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杜甫诗五首【助读链接】一、作者名片诗中圣人——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本人被称为“诗圣”。少有壮志,但仕途不顺,一生潦倒。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有“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之誉。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杜甫诗歌众体兼备,艺术精到,被后人称为“集大成”。存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代表作品:“三吏”(《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登高》《春望》等。有《杜工部集》传世。二、文化常识1.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也可简称为锦城。在三国蜀汉时期,因成都蜀锦出名,成为蜀汉政权的重要财政收入,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锦官城的称呼由此产生而声名远扬。后世也常以锦城和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2.乾坤乾坤,是孔门《易传》为描摹宇宙运行机制而创立的概念,是为《易经》哲学体系创立而定制、建构的范畴。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都在于阴阳(日月、天地、男女、雄雌、奇偶、律吕等等),于是取类比象,始画八卦。乾、坤是八卦中的两卦,乾为天,坤为地,乾坤代表天地。【文学常识】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善于对现实生活做典型的艺术概括。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2)寓主观于客观。《石壕吏》:“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除“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便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合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3)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做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比如《新婚别》写的是一位新娘子的独白,新婚竟成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吞吞吐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精神面貌的。(4)采用俗语。采用一些俗语,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比如同是一个呼唤妻子的动作,在《病后遇王倚饮赠歌》中,杜甫用的是“唤妇出房亲自馔”,而在《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却用的是“叫妇开大瓶”,“叫妇”这一俗语,便显示了田父的本色。(5)细节描写。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便是这样一个细节。它不仅揭示了那个役夫“敢怒而不敢言”的痛苦心情,而且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6)杜甫的抒情诗也有他自己的现实主义风格。他往往像在叙事诗中刻画人物那样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解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用“涕泪满衣裳”来写他的喜极而泣,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的大喜,虽然有幻想,但在幻想中仍有丰富的形象性,凸显出诗人对祖国收复失地的热切期盼。【作品简介】1.对方落墨,情深意长《月夜》既然题为“月夜”,那么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2.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哀”字是《哀江头》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忆昔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还是哀。进而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以昔日之乐,反衬今日之哀;再转入叙述贵妃升天,玄宗逃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哀之极矣。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3.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蜀相》中,诗人借游览古迹,表达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诗歌章法曲折婉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起伏。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4.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又呈吴郎》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第二句交代邻妇打枣的原因;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说明诗人对邻妇打枣的理解。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启发吴郎。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这两句措辞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顶点,借寡妇的诉苦,揭示官府的剥削是百姓困穷的社会根源,又深远地指出安史之乱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扑枣小事,亦见诗圣情怀。5.老病孤独,犹系关山《登岳阳楼》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初读自测】一、读准字音二、明确句意(填空或判断正误)(1)闺中只独看闺中:_______(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妻子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母亲的心情。(3)春日潜行曲江曲潜:_______(4)苑中万物生颜色生:_______(5)辇前才人带弓箭才人:宫中侍卫()(6)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偷偷地焕发出人生有情,生死离别有谁不泪落沾襟?江草江花漂流,悲伤岂有终境?×。应为宫中女官名(7)隔叶黄鹂空好音空:_____________(8)两朝开济老臣心开济:___________________(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只缘恐惧转须亲缘:_____﹒﹒﹒﹒徒然,白白地开创大业,济国安时可惜出师伐魏未捷病死军中,历代英雄对此无不涕泪满裳。因为(11)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任由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因为)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12)吴楚东南坼吴楚:指春秋时的吴国和楚国,今我国东南一带。()坼:_____(1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三、把握大意下列对本课所选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月夜》写诗人月夜怀人,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同时饱含着深沉的家国忧思。B.《蜀相》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豪放飘逸的风格。C.《哀江头》结构严谨清晰,依次叙写了眼前之景、昔日之况和江头之思,情感由“哀”而“乐”,又由“乐”而“哀”。D.《又呈吴郎》借谴责吴郎为阻止老妇扑枣而插上篱笆,揭露封建官府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E.《登岳阳楼》中诗人面对浩渺的洞庭湖,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忧心。【解析】选BD。B项,错在“豪放飘逸”,应为“沉郁顿挫”。D项,错在“谴责吴郎为阻止老妇扑枣而插上篱笆”,应是委婉地提醒。(一)*月夜哀江头【文本导学】微课一:欣赏诗歌的艺术构思1.《月夜》的艺术构思有何特点?【明确】本诗艺术构思巧妙,它以“月”为线索,采用了暗示手法,以“独看”和“双照”为全诗诗眼,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效果显著。2.请说说《哀江头》的写作思路及其效果。【明确】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翻到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从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李、杨极度逸乐的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这不仅写出“乐”与“哀”的因果关系,也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以乐衬哀,今昔对照,更好地突出诗人难以抑止的哀愁,造成结构上的波折跌宕,纡曲有致。微课二:赏析诗歌中的重要词句3.明末王嗣奭评价《月夜》颈联云:“语丽而情更悲……尤以‘湿’‘寒’二字为甚。”请评析其妙处。【明确】“湿”“寒”渲染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表明了夜已很深,说明了妻子在月夜望月之久,思念之切。4.请赏析“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明确】①“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象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②“细柳新蒲”,说明又是一个春天到来了,只见袅袅细柳,新萌蒲芽,生机盎然。“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落敌手。③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诗人不禁心中大恸,对往日的回忆自然而然地转入“忆昔”。5.“春日潜行曲江曲”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明确】重复用一个“曲”字,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写出了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含蕴无穷。【疑难探究】1.《月夜》一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点拨】诗眼分析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忆鄜州之情已蕴含其中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意蕴丰富2.《月夜》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点拨】闺中的妻子。这种手法叫对写法,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属于曲笔的一种。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3.《哀江头》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点拨】①对比。“霓旌下南苑”“万物生颜色”写尽了昔日的繁华景象,而“锁千门”“胡骑尘满城”则表现了曲江今日的衰败。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情怀。②用典。“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化用班婕妤与汉成帝的典故,意在讽刺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和杨贵妃的骄纵得意。4.《哀江头》开头两句为何说“哭”为“吞声”、“行”为“潜”?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点拨】“吞声”即忍气吞声、不敢放声,“潜”为偷偷地;哭而不敢出声,行而不敢阔步,这是因为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这两句交代时间、地点,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又描摹出了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备选要点】1.《月夜》前后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点拨】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2.有人说“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两句读来最为心酸,为什么?【点拨】①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