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内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_________理想信念,坚持以_____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_______和落脚点。必备知识·素养奠基共产主义人民出发点2.原因:(1)主体:_____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①表现: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_________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_________。②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_________,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_________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人民社会实践创作源泉创作导向精神风貌【易错警灯】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而不能说是文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付出辛勤的汗水进行创作,他们的活动使文化发展。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艺工作者的创新发展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所创造的精神财富。(2)目标: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_______和受益者。①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为_________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_______、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__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②要求:加强社会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_______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_________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_______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享受者人民大众多层次思想文化道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好喜闻乐见高品质【观点辨析】有人认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提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可能是先进文化,也可能是庸俗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除了体现大众文化的要求外,还要体现民族性、科学性的要求。两者的范围及要求不同,不能把两者等同。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1.必要性:(1)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_________的展现。(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_________,体现时代特征,反映_________,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时代精神时代特色时代风貌2.重要性:(1)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完成时代任务。(2)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__________。(3)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_________发展的时代号角。回答时代问题社会进步经济社会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1.内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2.要求:(1)融通不同资源:我们要坚持_________、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①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_________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_____________的重大问题。②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_,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2)实现综合创新:通过综合创新,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文化。不忘本来国计民生人类前途命运发展趋势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思考小测】写出下列做法所对应的要求A.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B.继承优秀传统文化()C.实现文化创新发展()吸收外来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关键能力·素养形成议题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议题诱思:我们的文化作品,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探究:(1)搜集自己身边的优秀文化作品,体会它们得到人民认可的原因。(2)就某一典型文化作品,与同学交流合作,理解文化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归纳·释疑】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①人民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当然也是文化史的创造者。②人民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人民群众蕴藏着无尽智慧的宝藏,毋庸置疑,只有他们才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主力军。(2)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于服务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文化服务人民,文化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人民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实现文化发展需要和人民新需求的有效对接。①文化要述民,即文化要反映人民意愿。人民的意愿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反映着历史的潮流。文化发展顺应了人民的意愿,就把握住了时代的走向。②文化要育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服务于人民的最高价值追求。(3)文化价值评判交给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作为衡量精神文化产品优劣的标准,充分尊重人民在文化产品评价上的话语权。【典例·示范】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既客观反映历史进程,又注重接地气的故事表达;既讲述各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一路走来的感人故事。该纪录片的热播启示我们,文艺创作应该世纪金榜导学号()①立足于社会实践,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②着眼于满足市场各种需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③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④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思维·建模】【解析】选B。该文献纪录片既客观反映历史进程,又注重接地气的故事表达,既讲述各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一路走来的感人故事,这启示我们,文艺创作应该立足于社会实践,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文艺创作应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文化自信,①④符合题意;“着眼于满足市场各种需求”说法错误,②排除;材料未体现文化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也未体现文化产业,③排除。【素养·提能】2019年10月12日,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5周年之际,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座谈会”,重温讲话精神,对标实际工作,砥砺前行再出发。演员吴卫东认为,讲话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明确了方向、提出了任务,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舞美中心舞台监督谢可践行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体会到创作者带着问题来到百姓中间,有利于汲取营养、反哺创作。(1)结合材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对文艺创作的作用。(政治认同)提示:坚定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明确了方向、提出了任务;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高质量的作品。(2)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文艺发展与人民的关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提示:可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等角度说明。议题二立足时代、融通不同资源,实现文化综合创新议题诱思:文化的发展既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离不开对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更离不开对文化的综合创新。探究:(1)分析自己喜欢的一本名著,理解它所处的时代背景。(2)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说明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归纳·释疑】全面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不忘本来”构建文化保障机制,留住优秀文化内涵。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智慧和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习惯等。②讲仁爱、守道义、互助友爱等核心价值观念激励中华民族的延续,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③文化的淡化消亡、内涵的曲解让文化的发展备受关注。迫切需要构建文化保障机制,留住优秀文化内涵,传承优秀文化精神。(2)“吸收外来”交流融合,共绘文化融合蓝图。①中国自古有取其精华,“三人行,必有我师”道理对于文化发展同样适用。②只有借他人之“长”才能补己之“短”。(3)“面向未来”创新文化发展途径,加强文化输出形式。文化的形式多样,古往今来,文化需求正体现了“势胜而胜,势乱而衰”的道理,在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当今,文化的需求也愈发显得迫切,文化需求的满足倘若只是守旧如旧,本土文化只会日渐萎缩,文化形式的创新则显得尤为重要。【典例·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①“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②“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③“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进行文化渗透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思维·建模】【解析】选A。“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①正确;“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②正确;“文化渗透”带有贬义,③不选;材料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无关,④不选。【素养·提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出访俄罗斯时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河流没有源头不成其为河,支流不发达容易断流干涸,不穿越峡谷险滩难展大河雄姿。文化也像树一样,只有根而没有干、枝、叶,没有阳光雨露、空气等外面的环境和能量,是不能存活的,更谈不上发展。(1)在材料中习总书记提到的河流的源头和支流、树的根和枝叶等说明什么道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提示:河流的源头和树的根指的是尊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保持定力;河的支流和树的枝叶就是学习、消化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2)习总书记的比喻对文化发展有什么启示?(科学精神)提示:繁荣发展文化需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牢牢把握文化的内在特征,尊重规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放中创新、在引领中前行。【课堂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