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第18课诗词三首学国学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选自《大学》【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选自《国殇》【译文】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3.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选自《菜根谭》【译文】用人要宽厚,而不可太刻薄;如果太刻薄,即使想为你效力的人也会设法离去。交友要选择,而不可太泛滥,泛滥那些善于逢迎献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选自《大学》【译文】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选自《论语》【译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夯基础一、作者名片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国君,习称李后主,在位15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首都金陵(今南京),他被俘北上,囚居汴京(今河南开封)3年,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工书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是唐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词大多表现伤今怀旧之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抒情率真自然,语言明净优美,凄婉动人,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是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议和派打击和排斥,虽然历任多种官职,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晚年在山阴闲居,直至终老,都不忘复国大业。姜夔(约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曾试进士,不第;一生未入仕途,死于杭州。词风清空峭拔,格调甚高,而意境则浅。故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作品有《白石道人歌曲》。二、写作背景《虞美人》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被俘,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因徐铉出卖,宋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李煜毒死。死年41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书愤》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当时诗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扬州慢》这首词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扬州自隋代以来就是南北运输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昔日繁华的扬州,已萧条冷落、残败不堪,作者路过此地时,感慨今昔,因制此曲。这里“扬州慢”既是词牌,又是词的题目,与词的内容相关;以后此词牌只被用作词谱,与词的内容无关。慢,慢调,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取名。三、相关知识1.单字音。衰鬓.()淳.熙()初霁.()戍.角()怆.然()黍.离()解鞍.()豆蔻.()答案:bìnchúnjìshùchuànɡshǔānkòu2.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度自度此曲()揣度()似恰似()似的()(2)语境辨析法:他在戏中饰演了一个卷进三角.()恋爱漩涡的角.()色。答案:(1)dù/duósì/shì(2)jiǎojué3.词语解释。(1)春花秋月何时了.了:____________(2)只是朱颜改...朱颜改:____________(3)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世:____________(4)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间:____________(5)荠麦弥望..弥望:____________(6)因自度.此曲度:____________(7)解鞍少驻初程..初程:____________(8)算.而今重到须惊算:____________(9)难赋.深情赋:____________答案:(1)完结(2)红颜改变了,即颜容变得憔悴了(3)名传后世(4)相提并论(5)满眼(6)作,写(7)初次旅程(8)料想(9)陈述,述说一、阅读《虞美人》,回答问题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李煜降宋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太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又”表明多次,“东风”是指春风,春风又吹,一是说又一个春天到来,时光在不断流逝,囚徒的生活已经多年;二是说在这小楼上,他常常在春风的吹拂中彻夜难寝,思念故国。故国在明月之下,恐怕已经残破得不堪回首,怎不教人悲愁万分呢!②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二、阅读《书愤》,回答问题3.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书愤》一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投身战斗、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三、阅读《扬州慢》,回答问题5.本词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这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词中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如化用“春风十里扬州路”,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现实中的“荠麦青青”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化用“豆蔻梢头二月初”和“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是说杜牧虽然风流俊赏,才情过人,但面对疮痍满目的扬州,也难有风流情怀,从而曲折表达了作者此刻难言的忧伤;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两句,进一步抒写景物依旧、风光不再的哀痛。化用这些诗句,借用它们的意境,起到了以昔衬今、今昔对照的作用,作者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也由此得以曲折、深刻地表达出来。6.“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往昔有多少人来桥上赏花啊,那芍药的艳丽芬芳曾获得了多少的赞美与留恋,而芍药又见证了多少温馨甜蜜的故事呢,可现在,冷冷清清,没有人会来观赏它了,芍药也不知为谁而开。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花开依旧,人事已非。作者以芍药花的好,写出人境遇的不好,突出扬州城的破败与荒凉。1.《虞美人》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试结合原词加以分析。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景。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作者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作者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阕。一开始又是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作者想象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2.阅读《书愤》一诗,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从诗中找)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②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③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3.思维争鸣。李煜被称为“绝代才子,千古词帝”,李煜用字字血泪字字珠玑的词句去诉说国破家亡的深仇剧痛,血泪之词成就了他“词中之帝”的文名,可惜一杯毒酒结束了他42年短暂而幽恨深长的生命。有人说,李煜的死是因为贪恋词作没干好本职工作——治理国家;有人说,李煜正因为沉迷词作才千古留名。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观点一:每个人都应有自己应担负的使命,李煜作为君王,只有顺天安民,富国强兵,才能对得住自己的身份,承担起自身的使命。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使命,难以安身立命,死是必然的。观点二:人应该有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自由,爱好词作并成为“绝代才子,千古词帝”就是李煜存在的价值。苏轼不也是因仕途不顺而华丽转身登上文坛之巅的吗?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一、内容梳理二、主旨把握《虞美人》这首词集中体现了词人因命运改变而发出的痛楚哀叹及对故国河山的深切怀念之情和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之意,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书愤》本诗通过回忆过去、感叹今天,深切表达了自己对蹉跎岁月、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及对统治者妥协投降的愤慨之情,从而表明了自己矢志北伐、死而后已的决心及至死不渝的报国之情。《扬州慢》作者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寄托了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产生的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三、艺术特色《虞美人》1.直抒胸臆。这是一首抒情词,词中既有词人为失去曾经拥有的帝王之尊、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发出的痛苦哀叹,也有对故国河山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虽然情调感伤低沉,但直抒胸臆,情感非常真诚,感触真切,读来令人顿生感慨。前人说李煜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本词堪称代表。2.比喻贴切生动。末两句以“一江春水”为喻,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形象化、具体化,而且高度概括,取得极好的艺术效果,从而使之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书愤》使用对比手法。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很突出,将昔日的浩气壮举与今日的年迈衰颓对比,感慨岁月无情,壮志难酬;将诸葛亮的积极进取与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对比,表现作者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这也使诗人的情感起伏跌宕,形成波澜,冲击读者的心田,很容易引起共鸣。《扬州慢》以景现情、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上阕的“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等景物,呈现出劫后扬州的残破荒凉,从而表现出作者面对被蹂躏、被摧残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