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栏目导航高考考法·全突破基础知识·全通关0102基础知识全通关考点1|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初步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五四运动1.背景(1)国际①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已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导致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2)国内①政治:军阀之间混战不断,阶级矛盾尖锐。②经济、阶级: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③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____。(2)第二阶段:____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心在上海。北京工人答案3.影响(1)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________是先锋,________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主力军。(2)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__________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3)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4)五四运动成为中国______________的开端。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7月)(1)条件①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②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________相结合。③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的酝酿。④外部条件:________的帮助。工人运动共产国际答案(2)主要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________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3)历史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人运动答案2.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1922年7月)(1)条件①主观: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②客观:共产国际给予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指导。(2)主要内容①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②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③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3)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三、国民革命运动1.国共合作(1)条件①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建立____________的必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②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希望与中共合作来改组国民党。③共产国际的帮助与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答案(2)实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____召开。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基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合作形成。(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广州答案2.北伐战争(1)条件:国共合作是政治前提;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整编__________,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2)概况:为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北伐军很快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国民革命军答案3.结局——国民革命失败(1)原因:________干涉,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2)标志:________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3)教训: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帝国主义1927答案4.历史意义(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________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国民革命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北洋军阀答案[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1五四运动的影响史料一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①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又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史料二②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问题](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从资讯传播、教育状况及民众观念的角度分析促成这种超越的因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解读](1)史料一论述了五四运动对公车上书的超越。解读史料注意前后对比,从参加的城市、实际参与者和参与人数的对比中来理解“超越”之意。①“大中城市”“其实际参与者”“参加人数”等信息,说明了五四运动规模更大,社会基础更广泛,影响更大。(2)史料二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解读史料从“山东问题”的解决来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根据史料②“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可知,五四运动促成了山东问题的解决。[试答](1)因素:电讯、报刊发展,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新式教育推广,先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群体壮大,思想活跃;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众关注国事。(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探究2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史料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①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②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③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④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问题]根据史料,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解读]①体现国民革命群众基础广。②体现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新。③体现国民革命以国共合作的方式进行。④国民革命追求“自主独立”“现代民族国家”体现国民革命有反帝要求。[试答]新特点: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国共两党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素养3—历史解释]1.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使具有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爆发。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2.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2)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4)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素养4—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社会根源1.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具有分散性,使军阀可以在一个地区任意搜刮,形成独立王国。2.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各自寻找新的代理人,扶植军阀派系。各派军阀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也急需选择帝国主义国家做靠山。1.(2018·安徽江南十校一模)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B.中共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D.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D[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2.(2017·北京高考)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唯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唯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毛泽东“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项正确。]3.1924年后,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A.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B.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C.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D.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A[材料反映出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设立……商人部”“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反映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故A项正确。]4.(2019·重庆调研)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A.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C.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D.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A[中共“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右”倾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这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故A项正确,B项错误;中共吸取了“右”倾错误的教训,故C项错误;1927年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考点2|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国共的十年对峙[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1.形式上统一全国宁汉合流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1927年8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军队继续北伐。张学良于1928年12月在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