中子数是A-Z.5.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6.所有核反应的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7.β衰变是中子变成质子放出的电子,不是核外电子.质子变成中子放出正电子.8.半衰期(1)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2)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3)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不适于少数原子核的衰变.(4)半衰期为T,衰变前的质量为m,经过时间t,未发生衰变的质量m余=m1mtT.9.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10.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是半衰期短、放射强度容易控制.11.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力,比库仑力大得多.核力是短程力,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12.结合能是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原子核的核子越多,结合能越高.13.比结合能是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其核子数之比,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大.14.质量亏损是组成原子核所有核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之差.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质量亏损Δm释放的核能ΔE=Δmc2.15.利用核能的两种方式是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铀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的条件是铀核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轻核聚变必须在几百万度高温下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