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的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的思考龙湾区天河中学金娟[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无论是现代还是过去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都被广泛应用,也是当前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问是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本文将结合数学课堂具体的教学实践,着重从提问广度、问题设计、提问方式等来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有效性1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存在的问题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方式,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误区:一是重数量,轻质量。为追求课堂的热烈气氛,教师常常设计大量学生容易答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二是重提问,轻反馈。课堂上教师一听到学生回答的思路跟课前预设的不一样,或是马上打断或是轻描淡写地过去,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失去课堂生成的机会。三是重形式,轻实效。课堂问题的设计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课堂问题抛出之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没有时间思考。课堂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2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相互了解的主要桥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与策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2.1保持广度,分层提问。“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让其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前提下稍有所提升;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让其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等生和后进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当然在每个问题出来之时,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尽自己的努力去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应避免“先提名,后提问”,这是没有注意广度而不能激起全体学生积极思考的错误提问方式。即使学生没有举手,也可以问他们,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努力思考,把握表现的机会。案例1一位老师在上浙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定义与命题》第一课时,在巩固概念的时候设计了一个“默契搭档”环节:请找一位搭档,一位同学在下列条件和结论中选择两条构造成命题,另一位同学把它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1)三边相等;(2)两数的平方相等;(3)两角相等;(4)等边三角形;(5)对顶角;(6)两数相等。这个问题的设计看似很难,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回答。因为每一位学生都会选择两个命题组合到一起,而另一位学生只要按照规则进行改写。结果学生构造出的命题五花八门,其中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另一位学生的改写也是精彩纷呈,也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这个合理性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课堂上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从而有效地巩固了命题的概念和改写。2.2灵活设问,引导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若问题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动脑思考就能回答出来,若问题设置太难,学生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的,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有启发性,容易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提出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努力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案例2在进行浙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课时,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1)已知点A(2,y1),B(5,y2)是反比例函数4yx图象上的两点.请比较y1,y2的大小。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出不同的方法:⑴代入求值;⑵利用增减性;⑶根据图象判断。教师再出示第二个问题:(2)已知点A(2,y1),B(5,y2),C(-3,y3)是反比例函数4yx图象上的两点.请比较y1,y2,y3的大小。学生顺理成章的尝试了上面的不同方法,并且对上面的方法进行比较,了解了各种方法的优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具有层进性,可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更深,更广。这样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2.3把握时机,连续追问。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要连续追问,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思考的方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紧随着再问学生“为什么?”即你的回答的理由是什么,你得到这样的结论是根据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扭转盲目猜题和想当然的趋势,特别是在概念的判别和选择题的解答时更应如此。当学生解决一个特殊形式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变式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方法化用,得出规律,发现问题的关键,得到新的结论。案例3在复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出示题目:如图,直角梯形ABCD,AD//BC,∠A=90°,∠B=90°,∠DEC=90°,试说明AD,AE,BE,BC之间的关系。因为图形很熟悉,学生很快找到四条线段的关系。此时教师追问:“如果把这个图中的三个90度改成60度,这四条线段有什么关系?”学生试着用第一步中找相等角的方法,证得△ADE与△BEC相似,进而得到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关系。教师又追问:“如果把60度改成130度,是否也有相同的结论呢?”学生思考片刻,马上得出肯定的回答。教师问:“现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就得到当∠DAE=∠DEC=∠EBC时,AD、AE、BE、BC都是成比例的。通过变式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方法,熟悉了图形特征,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2.4留空反溃,延迟判断。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有时应作出及时、明确的反应,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还应留些许时间让学生对其回答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已纠正错误思路。案例4在学习浙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实数》时,无理数概念学习之后,设计问题: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2.2A22.7B.2C0.5.4D当学生选择选项B时,不要让其他学生来帮助纠正,这会让这位学生失去纠正自己错误的机会。引导学生处理不正确答案可用两种策略:一是由答案到问题的提问,二是由问题到答案的提问。当学生选择选项C时,可以问:“为什么选择选项C?”学生可能会答:“因为选项C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再追问:“选项A、B、D都不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吗?”这时学生会一个一个去辨别。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进行思考,自己能找到正确答案,并且对无理数概念加深了理解。如果教师过早地公布“标准答案”或作出评价,则可能抹煞学AEBDC生自我纠错的机会,扼杀学生的思维动力。2.5启发诱导,发展思维。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进其知识的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得如何,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学生之疑一般有两种层次:一是自学后有疑,疑而不解。二是自认为无疑实际有疑。对学生自知有疑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把疑问讲出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把对此问题的多种疑问一一列出,逐步解决。而对于学生自认为无疑的问题,教师可设置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现疑问,有疑问会产生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突破学生思维的盲点,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案例5在复习《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出示:如图,P为Rt△ABC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不在直线AC上),∠ACB=90度,M为AB边中点。(1)操作:以PA,P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ADC,连结PM并延长至点E,使ME=PM,连结DE,PB;(2)探究:试猜想与线段DE有关的结论,并予以证明。第一步由学生画图得到,第二步先让学生去猜想与线段DE有关的结论。学生通过观察可以猜测DE与BC会相等,而且会平行。但是让学生轻松地得出证明不是很容易。由于图形中的线条比较多,学生显得有点无处着手。此时教师可设问引导:要说明DE平行且等于BC,只要说明什么?学生会想到证明平行四边形,于是很自然地要把BE连结。教师引导:要证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条件呢?学生会发现原先画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边AD的CD平行且相等。教师引导:如果能说AP与BE平行且相等就可以了。学生此时会想到连结AE,现在只要说明四边形AEBP是平行四边形了,结合已知可以发现AD和PE互相平分,于是思路就走通了。教师逐个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突破思维的盲点,从而自如地解决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由于题目冗长或是图形复杂,造成学生解题的阻碍,师问生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它是师生参与互动学习的有效方式,不仅可以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也能确保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判断的准确性。3结语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设置课堂提问,使提APCEDMB问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参考文献:[1]蓝佳音.增加提问效度提高教学效率[J].中国数学教育[M],辽宁:中国数学教育编辑部,中国省教育学会,2008(9)[2]张柏友.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M],辽宁:中国数学教育编辑部,中国省教育学会,2008(11)[3]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