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点成线•探索知识深度——古代中国纵向专题线索串线1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制度设计1.中国古代强化基层治理的制度设计(1)制度设计创新①西周: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但尚未形成中央集权。②春秋战国:分封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③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④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酿成“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才解决了王国问题。⑤东汉:出现新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州。起源于西汉监察地方的十三州部刺史。⑥隋:废除郡的行政设置,实行州县两级制。⑦唐朝: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中后期大量设置节度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⑧宋朝:撤除节度使,实行路州县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上的权、钱、兵收归中央。这些措施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开始,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绝对优势。⑨元朝: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其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⑩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明代在地方设三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互不隶属,听命于朝廷。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明朝中期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巡抚与总督均属于中央系统。⑪清代:地方省级设置封疆大吏——总督、巡抚,巡抚偏重文职、民政,军权轻;总督偏重军事而文职财权轻。两者都有职权上的缺陷。(2)发展趋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和发展,主要反映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行政区划的变化,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2.中国古代中枢权力运行制度设计(1)秦朝——始创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是突出特点;建立三公九卿及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既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又便于皇帝专制集权。(2)汉——汉武帝创立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3)唐——实行三省六部及政事堂制度,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既分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4)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5)元——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为最高行政、最高军事、最高监察机构。(6)明——明太祖废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皇权专制加强。(7)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制度设计(1)制度设计时期内容夏、商、西周开始:夏商时期衰落:春秋战国世官制①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②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战国、秦朝和汉初公元前359年,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军功爵制①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②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时期内容两汉开始:西汉衰落:东汉末年察举制①内容:官吏查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②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魏晋南北朝开始:东汉末年,魏王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①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②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时期内容隋、唐、宋、明、清产生于隋,确定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制①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②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五大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选官制度是加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其发展趋势如下: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③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4.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制度设计与智慧(1)制度设计①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并未确立。②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③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④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整套监察法规。⑤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司。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5.社会教化与治国理念凸显国家意志(1)利用宗法制度构筑“家国一体”的爱国意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从奴隶时代到封建时代,由于社会组织没有根本变化,原来适应奴隶制的宗法制,又发展演变为封建宗法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凝聚力的深刻影响,成为封建王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手段。(2)利用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历代封建统治者也采取了重儒、尊儒措施,使儒学忠君爱国、维护统一等思想深入人心。1.国家治理制度创新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B.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C.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D.百家争鸣局面的最终结束解析:秦朝时“以吏为师”,法家思想成为治国思想,汉武帝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重用儒家知识分子,以儒学为选官标准,“以师为吏”反映出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故A项正确;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是二者的共同点,没有体现出变化,故B项错误;这一变化针对的是秦朝“以吏为师”,与黄老之术无关,故C项错误;秦朝焚书坑儒,百家争鸣局面已经最终结束,故D项错误。答案:A2.中枢权力运行制度设计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家国同治色彩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解析:材料中未体现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体现了权力分工结构的家国同治,是“家天下”的表现,体现了原始色彩,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三公九卿之间的牵制,故D项错误。答案:C3.宰相制度沿革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宰相制度()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B.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C.变化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解析:题干中反映在五代十国时期、北宋、清朝雍正年间,枢密院、三司、军机处因军事、经济、政治因素分别起了中枢机构的作用,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4.国家治理理念美国学者列文森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得出一个结论,皇朝体制有着一个“自相矛盾”的运行规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则。作者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A.儒学思想以法家为依托B.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C.儒家与法家的冲突激烈D.德治与法治交替运用解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而法家提倡法治和中央集权,在维护君主专制方面本质上一致,与材料中“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则”相符,故B项正确。答案:B5.官员廉政高效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秦设监察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汉武帝在各州设刺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治起过较好的作用。——《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材料二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直接、有效的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意义。(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答案:(1)特点:监察制度起步早或历史悠久;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也不断完善;监察机关独立性强;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等等。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分裂、统一政令;有利于督促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有利于澄清吏治。(2)主张:改革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加强行政监察的意义重大。(答出“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也可)理由:行政监察在古今中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行政监察对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最直接、有效;建立行政监察院有利于监督的专业化,强化监督的功效。(答出“世界各国的经验;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精华;专门监督机构的现实需要”也可)串线2中国古代的土地、赋役制度和经济政策一、从“公有”到“国有”再到“私有”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1)土地国有,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2)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3)庶民和奴隶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体耕种,受到剥削和奴役。3.封建土地所有制(1)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用以剥削农民(或农奴)的土地私有制度。①战国秦汉时期: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相继出现了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②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大地主庄园经济为特征的士族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③隋唐五代时期。门阀士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向以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转型。④宋元明清时期。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2)国家土地所有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直接控制的可耕土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①王田制(王莽时期):把全国的土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结果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②屯田制(曹魏时期):国家用强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