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人文地理(必修2)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微考纲·大解读微探究·大收获微考点·大讲堂微素养·大提升微考纲•大解读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2.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危害,人类防灾减灾的措施1.多以区域图、统计图为材料,考查部分自然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2.自然资源紧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突发自然灾害的处理等仍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微探究•大收获见学生用书P158一、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①的总称。2.分类按自我再生性质按自然属性关系②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③资源、生物资源是相对的,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④资源非可再生资源⑤资源物质与能量可再生土地非可再生矿产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1.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时间: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能源:⑥、水力煤炭利用程度:低2.煤炭时期(煤炭时代)时间:产业革命至20世纪初主要能源:以⑦为主,煤炭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煤炭使用意义:对世界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木柴煤炭3.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时间: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主要能源:⑧______消费量显著增加煤炭利用程度:优势地位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4.能源发展方向: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⑨能源为主的能源⑩利用阶段。石油多样化可再生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地形、⑪、水文等条件的影响。2.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⑫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3.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⑬。气候矿产资源弱化微探究1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关系?答案(1)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2)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取自自然环境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3)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水电、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四、自然灾害的概述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2.成因类型:⑭灾害、⑮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⑯、多因性、群发性和⑰。4.危害:不仅造成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地质地貌气象突发性潜在性直接经济损失五、中国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类型类型含义关系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⑲__________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二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常统称为洪涝灾害雨涝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⑳__________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山洪暴发洼地积水流域地貌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洪枯流量华北江淮判断某一现象或过程是否为自然灾害的方法自然灾害的概念中,给出判别和确定自然灾害的三项标准:第一,自然灾害发生的领域是地球表层系统,即发生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第二,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它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事件;第三,自然灾害具有社会危害性,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微探究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微考点•大讲堂见学生用书P159考点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分布世界分布合理利用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土地资源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地区多林地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森林资源东北、西南、东南地区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矿产资源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地区,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针对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资源问题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思路(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①“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②“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例1】(2017·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如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析题助思:(1)文字信息结合题干材料,长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水温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盐丰富,冬季反之,故与夏季相比,图示海域冬季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冬季河流流量小,高峰值向陆地方向移动,A项正确。(2)图文信息自主解答:(1)__D__(2)__C__(3)__A__对|点|微|练(2017·山东临沂一模)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120万。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据此完成1—2题。1.推测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A.河湖水B.雨水C.地下水D.淡化海水解析该岛年降水量约400mm,总体降水量不大,且该地纬度和海陆位置决定降水主要是由西风带来的,而城市分布在背风坡,故城市降水更少;图示城市附近河流较短,则河湖水较少;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说明地下水资源丰富,则城市用水主要是地下水。答案C2.判断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由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该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补给到地下的水量也很少,则夏季城市用水最紧张。答案B考点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危害重,其中台风、旱涝、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影响尤为严重。灾害成因时空分布危害防御措施台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气旋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狂风、暴雨与风暴潮等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③建沿海防护林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和北方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甚至危及人类生命①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进行监测②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①改变农业结构②种植耐旱作物③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④营造防护林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的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海南依次减弱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预警,做好防寒准备地震、滑坡、泥石流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崎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西南地区人畜伤亡多、财产损失大,公共设施遭严重破坏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固建筑物和岩体,避开危险区【易错排查】1.自然灾害并非一无是处台风可以带来大量降水,缓解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也可缓解此时此地的高温天气;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可以带来降水,缓解旱情,有利于农作物越冬,可冻死田地里的害虫;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岩浆岩中存在矿产资源。2.洪水不等于洪灾:洪水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洪灾则是由洪水带来的灾害,其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密切关系。所以洪水发生的区域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就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自然灾害的判读技巧(1)判读灾害类型首先,分析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其次,分析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不同区域自然灾害的种类不同:沿海地区多台风(飓风)、风暴潮、海啸等灾害;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灾害;内陆地区多干旱灾害;河湖分布区多洪涝灾害等。再次,分析灾害发生的季节。一般地,冬季多寒潮、沙尘暴;夏季多暴雨、洪涝;春季多干旱等。(2)判读灾害的分布特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体分布趋势,二是具体分布特点,三是极值区分布。(3)判读灾害的成因①自然原因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位置(源地)、太阳活动、板块构造等;②人为原因包括:工程建设、破坏植被、过度开采(矿产、地下水等)、围湖造田、防范意识淡薄等。【例2】(2016·全国卷Ⅰ)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析题助思:(1)冰川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可从物质条件(松散堆积物)、水源条件(大量的水)、比降大的沟谷三方面来分析。(2)根据题干材料分析:物质条件——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水源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降水较为丰沛;沟谷条件——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自主解答: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点|微|练(2017·河南安阳二模)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3—4题。3.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崩塌C.山洪D.干旱解析华北地区7、8月份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谷由于汇水快,排水通道窄,而在沟谷处易形成山洪灾害。答案C4.防御甲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A.植树造林B.拆除库坝C.禁止开矿D.抽取地下水灌溉解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