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三部分第4讲观点分析推断专题十论述类文本阅读•观点分析推断题的选项内容并非直接出自文本,而是命题人依据文本所作的“推断”性表述,大多包含前提与结论两方面的内容,形式上多为一个简单复句。如:典型选项前提与结论分析与推断(2018·全国卷Ⅰ,T3—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①前提:“照着讲”内含“接着讲”。②结论: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结论内部为转折关系,推断关键词是“虽然……但……”典型选项前提与结论分析与推断(2018·全国卷Ⅱ,T3—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①前提: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②结论: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结论内部为假设关系,推断关键词是“如果……就……”(2018·全国卷Ⅲ,T3—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①前提: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②结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前提与结论之间形成因果关系,推断关键词是“因此”|解题锦囊|•观点推断题解题“三步走”•第一步:确定选项区域。观点推断题大都很难在文本中找到与之完全匹配对应的文字,做题时首先要将选项切片,然后根据每一切片中的关键词,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域。•第二步:明确选项的推断类型。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如果……就……,因此,为了,说明,可见等),分析选项内部的关系,明确选项的推断类型。•第三步:立足文本比对分析。无论选项是立足原文观点或结论的文内推断,还是源于文内、实属文外的延伸推断,都必须立足文本比对分析。对于文内推断,要结合原文的相关信息,比对选项句子的各种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分析复句中各个分句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对于延伸推断,要结合原文的论点、论据等考虑推断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合乎推理的原则。|对点例证|•(2018·全国卷Ⅱ)(文本见本专题第2讲“对点例证”)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选项切片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切片1)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切片2)结论:正确分析推断原文第一段说“在大数据时代……成本更低”,表意与选项一致原文第三段说“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据化记忆的监狱之中”,“如果……那……”的假设关系与选项一致。原文第二段说“‘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强调了“被遗忘权”的主动性及其与隐私的关系•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选项切片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切片1)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切片2)分析推断原文第三段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比对分析可知,选项删除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限制语,作了“是……基础”的判断,改变了原文观点结论:错误•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选项切片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切片1)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切片2)分析推断原文第四段说“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它表明“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势必影响到个人隐私安全。由此推导,如果个人的隐私得不到有效保护,必然会被非法利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结论:正确•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选项切片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切片1)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切片2)使用时应有所辨析(切片3)结论:正确分析推断切片1对应原文第四段“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切片2、切片3是以切片1为前提所作的延伸推断,涉及结果及措施|对点小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英雄形象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作为具有感召力的符号载体,它富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力与持久的文化生命力。翻检近年来文学中的英雄叙事,我们会不无遗憾地发现,曾经闪耀着精神光彩的“高大上”的英雄逐渐走向人性泛化的“庸常”英雄,真正具有时代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英雄形象仍属凤毛麟角。因而,及时准确、生动、鲜活地塑造出能够反映新时代本质内涵、体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英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一方面,信息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泥沙俱下甚至颠倒黑白的信息考验着受众理性思辨的能力,提高了接近真相的难度,造成了少数人对英雄人物的质疑、戏谑、调侃、否定甚至污蔑。对英雄的认知和态度问题从来都是关乎社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的重大问题。否认英雄,就意味着否认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和平与安定来自牺牲和奉献,也意味着难以协商立场、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新时代迫切需要一个又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被受众集体记忆的英雄形象来夯筑社会的精神高地、树立民众的价值坐标。•另一方面,中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下的文艺作品理应着力塑造当代英雄,应当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质。以电影《战狼Ⅱ》为代表,主人公冷锋身上承载着新时代富国强军背景下铁血军人的豪情和壮志,承载着属于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人格。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因而也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同和反馈。置身自信自强的当代中国,我们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超级英雄”来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为前进中的祖国鼓与呼。•众所周知,“超级英雄”诞生于美国,其诞生与美国精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植于美国人为之骄傲的“美国梦”,其深层次折射的更多的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勠力同心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应该有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式的“超级英雄”应运而生。•此外,青年一代缺少属于他们自己的经典英雄形象。在张扬个性、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青年一代在偶像的选择上渠道太多,受到的干扰也太多。朱光潜在《谈英雄崇拜》一文中谈到:“尤其在青年时代,意象的力量大于概念,与其向他们说仁义道德,不如指点几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仁义道德的人给他们看。教育重人格感化,必须是一个具体的人格才真正有感化力。”文艺作品要围绕主流价值观发出坚定的声音,不遗余力地塑造属于这一代青年人自己的英雄形象、精神偶像。在“颜值”“金钱”“地位”等浮华幻象之外,打造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诗和远方”。英雄叙事绝非单纯的文艺问题,它不仅关乎对审美取向和社会风尚的引领,更关乎一代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感和价值追求。(摘编自张倩《英雄叙事要切中时代脉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主流价值观在信息时代受到严重冲击,带来了无法辨别真相的复杂信息,造成英雄人物遭到质疑、戏谑、调侃、否定、污蔑等后果。•B.电影《战狼Ⅱ》中的冷锋是一个植根于伟大“中国梦”的“超级•英雄”形象,承载着新时代军人的豪情壮志和青年人的理想人格,因而广受欢迎。•C.青年一代缺少属于他们的经典英雄形象,根本原因是青年一代的选择渠道太多,致使对经典英雄形象的选择受到干扰,这些英雄形象难以在青年人中流行起来。•D.文艺作品围绕主流价值观不遗余力地塑造属于青年人的英雄形象,是为了让青年人抛开对“颜值”“金钱”“地位”等浮华幻象的追求。•答案B•解析A项,“无法辨别真相”错,原文第二段中的表述是“提高了接近真相的难度”。C项,“根本原因是青年一代的选择渠道太多”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根本原因是我们塑造的属于这一代青年人的英雄形象太少。D项,“是为了……浮华幻象的追求”错,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在‘颜值’‘金钱’‘地位’等浮华幻象之外,打造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诗和远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英雄形象的重要作用和有影响力的英雄形象匮乏的现实入手,论述了塑造新时代英雄形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B.第二段着重论述对英雄的认知和态度问题是关乎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从反面着笔,针砭时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C.文章引用了朱光潜先生关于青年人缺少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这一现象的论述,证明了伟大的人格对于青年人的教育价值。•D.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英雄形象塑造的必要性,都紧紧扣住了“切中时代脉搏”这个要求,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论点。•答案C•解析原文第四段引用的朱光潜先生的论述并非“关于青年人缺少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这一现象,而是从英雄形象的教育意义的角度提出青年人需要有自己的英雄形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上的英雄形象,如果能体现民族精神,富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力,也可以被塑造为新时代青年一代的精神偶像。•B.在新媒体时代,净化网络环境,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加强主流价值的宣扬,也是树立英雄形象的必要手段。•C.不管是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还是美国式的“超级英雄”,都体现了个人力量与民族情怀的结合,因而值得肯定。•D.英雄形象是英雄人格的具体化,所以在肉身存在与精神属性两者之间,文艺创作者要更加重视英雄人物的肉身存在。D•解析“文艺创作者要更加重视英雄人物的肉身存在”错,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英雄形象是精神的载体,是“精神偶像”,塑造英雄形象更重要还是突显其精神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