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读《儿童的语言与思维有感》作者:李鑫一来源:《地理教育·当代幼教》2020年第02期在你的日常教学中会不会有时候听不懂孩子的语言?是不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去表达自己?是不是会感叹有些孩子的思想成熟而有些孩子的状态懵懂?如果你跟我有同样的困惑或者兴趣,那我想这本书你一定会有看的欲望,那就是皮亚杰的《儿童的思维与言语》。在这本书里皮亚杰用了他独创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了儿童的语言与思维。这种方法被皮亚杰自己称为“临床法”,实际上是一种观察法:让儿童说话或者观察儿童说话的方式,注意儿童思维的展开,让儿童自发地主动谈话,然后将其记录,分析寻索隐藏在事物表面现象背后的东西,一直分析到受试者最简单的一句话里面的最后组成因素。用这样的方式去研究儿童的思维,一定会看到心灵最深处的儿童本真。接下里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皮亚杰的观察研究脚步,走进儿童心灵的深处,去发现儿童,解读儿童吧!发现一:儿童的语言机能所谓语言机能,简单的说来就是:当儿童讲话的时候,他要满足一些什么需要?对成人而言语言是传达思想的工具、是信号、是命令,那对于儿童同样如此吗?对此在皮亚杰以前有的研究者已经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儿童是利用语言来沟通思想的。例如,有的学者用婴儿时期的发音妈妈,来说明,这个妈妈并不是名词而是一种命令和欲望。而皮亚杰更遵循自然,他和他的团队做了以下的研究,在卢梭学院的幼儿园里,找到了两个6岁的儿童并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语言记录,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任何事情,完全不受干预,除非他们自己要求。然后皮亚杰对其行为和语言进行记录。之后他们就整理和分析。并按照对象进行了分类。分成了自我中心的语言和社会化的语言,在这两类中还有更细致的类型,每个阶段之间有着递进性的关系,因此,在这样的分类下面我们知道了,儿童的语言不仅仅是传达思想的工具,有时候语言是一种模仿,有时是激发行动甚至限制行動,也有时是激发思考,当然还有时候是传达思想的工具。这样的一个结论,就让我们教育者思考了,我们要促进儿童的发展,最正确的支持幼儿,就要找准和他们说话的时机,如果他正在用语言激发思考,我想我们不要打扰比较好,打断了思考就停止了。发现二同龄儿童的理解。在这一章皮亚杰请成人给一名幼儿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随后就向这名幼儿回答关于故事里的问题,然后另一组则是幼儿给幼儿讲述故事,随后并提问。在测试了几十名幼儿后,得出了第四章的研究结果。儿童间的互相理解并不如对成人的语言更好。原因是,幼儿在讲述一个事件时更多的会从自我中心的语言讲述出发,不在乎事物的因果顺序。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