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标导航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1.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从“唯物史观”角度论证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和必然性。2.知道当今世界全球治理的新现象和中国方案的提出,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现今中国的大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2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1.背景(1)国际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____________新的世界大战。(2)国际维和:从1948年联合国开始实施维持和平行动以来,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3)世界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局部战争3(4)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联系加强: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______________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42.时代主题(1)内涵:______________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2)关系:_______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和平与发展和平5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1.发展问题(1)世界经济增长的_______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2)日益严重。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动力62.和平与安全问题(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_________端至今没有解决、2011年发生的叙利亚内战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等。(2)核扩散、____________、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3)____________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4)霸权主义和____________依然存在。以色列恐怖主义海洋权益强权政治7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1.背景(1)原有体制:_________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2)国际共识: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联合国82.全球治理的新现象(1)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________________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____________领导人会晤,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93.中国方案(1)基本内容①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________________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②倡导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平共处五项人类命运共同体10(2)人类命运共同体①思想来源: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____________”“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②建设措施: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合作倡议;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③历史意义: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是中国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一带一路秉承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以和为贵公正合理11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138“学思之窗”:如何理解邓小平这段话?提示: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为中国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国对外工作的调整和新方针政策的制定确定了良好的基础。122.阅读教材P139“思考点”:和平与发展遭遇了哪些挑战?请举例说明。提示:挑战: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国际安全受到威胁;资源争夺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例如:阿以争端,叙利亚内战等。13发掘教材·读一读1.阅读“上海合作组织的徽标”(见教材P140)信息解读:会徽呈圆形,主体是六个成员国的版图、左右环抱的橄榄枝和两条飘带,象征成员国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并寓意上海合作组织广阔的合作领域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会徽选用绿色和蓝色,象征该组织和平、友谊、进步、发展的宗旨。142.阅读“‘一带一路’宣传画”(见教材P141)信息解读:“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5探究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史论史识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动荡原因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恐怖主义、民族分离活动等)②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力图构筑以自己为首的单极世界,不断推行其霸权政策,根据它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插手别国内政、外交,甚至不惜付诸武力(霸权主义)③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16和平原因①在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②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方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必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所遏制。多方力量的制约,使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不得不遵守秩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172.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我们的应对措施(1)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此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2)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3)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公正。18命题探究探究1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对外政策史料美国奥巴马政府几年来用尽各种伎俩在亚洲制造麻烦和事端①!先后用“冷战”思维利用东海及东北亚和东南亚地缘环境的乱象,制造出南北朝鲜摩擦、东海中日争端、台湾军售、南海争端②、频繁大规模地针对中国联合军演,表演着“冷战”时期的闹剧。——人民网强国论坛19读史:设问:史料反映出美国在“冷战”后的什么外交方针?提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插手地区争端,试图独霸全球。①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重心逐渐转移到亚太地区②美国极力制造地区争端摩擦20探究2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科学论断史料“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①。”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党才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②。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进一步趋向缓和。对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有关国际局势的论断》21读史:设问:根据史料,邓小平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作出了怎样的判断?有何重大意义?提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为改革开放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②做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具体决策22探究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史论史识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大实践平台(1)“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的伟大实践。在互联互通的目标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加强,不断推动地区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全球化的积极效果。(2)区域双边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推进的地缘路径。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细化至区域、国别命运共同体,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际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3)新机构机制、主场外交等多边合作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创新实践。近年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机构机制的建立,“一带一路”峰会、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主场外交的开展,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的平台。23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1)“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实现了理论的坚持和继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作为终极目标。(2)“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取人类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倡导公平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秉持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倡导多种文明和谐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是各国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大公约数。24(3)“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倡导全球新型文明观。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本质特征之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牢固纽带。(4)“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为塑造大国形象持续提供议题设置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把握世界未来发展趋势,主动设置“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议题,易理解、可接受,是融通中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5命题探究探究1中国的大国担当责任史料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他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谈到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①,……他指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②。——摘编自李惠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审视“家国情怀”》26读史:设问:史料反映了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拒绝战争的共同期望。根据史料并结合实际说说我国为此作出的大国担当。提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一带一路”等。①冷战、热战、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②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7探究2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史料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②,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③。——摘自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下册28读史:设问:依据史料指出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提示:共商共建共享。①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②中国开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合作③中国最终目标是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29【典例1】面对当今世界众多共同的挑战,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提出,有利于()①倡导国际关系②提供选择③④世界统治秩序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民主化秉持三个“共”是最好体现新型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方案的核心内容重新调整表述不准确30明立意以全球治理观为切入点,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历史影响。抓关键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义,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发展道路,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排干扰中国国际力量虽有提高,但还达不到“重新调整世界统治秩序”的程度。B31【典例2】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作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