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第二部分第6讲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而对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考向一概括思想内容••考向二评价观点态度•古代诗歌中的情感表现的是人类的共同的情感,无外乎是“喜怒哀思愁”等方面,具体如下:考向一概括思想内容情感内容主旨喜悦对壮美山川的赞美与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歌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征战沙场的无畏,保家卫国的壮志,隐居生活的悠闲,等等情感内容主旨愤怒对功名权贵的傲视与不屑,对朝廷昏庸的失望与批判,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揭露,对官吏贪婪的厌恶,对战争的厌恶,等等哀伤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哀叹,对自身命运的感伤,对人民的疾苦的同情,对国家离乱的哀叹,等等思念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劝慰,等等悲愁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对长久离别的忧伤,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羁旅漂泊的忧愁,仕途失意的苦闷,等等|解题锦囊|设问方式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句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题技巧1.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歌的情感指明了方向。2.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3.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答题模板第一步:根据诗歌题材的不同,确定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如: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爱情闺怨诗、边塞征战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等。第二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作答形式是:“第×句(第×联)描写了(写了)……”。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作答形式是:“抒发了……”,或“寄寓了……”,或“揭露了……”•(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对点例证|•【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一步――→审题定点“任公子的典故”“思想感情”。第二步――→读诗析要①知作者。李白身处盛唐,自许有为,却终身不得志。②联注释。善钓的任公子如今也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诗歌以此典表明国力强大,世无巨寇。③抓关键。“罢”意为“停止”,任公子罢钓竿,诗人亦无用武之地。第三步――→组句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诗人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诗人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花底①•杜甫•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恐是潘安②县,堪留卫玠③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对点小练|•【注】①此诗是诗人流寓成都时所作,诗人时年四十七岁。②潘安:西晋潘岳,他为河阳县令时,令全县种桃花。③卫玠:西晋人,他“风神秀异,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要从写作背景和诗歌关键词句入手。这首诗是诗人停止漂泊、暂得安宁时的作品,诗人赞美美丽的花朵,是诗人心情愉悦的表现,同时也表达了惜花之情。结合注释①“诗人时年四十七岁”,可理解诗人借花感叹人生迟暮的用意。•答案①赞美花的美丽。“紫萼黄须”写花丽,“行暮雨”写花润,“入朝霞”写花鲜,“潘安县”写花多,“卫阶车”写花美。诗人浓墨重彩,表现看见花时的惊喜以及对花的赞叹。②惋惜花的易谢。“莫委泥沙”,是不忍见花零落,表现诗人的惜花之情。③感叹韶华已逝,生命易老。诗人时年四十七岁,见花自叹,感伤人生迟暮。•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虢州王录事之任•独孤及•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联中的“文章达”意为文章写得好;“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羽翼高”指“才能杰出,志向高远”。颔联中的“白首”指“白头”,“尚青袍”指“还是品位低级的官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颈联中的“藏器”意为“藏好自己的本领”,诗人告诫友人不要露出锋芒;“告劳”指对别人诉说自己办事的劳苦之状,“莫告劳”就是“要安于低位,不要跟别人诉说”。尾联中的“盘根”比喻难办之事,“发硎”比喻初展抱负或刚显露出才干,诗人想以此鼓励友人,到任后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分条概括以上内容即可。•答案①赞美之情。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②同情之情。颔联有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同情安慰。③劝诫(忠告)之情。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④希望(鼓励)之情。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建功立业。•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元日田家①•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②蛮榼:酒器。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诗写于诗人被贬四川之时,但全诗并未流露出愁怨之情。首联写南村北村雪后初晴、红梅映雪的美景。清晨,家家户户打开家门欢度元日,一派祥和之景。颈联写少男少女携带美酒去串门,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颈联写人们相遇之后相互问好,祝愿长寿,酒桌上人们相互举杯,丝毫不觉岁月流逝、老年将至。尾联写诗人在感受了农家淳朴的民风,度过了欢乐的节日之后,流露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继而表达了对回乡的渴望。•答案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和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可笑。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诗人的回乡之情是多么迫切。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出当地民风的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考向二评价观点态度|解题锦囊|设问方式1.古人评论这首诗“×××”,你认为这个评论恰当吗?为什么?2.请根据本诗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3.词的上阕说“×××”,下阕说“×××”,这样矛盾吗?为什么解题技巧1.观点要明确,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2.分析要细致,延伸要具体。①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②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③注意把评价观点态度和分析表达技巧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3.归纳要全面,体察要细致。概括分析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4.评价要准确,分寸要把握。评价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要注意避免以下两个误区:一是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知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没有分寸,不是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这样对作者观点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答题模板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词句并阐述理由。第三步:扣住评价要点归纳总结•(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对点例证|第一步――→审题定点“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你的理解”。第二步――→读诗析要(1)愁:①抓关键。“春愁”“无侣”“自对”,点明寂寞。②明意象。“絮影香”,春无人赏;“未成新句”,诗不能成;“一砚梨花雨”,花已凋残。(2)喜:①抓关键。“春愁去”“春在无人处”点明对春的喜爱。②明意象。“自对黄鹂语”表明心境的悠然。第三步――→组句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观点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观点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惆。•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帐夜①•吴兆骞•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对点小练|•【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亦即北方边庭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作答本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帐夜”这一标题和诗歌中的“穹帐”“笳”“北庭沙”等意象入手,明确本诗是一首边塞诗。其次,结合“雁飞白草年年雪”“风云不断北庭沙”“五月边城未著花”等诗句可知,诗中所描绘的边塞十分苦寒。最后,从“梦回孤客”“人老黄榆”等诗句中明确本诗表达的是一种愁绪。•答案虽然妻子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十分寒冷,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2.(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