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十二)主题(二十一)目录ONTENTSC专题跟踪检测(九)模块二近代史专题九近代中国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主题知识夯实/依托教材·高于教材一、“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西学东渐;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清廷统治危机。2.特点: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力,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目的。3.内容(1)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从此以后,学习西方、强国御侮成为近代思想主流。(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为西学传播提供舆论环境。二、民族危亡下的制度设计1.维新思想(1)背景①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③洋务运动的破产使有识人士认识到改革制度的必要性。(2)兴起: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3)内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4)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并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5)影响: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提出:1905年,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民主义思想。(2)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未明确提出反帝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三、民国初期的思想启蒙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意义(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5.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影响1.途径(1)先进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广泛传播。(2)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出版报纸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4)成立社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2.影响(1)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指明了方向。(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主题考向探究/找准考向·素养提能考向(一)转换思维的角度1.(2018·高考全国卷Ⅲ)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学科素养时空观念:1920年。史料实证:批评改良主义,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历史解释:分析史料中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思维脉图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及材料中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结合所学可知是反对胡适提出的改良主义,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革命,说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且其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C项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的指导思想,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A项;实业救国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后兴起的,主要是宣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题目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批判传统礼教,D项错误。答案:C考向(二)拓展教材的宽度2.(2016·高考全国卷Ⅲ)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新政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题干中这些新名词蕴含着革命思想,张之洞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禁止使用这些新名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项符合题意;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B两项;反对向西方学习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答案:D考向(三)挖掘认知的深度3.(2019·高考全国卷Ⅰ)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解析:A对:分析材料可知,1915—1918年,“民主”与“科学”“革命”等词在《新青年》中出现的频次相当,但到1919—1922年时,“‘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由提倡民主科学到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革命,题干所述变化说明了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错: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1924—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错:资本主义政体模式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错: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未发生改变。答案:A4.(2016·高考全国卷Ⅲ)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认识“诗界革命”的作用。“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梁启超等人发起的诗歌改良运动。题干中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诗歌中蕴含着振兴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说明“诗界革命”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故选C项;倡导民主革命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A项;推动白话文运动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在甲午战争以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已经出现,排除D项。答案:C考向(四)延展知识的长度5.(2015·高考全国卷Ⅱ)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康有为写作《新学伪经考》的目的。《新学伪经考》倡导变法维新,对于统治阶级是致命打击,因此才会遭到清政府禁毁,故A项错误,C项正确;康有为把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利用孔子学说宣传变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故B、D两项错误。答案:C主题深化提能/深化重点·突破疑难(一)深化认知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变化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一方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迫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不断努力抗争;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近代化。变化1从被动到主动鸦片战争后,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到民主与科学,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变化2从“夷务”到“洋务”在古代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为“夷”,和外国有关的事务为“夷务”。而从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逐渐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逐渐演变为“洋务”。这反映出统治者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国家意识和平等交往的理念。变化3从“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受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预测押题——学以致用]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部分中国人()A.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B.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C.反对政府固守传统的做法D.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解析:根据材料“练兵为要”“制器为先”可知,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器物的先进,表明其对西方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故D项正确;由材料可知,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并未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故A项错误;B、C两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旨,故排除。答案:D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在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认为“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较了中国历法与西洋历法的异同,“以便稽览”。这表明魏源()A.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C.突破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D.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据解析:根据材料“‘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比较了中国历法与西洋历法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的观念与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相比,已有很大进步,故C项正确;“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而魏源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战,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没有提出关于制度变革的主张,故D项错误。答案:C3.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谈到过西方政体。前者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这反映出当时()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进入哲理学说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如何对待西方政治体制的问题上,一些官员对“中体西用”提出了质疑,认为外国的议院“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遗其体而求其用”无法真正实现富强,这反映出“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人们观念的更新,故C项正确;材料仅描述了官员文祥、张树声对“中体西用”的认识,并不能说明他们转变为维新派,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官员对当时西方政体的认识,不是哲理学说,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两个人的观点不能说明洋务派的主张受到广泛批判,故D项错误。答案:C4.下表为清末民初上海竹枝词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检索及频次。身份词语传统保守知识分子传统开明知识分子中西之间的知识分子新型知识分子夷221051洋0381286西061588其他中性词05220由此可知,当时上海的知识分子()A.具备开放的近代视野B.摆脱了自身传统观念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D.西化的水平领先全国解析:“西”“洋”使用较多体现了一定的近代民族观念,但“夷”“其他中性词”使用,也体现了一定的保守性,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仍有很多知识分子使用“夷”一词,体现了一定的传统夷夏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夷”“洋”“西”“其他中性词”等词汇适用情况,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西文明的碰撞,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全国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C(二)素养感悟(1)以时间为经、以政治经济状况为纬,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