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6 古代诗歌鉴赏6-1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6古代诗歌鉴赏考势分析鉴赏古代诗歌,其前提就是要读懂。近年来,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对诗歌内容的考查。淡化试题模式化,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读懂诗歌、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是答题的关键。2020年考势预测如下:1.从作者的年代看,除2016年山东卷选取元代孙周卿的一首曲子和2018年天津卷选取东晋陶渊明的一首诗外,其余高考卷中的古代诗歌作者均为唐宋。2.从作者看,以名家的非名篇为重点。2019年全国Ⅰ卷与北京卷同时考查到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题画诗。(复习时也要注意同一作家的同一题材作品)。突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解题”的能力要求。3.从考查内容看,突出对诗歌内容和主旨情感的理解,侧重对诗句的含意和情感的分析,从主旨来看多为精忠报国、建功立业、忧国忧民、志存高远等满含正能量的作品,引领考生通过优秀的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1讲读懂诗——聚焦诗歌内外,定调明情“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诗歌是高度凝炼的文字,是作者发挥想象并浓缩在心中的一幅至美图画,一字浓缩数语,一句就是一个场景。因此,读懂诗歌,须字斟句酌,善于想象,不可操之过急,浮于表层,不求甚解地盲目去做题。无论是平时的训练,还是在考场上,读懂是做对的前提,读是第一位的,具体到每一首诗,应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诗。一从诗歌“外围”入手,读懂诗歌大意(一)抓标题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边练边悟卷别标题重要信息2019年课标全国卷Ⅰ题许道宁画①点明事件:___________②暗示情感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年课标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①点明事件:_____________②暗示作者态度:_________________2019年课标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①点明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②暗示作者情感:________________2018年课标全国卷Ⅰ野歌①点明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明了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暗示了情感基调:________________2018年课标全国卷Ⅱ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①表明了事件:______②表明作者状态:______________2018年课标全国卷Ⅲ精卫词①点明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②暗示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2018年北京卷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交代主人公主要事件:____________②引发类似诗歌联想:________________③点明题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课标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①交代地点:___________②表明了事件:__________________③暗示作者身份: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课标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交代了写作缘由:______________②表明了对象:______________③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________2017年北京卷晓行巴峡①点明了写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明了事件: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题画②赞许2.①自荐②希望得到重用3.①插田②同情4.①野外②放声高歌③高兴或悲伤的极致宣泄5.①作草书②醉6.①精卫填海②锲而不舍的精神7.①入蜀②李白《蜀道难》③送别诗——进而根据第一讲中的讲解明确这类诗的基本特点8.①礼部贡院②阅进士就试③主考官9.①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②元九、李二十③戏赠10.①晓②行巴峡(二)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则不再加注释,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王维的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在“知人论世”时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边练边悟(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狭窄。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读题:“中间两联”指出答题范围。“概括”说明不需联系具体诗句。思路:“病入中年日月遒”是说自己人到中年,整日与病为伍;“百战铁衣空许国”说自己一心报国,但报国无门;“五更画角只生愁”是说听闻五更天吹响的军号愁肠百结,说明战事未宁。整合以上信息作答即可。答案: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三)析注释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边练边悟(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1.注释①对写作背景的介绍——“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我们可以推想作者的情感有可能含有:对自己不得任用的________之情,再联系作者对国家自始至终的忠诚之心,也可以大体猜测到诗中可能有对国家的________之情。答案:愤懑担忧2.注释③解释“相如檄”的典故,并着重解释这部作品的主旨——“安抚巴蜀百姓”,从而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的________。答案:期许(四)借助选择题巧读,突破障碍深理解通过对以上的学习,难免还存在一些阅读障碍,这时,可借助选择题的4个选项,再进行巧读,这是因为选择题的4个选项:(1)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2)信息含量大,囊括了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3)就全国卷来说也只有1个错误选项,并且错误也只是细节上的设误。故本步骤的做法是:读选项,通诗意,标敏感词。边练边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塞下曲六首(其三)[唐]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弯弓辞汉月②,插羽破天骄③。阵解星芒尽④,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⑤,独有霍嫖姚⑥。注:①渭桥:即中渭桥,在长安西北渭水上,是古代从长安到西域的要道。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③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首领单于曾自称胡者,天之骄子也”。④星芒尽:指战争结束。杨素《出塞二首(其一)》有“兵寝星芒落,战得月轮空”的句子。⑤麟阁:即麒麟阁,汉高祖时造。据《汉书·苏武传》记载:“汉宣帝甘露三年,曾画十一位功臣像于阁上。”这里是用画像于麒麟阁来表示卓越的功勋和荣誉。⑥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抗击匈奴名将,因功封嫖姚校尉。借助选择题巧读,加深理解。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选项借题巧读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将每个选项的分析回归原诗,借题读诗。仔细对照品味选项与原诗,将不确定的地方标出,并将基本确定的部分文字作为读诗的辅助信息。A项:主要强调骏马风驰电掣,渲染一种紧张气氛。整体表述感觉比较准确,可充分利用读诗。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B项:主要强调很快就战胜了敌人。“没有直接描写”和“照应了首联的内容”感觉需要再细细分析,剩下的表述有助于读诗。C.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紧张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D.尾联说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但是..战士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C项:主要描写战争结束后的场景。“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感觉体现不明显,需要仔细分析;剩下的表述有助于读诗。D项:化用了霍去病的典故,根据诗歌注释可知尾联用此典故的目的是突出对将士们的英勇献身的赞美。解析:解答时,需先理解诗句内容,主要把握情感和手法,对各选项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仔细辨析一些细小差别,准确作答。C项,颈联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敌人不堪一击。答案:C二从诗歌“内围”入手,读懂诗歌大意(一)明结构章法,知基本特点了解诗歌的结构章法,对我们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和诗歌大意有着重要作用。诗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阕):抒情(主)简单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古典诗歌习惯于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边练边悟阅读下面这首词,体会词的层次及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