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最新考纲考纲解读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了解并识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2.结合实例或图表资料,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4.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考法指南1.以地形图、景观图等多种形式的材料为背景,分析城市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并能判断主导因素。如2014全国卷ⅠT4等。2.以城市化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环境问题及整治措施。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如2017全国卷ⅠT2等。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城市的起源与区位选择1.城市的起源(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__________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剩余农产品手工业(1)图示城市形成的条件(2)城市起源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前提不同,城市起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基本前提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2.城市的区位选择(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优势条件举例气候适度的降水,适宜的气温,适宜人类生存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区位因素优势条件举例地形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②热带的________地区。③山区的河谷和较开阔的低地①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________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________地区。②巴西高原的城市分布。③中国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的城市分布高原欧洲东北部区位因素优势条件举例河流(沿河设城)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中国江西省赣州市河流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中国宜宾、重庆、武汉区位因素优势条件举例河流(沿河设城)河口处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洋,河海联运便利中国上海、广州,印度加尔各答过河点位置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伦敦区位因素优势条件举例自然资源具有资源优势,矿产开发可降低成本;影响矿业城市经济的宏观分布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鞍山等城市(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影响因素: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历史等。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区位举例交通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和沿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格尔木因________铁路、青藏公路、青新公路交会而成为交通枢纽青藏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区位举例交通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大运河沿岸_______、济宁等城市的兴衰政治首都、省会等地吸引人口分布_______作为安徽省省会发展成为特大城市扬州合肥(3)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军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减弱;科技、旅游等已成为重要因素;经济、政治、________等因素始终产生着巨大影响。交通城市不是全部分布在平原地区辨析:虽然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但城市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平原上,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差,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山区的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我国汾河、渭河谷地中城市的分布。[自我检测]图1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图2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乙、丙两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答案:(1)港口经济中心(2)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考向城市的区位选择1.图解城市区位因素2.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1)首先考虑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城市吸引在这一地点的(自然因素)。(2)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3)在影响城市形成的两大因素中,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4)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如经济布局调整,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高考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1.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解析:选B。兰新铁路并没有吸引城镇沿铁路线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而绿洲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城镇分布最理想的地区。故选B。(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2~3题。2.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A.文化底蕴深厚B.商业繁荣发达C.人口高度集聚D.水陆交通便利3.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A.行政功能为主B.军事功能为主C.文化功能为主D.经济功能为主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当时的东京城有河流(汴河)流经,大小船只穿梭于河流中,水运便利,加之陆路交通发达,形成商业繁荣发达的东京城。故选D。第3题,东京作为当时的北宋都城,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行政功能。故选A。答案:2.D3.A4.(高考四川卷)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解析:选B。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属于团块状,道路呈网格状分布,城市地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可判断为平原地区的城市,故选B。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过程1.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阶段划分特点产业革命前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_____;多以_____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产业革命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_____,功能扩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大“二战”后城市发展迅速,__________和大城市带出现,形成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单一政治扩大特大城市2.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城市化一般指__________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当代城市化特点①城市化进程大大_____。②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___________出现。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农业人口加快大城市带图示法记忆城市化及其特点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2)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目前速度趋缓(甚至停滞)_____快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小_____(70%以上)_____(不到40%)原因起步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起步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_____所处阶段后期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大小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_______________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逆城市化[自我检测]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城市化的一般表现: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________”形曲线。(2)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分三个阶段①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________,第一产业比重较大。②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发展加速,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第______产业成为主导产业。③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达70%以上,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________现象,第______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3)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起步______,水平______,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______,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速度______答案:(1)S(2)较慢二逆城市化三(3)早高低快考向城市化进程的判读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20世纪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迁往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图解(高考重庆卷)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B.30%~40%C.40%~50%D.60%~70%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解析:第1题,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的时间大约是1965年,此时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代表的国家城镇化水平最高(60%~70%),乡村人口比重最小,为30%~40%。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为最下面的一条曲线代表的国家,其城镇化水平低,但是城镇化水平提高很快,说明其工业化程度提高。答案:1.B2.A(2019·广东中山六校联考)读下列城市发展过程表,完成3~4题。主要指标人口增加数的差异发展阶段城区郊区整个都市区1+-+Ⅰ2++++++3++++++Ⅱ4-+++5-+±0停滞期主要指标人口增加数的差异发展阶段城区郊区整个都市区6--+-Ⅲ7------8------Ⅳ9+---10+-+Ⅴ+:人口增加++:大幅度的人口增加-:人口减少--:大幅度的人口减少3.表中Ⅰ、Ⅱ、Ⅲ、Ⅳ、Ⅴ依次表示()A.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化B.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城市化C.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城市化D.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4.城市郊区化是一个()A.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B.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增加,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C.城区人口逐渐减少,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减少变慢的过程D.城区人口逐渐增加,郊区人口大大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增加变慢的过程解析:第3题,阶段Ⅰ城区人口增加,为城市化过程;阶段Ⅱ郊区人口增加较快,城区人口有所减少,人口由城区向郊区转移,为城市郊区化过程;阶段Ⅲ城区与郊区人口均减少,整个都市区人口大