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堂对点训练课前要点梳理课后训练提能达标课前要点梳理[自主学习](固基础)知识点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化学生物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__________的环境变化。(2)两次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时期全部灭绝的物种部分灭绝的物种古生代末期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_和古老的两栖类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中生代末期______海洋中50%以上的____________种类生物生存原始鱼类恐龙无脊椎动物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2)人类是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①人类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改善环境。②人类又能给环境带来各种______。③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产物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破坏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1)原因:人类对__________的大规模开发利用。(2)程度:造成__________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3)行为:大量燃烧__________、砍伐森林等。(4)结果:__________、臭氧层破坏等。自然资源自然地理化石燃料全球变暖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______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2)不利影响:破坏自然环境,危及__________的生存。(3)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改善人类自身环境生态保护[易错排查](判正误)1.自然地理环境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2.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面的发展主要是生物演化过程。()3.古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4.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6.人类只能给环境带来各种破坏,不能改善环境。()××√√√×课堂对点训练[扣点训练](提能增技)知识点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解析:环境变迁会导致生物灭绝,也会导致生物进化,A项错误;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B项正确;生物灭绝不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有密切关系,C项错误;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不是只有一次,D项错误。答案:B2.(2018·吉林梅河口五中期末)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在环境变迁中一直扮演着极其活跃的角色B.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绿色植物C.植物能改造自然,对环境不具有依赖性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向有氧转变解析:在生命出现以后,生物对地球表层的发展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植物能改造自然,对环境也具有依赖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向有氧转变,D正确。答案:D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解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故B项正确。答案:B4.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A.微生物活动弱B.生物风化强C.有机质含量高D.化学风化弱解析:亚寒带针叶林带和热带雨林带存在热量差异,微生物的活动与气温的关系特别密切,气温越高微生物活动越强,分解掉的有机质也越多,所以A、C项错误;风化作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是指岩石在动、植物的作用下由大变小的过程,动、植物越多生物风化越强烈。化学风化是岩石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等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促使岩石变小的过程,化学反应与气温高低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温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剧烈,所以B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B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甲地理要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解析:降水量属于气候中的要素,排除A;用水量对地形、土壤影响小。不能和其他因素形成对应,排除B、C;根据图中各要素对甲的影响,应该为水源。答案:D6.有关该区域及其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退耕还林B.华北地区节约用水C.东北地区治沙治水D.南方地区退耕还湖解析:在解决水源的问题时,要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华北地区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同时在春季干旱,故为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用水。答案:B7.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解析:人口增长速度适中,生产规模才适当。生产规模适当才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们的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是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答案:B8.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自然原因造成的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人类活动只是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并不是说地球物种的灭绝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答案:C9.某岛古代居民食海豚说明当时该地森林资源丰富,能够建造大型船只,进行远洋捕捞。下图中的________环节可示意现在该岛森林资源枯竭的原因()A.①B.②C.③D.④解析:某岛屿森林资源的枯竭是由古代居民向环境索取森林资源的速度超过了森林资源的再生速度造成的。图中①代表的是这个环节。答案:A[综合训练](一练而就)10.下图中所示是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恶性循环示意图,请按因果关系推理,选择下列适当环节内容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空白方框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A.土壤肥力衰退B.毁林开荒C.旱灾加剧D.毁草开荒E.土地破碎F.粮食单产下降解析:解决该类题目要顺着箭头的指向,结合题目中给出的选项逐一完成。开荒扩种的方式主要有毁林开荒和毁草开荒,而这会使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失衡,进而导致土地破碎、旱灾加剧、土壤肥力衰退,最终会使粮食的单产下降。为满足粮食的需求,只好再继续开荒,形成恶性循环。答案:从上而下:F;A、C、E;B、D(每横排中字母可以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