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唐】杜甫走近作者季羡林,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翻译作品:《罗摩衍那》。散文作品集:《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学习目标1认识“渺、篝”等1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3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初步感知散文的特点。会认字渺miǎo渺茫篝gōu萌méng澄chéng澈chè旖yǐ篝火萌芽澄澈清澈旖旎旎nǐ旖旎瑞ruì祥瑞莱lái垠yín顷qǐng峨é燕yān莱卡无垠公顷巍峨燕国缀zhuì点缀徘pái徘徊徊huái徘徊词语解释【顶天立地】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喜爱而沉浸其中。【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离乡背井】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段落划分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第二部分:(2~4)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三部分:(5、6)离开家乡后,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第四部分:(7)照应前文,将思乡情感推向高潮。整体感知1.快速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是喜欢的句子。2.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课文解读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开篇点题一个“爱”字,奠定感情基调,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的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映月”,不可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的古诗文吗?试着说一说吧!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作者小时候想象中的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济南的山有没有同学见过呢?济南九如山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点来临。数星星捉知了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看月亮梦月亮1.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到那些童年的趣事呢?合作探究2.第四自然段中,作者“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你觉得是什么呢?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芝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离乡背井,漂泊天涯的时期外国的月亮美妙绝伦故乡的小月亮思念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对比之下,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月亮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能看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作者耄耋之年住的地方朗润园燕园胜地茂林修竹,绿水环流几座土山点缀其间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荷塘月色的奇景故乡的小月亮想起合作探究合作探究通读全文,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由一些具体的事物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思乡之情,也就是借景抒情。作者由眼前的月亮想到了故乡的小月亮,继而想到了与月亮有关的童年趣事,思乡也是思念故乡的景、事和人。结构梳理开篇点题照应前文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离开家乡后的生活月思乡课后练习一、课下搜集一些望月思乡的古诗名句,与同学们分享分享。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二、课下找一找季羡林的其他文章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