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主要内容一、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准确把握坚持创新发展的内涵和机遇三、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一、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4•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5•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6•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7(一)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历史上,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8近代以来,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9同时期的中国,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10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科技和工业体系,缩短了与世界科技的差距,提高了整体竞争力。11(二)创新驱动是世界大势所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相互交织、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力量。——杨晶:《在2015年秋季国家行政学院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2美国,制订了《国家创新战略》和《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2013年就提出要在10年内建设45个国家创新中心,加快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13欧盟,加大了整合各国成员国创新资源的力度,制订了“工业复兴战略”,启动“地平线2020”计划。14德国,发布了“高技术战略2020”,实施“工业4.0”计划,力图奠定在重要关键技术上的国际顶尖地位。15日本,发布了《科技创新综合战略》,推动实现科技创新立国的目标。16俄罗斯,颁布了《2013—2020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确定了八大领域的研究。17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经济风险与矛盾突出。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创新驱动是发展形势所迫18城乡二元结构固化43%43.90%44.90%45.70%46.60%50.00%51.30%52.60%53.73%54.77%0%10%20%30%40%50%6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中国城镇化率增长示意图(2006~2014年)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但城镇户籍人口仅占36%。•2035年前后,我国总人口达到16亿•2014年,我国创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13.3%,消耗的能源资源却占全球的23%。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但很多产业大而不优、大而不强,附加值不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新兴国家的冲击,技术密集型产品则受到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压力。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21二、准确把握坚持创新发展的内涵和机遇22•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2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坚持创新发展的论述,主要讲了四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依靠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力24•第二层含义: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25•第三层含义: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26•第四层含义: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27•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角度看,坚持创新发展,关键是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既要看到创新驱动已具备发力加速的良好基础,又要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28(一)有基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正进入“跃升期”•工程科技人员高达4200万人。•过去5年全社会研发支出(R&D)年均增长20%以上。•2014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超过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09%。•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29(二)有需求,我国庞大的市场、巨大的消费成为创新创业的“加速器”30(三)有空间,“互联网+”开启了创新创业的崭新天地“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开发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创新。31(四)有优势,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机结合,能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根本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大优势就是能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办大事、快办事、办成事。32•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33一是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产学研没有很好协同起来,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技术格局没有形成。34二是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不同步”有形无形的障碍:(一)市场准入(二)资金配置(三)人才流动(四)成果转化35三是吸收引进与自主创新“不对称”“有高原、缺高峰”,缺乏世界级的创新成果。36四是鼓励创新与加强保障“不匹配”存在政策“打架”现象。37三、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8•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39中关村以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发展的做法2015年6月25日,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率调研组赴中关村科技园区,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调研。40一是培育开放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创新”、“互联网+创业”的强大引擎作用。41二是支持大众创业孵化器模式创新。美国硅谷等地的实践证明,孵化器已成为科技型创业形态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是推动创新创业大潮的“催化剂”。42三是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引导和推动创新创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成果相结合,完善技术支持体系,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43四是完善创新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加强创业投资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意见。44(一)坚持深化改革,破除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障碍•破高准入门槛,建立规范有效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破创新资源“围城”现象,完善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破侵权垄断,健全创新创业激励约束机制•破资金瓶颈,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投融资机制45用好国家和地方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等,用资本的杠杆撬动创新的巨大潜力。46(二)坚持以我为主,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展•加快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放宽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47创新产品的审评审批制度。48(三)坚持市场导向,培育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让市场成为选择和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力量•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研发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拓宽直接和间接的融资渠道49在保护产权、改善融资等方面改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50(四)坚持人才为本,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科技人员减负松绑5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泛吸收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52(五)坚持开放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发展合作大网络•推动创新资源“引进来、走出去”•推动科技计划“引进来、走出去”•加快建设一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深化政府间创新对话机制53主动加强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